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指导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记叙文阅读均口中心小学谢荣英1.概念(什么是记叙文)一、记叙文知识要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2.记叙文的特点: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必赘笔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注意: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灯光》《十六年前的回忆》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如《凡卡》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5.文章的构段方式常见的几种构段方式:1.总分关系: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的主要内容,再围绕这句话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它包括:①先分后总②先总后分③总—分—总。2.并列关系: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分别写了几个方面,句与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并列存在。3.因果关系:一般一段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写原因,另一层写结果,两者构成因果关系,有的先因后果,有的先果后因。4.承接关系:整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方位顺序组织材料的。5.转折关系:段内层次的意思有肯定与否定之别,并有明显的转折词“可是”或“但是”等分开。6、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最重要的还是描写①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8、记叙文中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伏笔、照应。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二、阅读理解的步骤1、初读全文,感知内容。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实战演练(一)演练规则: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2、快速浏览短文(一)《》,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大意。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实战演练(二)演练规则:1、浏览阅读文后的题目,细读短文。2、完成阅读短文(一)后的思考题。3、最短时间内完成的那组为优胜组。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注意:我会做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鄙视歧视)(夸夸其谈滔滔不绝)(等待期待)(果然居然)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一筹莫展:3.“还有更迷人的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4.“他的心中从此长满了爱”,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长满”换成“充满”,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6.我觉得文中的“迷人”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女教师________________是迷人的;其次,__________是迷人的;最后,___________是迷人的,这也是这个故事“特别迷人”的原因所在。..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承上启下不好。“长满”强调了爱的深刻,并且与文题“种爱”相照应,也是“种爱”的结果,“充满”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女教师的表扬在男孩心中种下了爱,让男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为男孩的比喻男孩的心灵男孩的转变\\\\做阅读题,关键在于“读”,可归纳为“三读”法。一读,初读短文,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二读,细读短文,理清短文的基本条理,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三读,粗读短文,对照习题重点读,从而轻松自如地完成相关练习。阅读小技巧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真枪实战第一场实战规则: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2、快速浏览短文(二)《父亲留下的书香》,3、读完的同学可以提前进入下一场。真枪实战第二场实战规则:1、完成阅读短文(二)后的思考题。2、最快完成的一组为今天的优胜组。我会做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陶醉:忧心忡忡:3.读句子,回答问题。(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①“虽……却……”表示_____关系。②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是后来父亲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①“本本”叠用表示“_________”的意思。②“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中。忧愁的样子。转折古代读书的人家读书学习风气很浓厚.每一本医书和中草药书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上汉字。别无__(shì)好“苦”不(shì)___手嗜释饭后(xiá)余暇能力达标(3)卧床数年的母亲______(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①选择适当的词填在句中的横线上。②这个词(所填的词)表示“_________”的意思,也表示家人_____的心情。(4)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①“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②“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4.文章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其中“书香”指的是什么?意料之外喜悦不能。“继承”指后人继承前人事业、发扬其精神,而当时父亲还在世,所以不可用“继承”。热爱读书,持家操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居然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请注意:1、课后收集一些记叙文的答题方法。2、把学到的记叙文阅读方法用于实践中。3、完成短文阅读(三)《列车上》作业布置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格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1)写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格式:谁+地点+事(2)叙事的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格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格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1)写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格式:谁+地点+事(2)叙事的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格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解释词语小技巧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是一个字,我们可以组成一个词语来解释。2、分合法:比如噩耗,噩,不幸的;耗,消息;合起来就是不幸的消息。3、找近义词法,如:朝气蓬勃——生气勃勃。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犹豫——不果断。5、描绘法:如欢天喜地——极其高兴的样子。解释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解释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他的心中从此长满了爱”,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长满”换成“充满”,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不好。“长满”强调了爱的深刻,并且与文题“种爱”相照应,也是“种爱”的结果,“充满”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