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6330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出自《牟子》)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高山流水《列子》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韩娥善歌《列子·汤问》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后羿射箭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④。”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选自《说苑》)注释:①羿(yì)——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②径寸之的(dì)——直径为一寸的靶心。③中(zhòng——动词,射中。④邑(yì)——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这里指夏王分封给后羿的土地。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⑥援——拉,引。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职。⑧斯——这个。⑩遗——抛弃,去除。(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愧,惭愧译文: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制成的,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没有中。夏王问大臣弥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差的。”导读:后羿是古代传说中射箭技艺精湛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夏王给他加了万金筹码,再让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乱了方寸,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智①子疑邻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墙坏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邻人之父。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②宋:指宋国。③雨:yǔ,(古今异义)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④坏:毁坏。⑤筑:修补。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⑦暮:晚上。⑧果:果然。⑨亡:丢失。⑩疑:怀疑⑪之:zhī,的⑫父:fǔ,老头。一词多义:1.暮:夜晚。(年老)2.果:果然。(瓜果)3.亡:丢失。(逃跑)4.其:他/她。(大概)5.之: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还会伤害自己。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要求公正地对待事情。纪昌学射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提示]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列子》[注释]①觳(gòu)——把弓拉满。②尔——人称代词,你。瞬(shùn)——眨眼。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④承——接。这里指用眼睛盯住。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⑤锥末——锥子尖。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⑥亚——其次。视——眼力,视力。⑦微——不明显。著——显著,明显。⑧■(máo)——牦(m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牖(yǒu)——窗户。⑨旬——十日为一旬。⑩浸(jìn)——逐渐。(11)睹——看。(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弧,弓。(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杆。这里指箭杆。(14)贯——穿过。(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绝——断。(16)高蹈——跳起来。蹈,顿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拊,拍。膺,胸。(17)汝——人称代词,你。截竿进城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为两段,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提示]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笑林》)[注释]①执——拿。②俄——一会儿。老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③遂——于是。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度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寸。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拿尺寸,他说:“我忘来带鞋子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去取尺寸。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代替那把尺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注释:1度(duó):量长短。2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3欲:想要。4履:音(lǚ),革履,指鞋子。5者:......的人。(定语后置)6先:首先。7而:然后。8置:放,搁在。9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10其:他的。11坐:通假字:同“座”;座位。12至:等到。13之:到...去。14而:却。15忘:忘记。16操:拿,携带。17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18已:已..经。19得:得到;拿到。20乃:才。21持:拿。22度(dù):量好的尺码。23反:通假字:同“返”;返回。24罢:散,结束,停止。25无:不。26自信:相信自己。27遂:终于。28得:买到。29何:为什么。30之:代词,指鞋。31以:用。32足;脚。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