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统前后文学-PPT精选文档35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秦代一统前后文学第一节《吕氏春秋》第二节李斯的文章2秦国简史,参考《史记·秦本纪》:颛顼--(孙女)女修吞玄鸟卵,生子大业--大费(《尧典》所云伯翳),助大禹治水、佐舜训鸟兽,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御,败桀--蜚廉及子恶来助纣,武王杀恶来--蜚廉子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穆王),在徐偃王之乱中“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周穆王封以赵城,为赵氏3--恶来五世孙非子,亦善养马,为周孝王养马于汧水和渭水之间,周孝王封邑于秦,号曰秦嬴。--秦嬴二世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死于西戎--秦仲子庄公兄弟五人为周宣王破西戎,封西垂大夫。4春秋: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杀周幽王,秦襄公救周、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西之地,始建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5秦穆公任好--康公嬴莹--共公嬴稻--桓公嬴荣--景公嬴后--哀公--夷公--惠公--悼公--厉公嬴刺--躁公--怀公--灵公嬴肃--简公嬴悼子--惠公--出公--献公嬴师隰(废殉葬)--孝公嬴渠梁(迁都咸阳,商鞅变法)--惠王嬴驷--武王嬴荡--昭襄王嬴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异人--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婴6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东周于巩。公元前230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史记·秦始皇本纪》),灭韩。公元前225年,王贲引黄河、大沟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假出降。灭魏。公元前224年,王翦灭楚(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燕王姬喜)、赵(代王赵嘉)。公元前221年,王贲俘虏齐王建,灭齐(齐王田建)。至此,从公元前230开始,十年之间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至公元前207年灭亡。7第一节《吕氏春秋》一、成书1、吕不韦门客所编2、时间:公元前239年左右(事实上亦属先秦)3、主旨:与诸侯在文化思想上争胜,综合阴阳五行、道、儒、兵、墨各家学说,为秦国政治一统天下作理论准备。8二、结构1、十二纪,每纪5篇;以一年四季为纲,按照天人相应的理论,根据时令不同调整政治措施,“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十二纪的首篇跟《礼记月令》相同,是战国阴阳五行学家为即将出现的统一王朝制定的行政月历”:孟春纪、仲春纪、季春纪……孟冬纪、仲冬纪、季冬纪。以孟春纪为例:一曰孟春,二曰本生,三曰重己,四曰贵公,五曰去私。《序意》一篇9《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荆人遗弓,孔子去“荆”,老子去“人”)《去私》:孔子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晋平公问贤,祁黄羊举仇人解狐为南阳令,举儿子午为国尉)102、八览,每览8篇。有始览第一、孝行览第二、慎大览第三、先识览第四、审分览第五、审应览第六、离俗览第七、恃君览第八。3、六论,每论6篇。开春论第一、慎行论第二、贵直论第三、不苟论第四、似顺论第五、士容论第六。11三、特点:1、体系严密,论述重逻辑而风格多样化。2、寓言的运用与创作往往采用多寓言反复论证。《慎大览第三》第八篇《察今》,连用荆人涉澭、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12第二节李斯的文章一、生平: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208B.C.)荀子之徒,韩非同门,专攻“帝王之术”,官至秦国丞相。参看《史记·李斯列传》。李斯集辑注.张宗义、王宗堂、王宽行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13《史记索隐》李斯列传述赞: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贬义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史记·李斯列传》载其少年志向: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14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15二、秦一统天下之前作品:《谏逐客书》1、时间:公元前237年2、背景与主旨:韩国人郑国在秦修建郑国渠,沟通泾水和洛河,消耗秦国实力,事发,秦逐客。李斯谏逐客之策大谬不然,历数秦国强盛历史与现实,均在于能招致异国贤能之士,若“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实际上是“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因噎废食,弊大于利。16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17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18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19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20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21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223、特点(1)理直气壮,气势奔放,极具战国纵横家之风采。(2)辞采繁富,铺张扬厉,骈化色彩浓重,李兆洛《骈体文钞》卷十一称为“骈体初祖”。23三、秦一统天下后作品:1、歌功颂德之刻石韵文(1)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东观、碣石和会稽刻石七处。其字体皆为小篆,相传出自李斯之手。原石大都湮没不存,琅琊台刻石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文辞已残,仅存二世诏书一段;泰山刻石仅存数字;会稽刻石至少在南朝时尚存,《南史》中有记载。《史记》收录了6篇,无峄山刻石文,五代南唐徐铉有摹本传世,《古文苑》亦载其文。其余刻石文大多亦有摹拓本传世。24(2)内容:颂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如《琅琊台刻石文》,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第二次出巡,东到琅琊台(山东胶南县)时所作。通篇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后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作了全面的颂扬,可以与史籍相印证,反映了秦帝国的新气象。25(3)形式特点:秦刻石是《诗经》“雅”、“颂”歌功颂德传统的延续,形式上非常整齐,基本是四言韵文,风格典重。用韵:除琅琊台刻石为双句押韵外,其余均为三句一韵,这是秦刻石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作品有一定影响。象唐代岑参的《走马川行》、元结的《大唐中兴颂》等都为三句一韵。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的碑志文有不小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262、给皇帝的上书:(1)谏焚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27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28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29《老子》: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商君书·农战》: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独无益于治也。……《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韩非子·和氏》:商君“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30(2)《论督责书》:背景:李斯之子李由官居三川守,而不能遏制吴广起义军攻城略地,使者“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史记》p2554)31(3)《狱中上二世书》之“七宗罪”:背景:为赵高诬陷下狱,严刑拷打之后(“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上书二世胡亥,自陈为丞相三十余年来之“七宗罪”,实际上是历数自己为秦开疆拓土、修明法度所作之贡献,“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32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33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觽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34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docin/sanshengshiyuandoc88/sanshenglu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