1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组2011-05-07成果论证会汇报2汇报内容第一部分工作进展和纲要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第二部分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与规划修编基本要求第三部分规划修编成果的主要内容3第一部分工作进展和部省纲要审查意见落实情况一、修编工作进展情况2007年下半年,组织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7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3月,形成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分别通过市委、市政府审查;4月26日,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建设厅的联合审查;5月-6月,修改落实部省联合审查意见,深化编制总体规划成果;7月2日到7月31日,依法开展为期30天的公众意见征询;7月15日总体规划环评通过环保部组织的论证,获得高度评价;8月1日起,梳理公众意见,完善形成送审稿于8月17日报市政府;8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总体规划成果;9月至12月,根据审议意见对总体规划进行深化完善;2010年以来,根据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进行了优化完善,并与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衔接;2011年3月,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审查转报国务院批准。4二、部省纲要审查结论和进一步深化完善的要求1、部省审查总体评价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工作扎实,数据资料翔实,专题研究深入,论据充分,思路清晰,理念先进,工作内容和深度达到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总体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发展方向、空间总体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原则措施、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等初步设想,基本符合南京市的实际,审查工作组原则通过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部省审查提出深化完善的主要内容2-1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与国家东中西部空间概念的关系);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2-2关于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简化空间层次;跨江发展的时序;各片区功能引导2-3关于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公交分区引导;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政策落实2-4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更新的政策措施要到位53、省相关部门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城市规划区划定;加强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省国土厅: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补充矿产资源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容;省交通厅、铁路办:进一步论证宁通城际铁路、宁常沪城际铁路、北沿江铁路等的必要性;禄口机场轨道线进线及与机场航站楼衔接问题;省环保厅:提出建设生态市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加强市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控制和应对措施;省文物局:更加突出太平天国、抗战时期历史遗迹的保护研究,加强老城南民居展示和利用,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明城墙保护的刚性措施。6对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肯定(超过90%),主要意见和建议:1、关于城市定位:放在全国层面,建议把南京定为国家经济中心;2、关于空间布局:重点向南/向北发展;改善新区交通条件和公共设施配套;关注南部两县的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3、关于产业布局:对化工产业的发展加强引导;开发区应集中集聚发展;4、关于城乡交通:轨道交通多用地下形式;增加支路网密度;加强换乘枢纽和停车设施规划;5、关于名城保护:注重整体保护;老城高度控制;保护更新方式;6、关于市政和综合防灾:污水处理;排涝标准;防灾设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厂选址;7、关于公共设施:养老设施;新区公共设施配套;8、关于绿化环境:加强垂直绿化;污染防护绿地;9、关于住房规划:增加保障性住房覆盖面;保障性住房选址。三、总体规划成果公示征询意见7四、深化修改的主要内容和形成的成果根据部省审查意见以及公众意见,结合2009年4月纲要审查以来国家和省最新发展要求的变化,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化完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规范的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包括:文本;图集;附件(说明书、18个专题研究报告、26个专项规划报告、公众意见征询、基础资料汇编)1、城市性质3、人口规模5、综合交通7、区域协调2、发展目标4、空间布局6、名城保护8、专项规划8一、现行总规实施回顾评价二、规划修编面临的形势和背景三、规划修编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现行总体规划实施回顾评价与规划修编基本要求91、现行总体规划要点1-1规划范围、期限市域:6597平方公里(规划区);都市发展区:2947平方公里;主城:24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10年,近期至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1-2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主城都市发展区市域1-3发展规模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人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万左右预留。一、现行总规实施回顾评价101-4市域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字型发展轴。市域城镇体系:主城-新市区(3个)-新城(7个)-重点镇(13个)-一般镇(41个)五个等级结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图111-5都市发展区都市发展区:南京未来高度城市化地区,新市区是城市建设重点。都市发展区: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格局。面积约2947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远景规划图1-6主城老城:做“减法”,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体现。新区:做”加法”,强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多元化就业机会提供。主城:优化功能结构,提升整体品质。主城空间结构图121-7近期策略时任南京市委书记源潮同志高度重视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近期发展策略。