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本和收益TheTheoryofCostandRevenue本章主要内容以价值形态进一步考察厂商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收益、利润)关系:成本的概念短期、长期成本曲线收益与收益曲线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但凡经济活动都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与权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行为反应。此一基于比较与权衡的反应,就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人理性程度的重要客观尺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是为了获取利润(或称经济效益)。利润是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的差额。1.不同语境下的成本概念成本的基本含义: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语境条件下成本的概念有所不同,不可混淆。1.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将之用于其它用途时所丧失的潜在的利益。经济学从稀缺资源配置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须支付的代价,这意味着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时必须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理解机会成本概念需把握:指因放弃而产生的代价。并非所有的情况下的机会成本都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都计入帐册;它至少可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并非所有的情况下的机会成本都能用货币表示出来。1.1.1.机会成本的分类显性成本(ExplicitCost)亦即一般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素而发生,并需按时支付出去的实际支出。特征:在会计账目上是作为成本项目直接记入账上的各项费用支出。在数额上,显性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通常包括:厂商支付所雇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即厂商对所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付。隐性成本(ImplicitCost)是当厂商自有经济资源被投入到自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在会计账目上反映不出,却又应当核算与支付的费用。特征:自有资源,自有企业,会计账户上不予反映却又必须计入成本。隐性成本的大小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隐性成本必须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来核算和支付。否则,厂商就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到其他用途上,以获取更多报酬。换言之,隐性成本的总价格必须等于相同的自有生产要素投入于其他用途(即非自有企业)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否则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这些生产要素并持续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通常,小企业中隐性成本所占比例较高,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而对于大企业,最主要的隐性成本则是所投入的资本的利息。例如:厂商将自有房屋建筑作为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不属于显性成本。但经济学认为既然租用他人的房屋需要支付租金,那么当使用自有房屋时,也应核算这笔租金,区别仅在于此时厂商是向自己支付租金。1.1.2.机会成本产生的条件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资源能够自由流动;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1.1.3.机会成本分析的意义通过对机会成本分析,可对一定资源的不同用途所能得到的经济收益进行比较,以便把有限资源用于最适当的用途,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之一,便是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对经济资源的用途进行论证。换言之,使用机会成本分析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判断资源使用是否得当,可将其所获收益与机会成本作如下比较:收益机会成本,则为使用不当;收益机会成本,资源使用已处于合理并可能最优。1.1.4.核算机会成本时的注意事项与再决策有关的成本项方可列入机会成本之中,无关项则不应列入。如:沉没成本(已发生,且无法收回)理由:机会成本是选择做某事而不做他事时必须放弃的东西。不论做出何种选择,因为沉没成本已不可变更,故再决策时就不应将其列入机会成本之中。注意: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了的实际成本;机会成本更多地是指那些可能会发生但实际没有发生的次优成本。因此,机会成本不包含沉没成本。附:沉没成本(sunkcost)指一旦投入后不能(或是短期内不能)收回的成本。换言之,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成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沉没成本反映了经济资源退出的难度。沉没成本越大,越难退出,故初始决策时越要慎重。阅读资料:关于“机会成本”的例子某人利用自家的临街住房开店,用自己的10000储蓄并贷款10000元进货做生意。在小店的帐簿上会出现进货的成本、耗费水电的成本、帮工的工资以及借10000元所付的年息1000元等。这些叫帐簿成本。账簿成本只是开小店的机会成本中的一部分。在本例中,还有一些机会成本没有出现在帐簿上。首先,店主人自己的工资未予计入。店主人的劳动不是免费的,其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是在相似职业上所能挣到的工资。比如,他可为别人管理商店,每月工资为1000元。其次,用自己的储蓄也并非没有成本。这笔钱存入银行,每年可得利息800元(假设利率8%)。店主人放弃了这笔利息,故使用这笔资金的机会成本是800元,即使这笔钱是自己的。最后用自家的住房开店也有其机会成本。若不开店,可将门面出租而坐收租金,或者说,变住房为商店,给自己家人的生活起居带来诸多不便,这些损失都是使用店面的机会成本。例题1机会成本王邀请李参加他的婚礼,李接受了邀请,下面哪一项是李参加王婚礼的机会成本,哪一项不是,为什么?A.李给王买了100元的礼物B.李在一周前理发花了10元C.李在前往王家的途中用餐花了20元D.为了参加婚礼,王放弃了听一场哲学讲座解:A.机会成本。因为用100元买了礼物就放弃了其他可能的用途。B.不是机会成本。因为理发并不是为了参加婚礼。C.不是机会成本。因为不论是否去参加婚礼,饭总是要吃的。D.机会成本。因为是为了参加婚礼而放弃听哲学讲座的。例题2经营决策与机会成本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可供其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支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答:没有道理。决策时,必须要重视和计算隐性成本。隐性成本的价值必须按照可能的最好用途来计算。而本例中,若企业的利润不是投入自己的企业而是贷给他人,也可能得到年利10%的利息收入。