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一、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1、教学的组织者•2、信息技术教练人员•3、信息技术培养员与评价者二、信息技术教师地学校中任务分析•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人员•2、学校信息技术系统与应用的支持人员•3、学校信息技术培训者三、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信息素养: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一)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1.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2.对信息的敏感性•3.对信息的内在需求(二)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信息技术的名词术语、特点作用、发展史与趋势。•2.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原理•3.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1)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2)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三)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获取、加工、处理、表达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按照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顺序,信息能力可以分为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表达能力。1.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2.信息获取能力(1)信息资源的浏览与查找能力(2)现场信息的收集能力。3.信息理解能力•信息资源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即使能快速地查找到所要的信息,但要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还必须对其加以分析以便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信息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理解能力包括:(1)识别与理解能力。(2)判断与评价能力4.信息处理能力(1)信息分类能力(2)信息统计分析能力(3)信息重组能力。(4)信息编辑加工能力。(5)信息存储能力。5.信息表达能力•在信息系统中,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当人们以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的角色出现时,信息表达能力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能力:(1)信息生成能力能够利用各种工具生成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表示能力能够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通过适当的信息媒介表达出来。(3)信息报告能力能够以易于他人理解的方式提交报告并陈述报告,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四)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获取、利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信息道德思想、信息道德原则等。•(五)硬件软件维护与管理能力四、专业知识与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同样必须具备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懂得教什么和怎么教,即他们必须具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以及深入的教学研究能力。(一)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二)熟练的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控制教学技能、媒体应用技能、指导课外活动技能。五、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所谓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人们自觉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的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过程。(一)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系统方法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试行方案策略、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二)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二十世纪以来,课程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三)教学反思能力•“教师作为研究者”要求他们能带着自身的实践经验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去。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因为只有反思才能让教师清楚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好的教师必须具备反思能力,勤于总结,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六、继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容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谁都无法保证今天所学的知识到明天是否还依然适用,因而,要想更好的生存,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而且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承担着育人重任的教师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才能胜任这一职业。教育最大的悲哀在于培养的人: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教师的多重身份社会学校师生环境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作为自身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资料:成功教师的十五条特征1.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2.娴熟的专业知识。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3.有组织的教学。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4.有活力的教学。成功的教师对教学是投入性的。课堂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教室每一个角落。5.良好的态度。学生需要积极向上的教师,关注您对学生说的内容,倾听您对学生说话的语调。6.成功地管理课堂。有纪律、有秩序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保障。7.有计划的教学进程。教师应在开学初计划好整个教学进程,安排好各类教学活动。8.拥有成功的人际交往技巧。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事业,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举足轻重。资料:成功教师的十五条特征9.清晰的表达。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这需要教师清晰表达,简洁示范、讲解教学内容,清楚解释学习目的。10.有效的提问。问题(直接向全班或个别学生提问)是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向学生提问时,要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立刻请学生回答。11.因材施教。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学生有着巨大差异性。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和动手技巧组织教学。并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12.带给班级成功感。成功率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一直从事艰难的学习任务,易产生挫折感,缺乏自信。研究表明:80%的成功率是最佳状态。资料:成功教师的十五条特征13.保持高期望。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期望,保持对学生的期望能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14.创造愉悦的氛围。教师不是要创造有魔力的学习环境,而是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成功学习的燃烧剂。15.有弹性的教学。教学需要弹性,您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而不是呆板地遵循教学计划吗?您能敏锐地感觉到学生需要,从而不断改变惯例和规则以帮助学生吗?资料:成功教师的十五条特征好教师的品质美国的调查认为,一名好教师应具备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她从不会戏弄你;•耐性:她不会放弃要求;•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外去;•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令人愉快;•公正:她对人没有偏差;•幽默感:她每天都会带来欢乐;•良好的品质:她从不乱发脾气;•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认识自己;•伸缩性:她有错会改;•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颇有方法:忽然间我顺利念完了我的课本。(一)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强、内容更新快的学科,而且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它还承担着一个异常重大的责任,即应用于学生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应用于教师以促进他们的教学,并逐渐实现同其它学科的整合。不懂教育理论,尤其是不懂得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是很难肩负起此项重任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着重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对教师而言,掌握教学理论与了解学习的原理同样重要。(1)杜威的教学论杜威最大的贡献在于使教学研究及实际教学从课堂教学、课本知识和教师这三个中心转移到儿童身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怎样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怎样使儿童经验和学科逻辑统一起来等等。(2)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他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知识的概括、抽象、内在制约者,是本质,其它的都是他的特例,掌握结构体现了一种认识的策略,学习者不需要与每一事物打交道,而且可以独立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能更好地迁移运用。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他的四大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与反馈原则,此外,他还认为发现学习是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在教学要求上要做到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的统一、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教学程序上要遵循四个阶段: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地说明“类”的阶段、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切身体验阶段。•(4)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赞科夫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头,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五大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此外还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后现代课程观与教育观等,都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教育传播理论(1)共识律•所谓共识是指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学习者已有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建立传递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或材料,以便使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2)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习者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交流和传递方面产生共鸣。传播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容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破坏师生双方谐振的条件,从而造成传播过程中的滞阻现象。(3)选择律•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以适应学习者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为前提,旨在以最佳的“效果/价格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4)匹配律•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环境中,通过剖析学习者、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地、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二)熟练的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它的目的是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课程目的,联结新旧知识,沟通情感。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导入方法。如问题导入、演示导入、情景导入等。例如,在教文字处理时,教师先给每位学生发一份样稿,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实现样稿中的格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2.讲授技能•讲授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为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技能。运用言语讲授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精确的、牢固的科学知识,它以确保学生获得清晰、稳定和系统的知识体系为目标,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要发挥讲授的作用,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同时,在教学时能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一种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以清晰而流畅、精确而透彻的语言进行阐释、分析和说明。教师在运用口头语言讲授课程时,要把握科学性、适应性、启发性、情感性、艺术性的原则。3.提问技能•课堂提问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堂引起学生言语反应的信号不仅是“语言刺激”,还包括其它发问信号,如面部表情,手势语言等。学生的探究、发现过程往往围绕问题展开,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