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作欣赏安定城楼李商隐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等职。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开成二年,李商隐25岁时举进士。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写作背景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文本赏析1.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书怀,柳宗元如是,陈子昂如是。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又会有什么感受呢?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文本赏析明确:首二句写登楼即景。城楼、杨柳、汀洲。远处是绿杨披拂,而杨柳尽头是水中的沙洲,烟波浩淼迷蒙一片,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当是作者的感慨。文本赏析2.李商隐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受的?明确:用典。贾生垂泪、王粲远游、范蠡乘舟泛游,庄子寓言等来表达感受。贾谊上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故谓“虚垂泪”;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这里用两位古人的故事,来比自己当前的心情和处境,十分贴切。名落孙山抑郁惆怅;寄人篱下,心情压抑文本赏析我们知道才华卓绝的文人在遭受排挤打击时是不会屈服的,陶潜如此,李白也如此,前人垂范,诗人不会无动于衷。这里运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尾联用庄子的寓言来表明自己的感受。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雏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的腐鼠当美味。明确:最后两句借庄子的寓言表示自己不屑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文本赏析艺术手法明确:这首诗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1)由于王粲、贾谊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泪,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一契,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2)引用范蠡的典故,生动地表明了自己像范蠡一样既有宏伟的抱负,又有淡泊名利之心。(3)引用庄子的寓言,不但表露了他不汲汲于名利的品质,又反映了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蓬山此去无对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运用典故所以诗中的意象美丽,而整体意旨隐晦,朦胧含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高诗情感专题赏析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一、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三.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四.抒怀励志,鼓舞人心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歌颂美好风物,赞美大好山河登太白峰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六.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好情怀。总结一.表达思念之情二.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三.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四.抒怀励志,鼓舞人心。五.歌颂美好风物,赞美大好山河。六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好情怀。1、借景抒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以哀景写哀情2、运用典故:《与诸子登蚬山》登高诗的表现手法:春日登楼怀归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课堂练习明确: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