因而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都是一样的。例题3机会成本如果某厂商雇佣目前正处于失业状态中的工人,试问正在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否为零?答: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不是零。根据机会成本的定义,若某资源原本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零。因此,若该失业工人原属非自愿失业,或他愿在任何工资率下工作,那么正在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为零。若该失业工人有非劳动收入,因此在工资率w1下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而在工资w2下受雇,则正在使用中的劳动机会成本为w1。1.2.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1.2.1.经济利润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通常是指经济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而总成本既包括显性成本也包括隐性成本。因此,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与会计学上的利润概念也不一样。通常意义上的企业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指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附:会计利润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的差额。即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会计成本通常只考虑企业表面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而未考虑到隐性成本,也未考虑期末的资产升值或贬值。1.2.2.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和劳务的报酬。属于经济成本范畴,而且是隐性成本。在经济分析中将隐性成本称为正常利润。从机会成本看,正常利润属于总成本的一部分,故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他仍可得到全部的正常利润理由:若在某用途上使用自有资源所得的报酬尚不抵它在非自用时的正常收入,则该自有资源将转投他途以获取更高报酬。因此,正常利润实际在数量上就是稀缺资源投入任意一种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收入,它在数额上恰好等于隐性成本。某人选择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拥有管理企业的才能在本企业当经理到其它企业当经理将失去将得到其他企业支付的收入报酬(即在本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从其他企业获取收入报酬因为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属于隐性成本。因此,当经济利润等于零时,厂商仍然有全部的正常利润。例: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正常利润(对隐性成本的补偿部分)相当于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润,它是生产某产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故正常利润仍在总成本的范围之内。经济利润相当于超额利润,亦即总收益中超过机会成本的那一部分。例:农民王二外出打工一年可赚回10000元。今年他留在家种地,农药、化肥、种子、电费水费等总共花了3000元。秋后粮食一共卖了14000元,他种地的利润是多少?会计利润:14000–3000=11000经济利润:14000-(3000+10000)=1000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别显性成本会计利润成本收益经济利润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收益成本经济利润对资源流动的信号作用经济利润可以为正、负或零。正:资源进入某一行业的信号;负:资源从某一行业撤出的信号;零:企业没有进入某一行业或从中退出的动机。原理:若某行业存在正的经济利润,意味着业内企业的总收益超过了机会成本,这将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他处转入该行业,因为在该行业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收益。同理,若某行业的经济利润为负,生产资源将从该行业退出。经济利润对于决策的信号作用经济利润>0原决策正确保持。经济利润=0原决策能带来正常利润但无经济利润(即处于盈亏平衡状态)不轻易改变原决策除非有更好投资机会。经济利润<0收益低于正常利润(即处于亏损状态)改变原决策以求至少能获得正常利润。1.3.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亦即“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讨论成本,故其在衡量成本时需同时考虑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会计学是从各项直接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故其通常只衡量显性成本而忽略隐性成本。1.3.1.经济成本也叫真实成本、总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真实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真实成本全都应该得到补偿,否则企业就亏损。经济成本的衡量方法经济成本的大小用机会成本来衡量。经济成本是对特定生产要素的若干用途进行选择时的机会成本,可视为所放弃的具有最高价值的备选机会。所以,经济成本就是资源进行交换时所作出的牺牲,它是用机会成本来衡量的。1.3.2.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与经营中实际支出的各项费用总和,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财会制度记录在会计账簿上的成本。会计成本考察的是厂商在经营过程中资产与负债的变化,以便对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减少未来经营得风险。例题4:当某厂商决定将1吨原油用作燃料时,就不能再用这1吨原油生产化纤等其他产品。假定原油价格为1000元,可发电1000度,可生产化纤500吨。假定化纤收入是各种产品中最高的,则用1吨原油发电的机会成本就是1吨原油所能生产的化纤。假定化纤价格10元/吨,则用货币表示的每1度电的机会成本是5元,而1度电的会计成本仅记为1元。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真实成本全都应该得到补偿,否则企业就亏损;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是全部经济成本的组成部分。例题5:假定你认为看一场电影的价值30元,而你只花了2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但在去影院的路上你不小心将票弄丢了。此时,你应该再买一张票,还是回家(因为再买一张票又要花20元,合计40元)?经济学给出的答案是你应再买一张票。因为看一场电影的收益是30元,仍然大于机会成本(再买一张票的花费)20元。第一张票的20元已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没成本,不再计入机会成本。例题6:公务员王某用自有资金20万元办了一个工厂。一年后,他正审阅会计拿来的收支报表时,朋友李某来了。李某看完报表后也列出了一份收支报表会计的报表(会计成本)小李的报表(经济成本)销售收益100万销售收益100万设备折旧3万设备折旧5万厂房租金3万厂房租金3万原材料60万原材料60万电力等3万电力等3万工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