132-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2人口增长超过规划预期2-3城市布局跳出主城迈向都市发展区2-4综合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5绿化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6历史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2-7城市公共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8市政设施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来看,现行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我市近二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2、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142-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0-2007年南京市经济总量增长趋势图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84亿元(2010年:5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318元(合6300美元)(2010年62625元/人,合9500美元/人)。2-2人口增长超过规划预期实际常住人口与规划预测人口对比2000年2007年2010年实际常住人口(万人)613741——1991年总规预测(万人)600——6802001年总规预测(万人)————680常住人口突破了现行总规预期。2007年总人口:741万人(2010年800万人);城镇人口:569万人;2000—2007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南京改革开放以来最快时期;152007年市区镇以上城镇建设用地达到705平方千米。南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老城→到2000年以前的主城→2000年以后真正跳出了主城、开始了都市发展区的建设历程,2000年以后是南京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平均增长用地约40平方千米。2-3城市布局跳出主城迈向都市发展区表:主要年份建设用地总规模(单位:平方千米)1947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7年建设用地总规模40120209375575705数据来源:根据历次总体规划数据和规划局编研中心统计数据整理1947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7年16以“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为契机,“一城三区”战略已经初见成效,都市发展区框架初步拉开。2007年“一城三区”建设用地201.2KM2,约占市区建设用地的28.5%。2007年用地现状浦口新市区东山新市区2000年用地现状河西新城区仙林新市区2-3城市布局跳出主城迈向都市发展区17高速公路框架基本形成;铁路建设加快,城市快速路与干道系统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1号线、2号线、2号线东延线、1号线南延线运行。2-4城市综合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现状在建铁路现状图建成拟建在建高速公路现状图12211轨道交通现状图182-5绿化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指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2000年37.768.84115.122007年41.61346232-6历史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保老城、建新城”、“显山露水”名城保护战略成效显著。明城墙风光带规划与实施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秦淮河环境整治工程2008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整治后的石头城景区整治前的石头城景区城市公园、便民绿地、郊野公园建设加快,人居环境质量有显著改善,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称号。192-7城市公共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奥体中心2-8市政设施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奥体中心和配套体育设施、南京图书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的建成,综合医院的扩建和社区医院的建设,新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得到加强,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供水设施规模超前,供水水质不断提高;电网建设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领先水平;信息网络规模容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燃气的天然气系统已经形成,供应稳定;水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污水处理能力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市政设施建设现状图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图20□经济总量与南京城市地位不相称,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对下降;□产业结构偏重偏旧和调整较缓慢,制约综合竞争力和品质提升;□城市空间增长无序和建设不聚焦,土地利用集约度和效率不高;□郊县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和江南江北发展差距大;□历史文化保护缺乏有效制度保障,名城保护实施机制有待完善;□城市交通供求压力仍然比较突出,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体现不够。由于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南京在城市发展和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3、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主要矛盾21□南京在长三角、省内的经济差距在拉大长三角:2000年第六、2007年第六,位次未变,但总量与上海、杭州差距加大省内:2000年第三、2007年第三,位次未变,但总量与苏州、无锡差距加大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00年2007年上海455112001南京10213284苏州15415701杭州13834100无锡12003858宁波11763433常州6011880扬州4721311镇江4521213南通7362112绍兴7801971嘉兴5411585泰州4051202舟山114407湖州378896台州6751723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亿元)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常州扬州镇江南通绍兴嘉兴泰州舟山湖州台州2000年2007年3-1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对下降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变化图长三角城市经济总量变化22□区域大交通格局的改变和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的快速发展,南京在全省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对下降。南京及上海区域影响态势图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发展布局图23水体环境总体稳定,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率总体较高,但空气质量环境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在全国109个重点城市环境主要考核排名中,空气质量南京位次严重偏后。3-2产业结构偏重和调整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来自于过重的产业结构和分散的工业(园区)布局。化工园周边小化工南京现状支柱产业耗能比重图南京化工园及周边发展现状图24根本原因:南京二产中重工业比例偏高,急需调轻、调优。单位南京杭州宁杭两城比较GDP(亿元)2411.112942.65(宁)0.82:1(杭)人均GDP(元/人)40887448530.91:1三产结构比例——3.3:49.8:46.95.0:50.9:44.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亿元)72.2515.014.81:1环境治理投资占GDP比重(%)3.0%0.5%6:1工业废水排放(万吨)47200857350.55:1其中达标排放量(万吨)43115838880.51:1SO2排放量(吨)149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