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教授运用化瘀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经验李云英廖月红【摘要】:干祖望教授运用化瘀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既注重全身辨证与局部体征辨证的相结合,又注重辨证与辨病的相结合。对肥厚性喉炎、慢性鼻炎、耳鸣耳聋等疾病提出了“瘀滞致病”的见解,创立了“破瘀攻坚”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关键词】:喉炎/中药疗法鼻炎变应性常年性/中药疗法耳鸣/中药疗法活血化瘀干祖望【分类号】:R249.2【DOI】:CNKI:SUN:REST.0.2002-01-022【正文快照】:中医耳鼻喉科教授干祖望悬壶70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特,师古法而不泥其方,承古方而不胶其药,大胆创新,独辟溪径,除重视辨证论治外,对众多耳鼻喉科病症提出了“瘀滞致病”的见解,创立了“破瘀攻坚”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曾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并拜《广州中医大学学报》,2002干祖望教授从脾胃论治耳鼻喉科疾病胡久略[1](1977-,河南信阳人,硕士)赵娟[2][1]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南阳473004[2]安阳市中医院,河南安阳455000《河南中医》2006年第26卷第10期摘要:干祖望教授作为耳鼻喉科的一代名宿,在七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干氏风格,他有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尤其是他宗东垣之理、崇脾胃之说,更丰富了耳鼻喉科的诊治方法。干老为什么如此重视脾胃在耳鼻咽喉科发病中的重要地位?这主要与脾胃的功能有关,其次是由于耳鼻咽喉诸窍的生理特性决定的。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具体到耳鼻咽喉科的实际临床中,以脾主升清的功能最为重要,并且与胃的降浊功能相辅相成,共同主持着脾肋之气的运行通畅。而耳鼻咽喉诸窍虽然归经属肮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位于人体头部,属于清阳之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阳出上窍”,各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清阳之性对它们的调节。反之,若清阳之性得不到舒展,则会出现清阳不升或清阳被遏诸症。清阳不升的主要病机是脾气虚弱,不能上升濡养清窍。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胃论脾胃虚实论》亦曰:“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因此,分赴健脾补土、益气升阳是耳鼻咽喉科重要的治疗法则。干老主为,清阳不升所致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病变局部肿胀色淡、分泌物清稀,常伴有全身的脾虚症状,如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质淡胖等,常选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或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临床上见的病种是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尤其是慢性咽炎,通常从肺肾阴虚立论,胡有虚火喉痹之名,而干祖望教授却独辟蹊径,认为在慢性咽炎的发病上,因脾土虚弱者占十之八九。在辩证上有偏于气虚者,咽干而不思饮,局部检查见咽粘膜少量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团块样增生,无干燥现象,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若偏于脾服虚者,则咽喉干燥、烧灼刺痛,咽粘膜弥漫充血,小血管扩张,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除用参苓白术散外,尚须加益胃汤、增液汤或沙参麦冬汤等养胃生津,这也正体现了《素问阴阳类论》中“咽喉干燥,病在脾土”的思想。对于耳鼻咽喉科疾病来说,在补益土的基础上,必须选用升阳之品,若是升麻、柴胡、葛根的配合使用,可具有冲击作用,许多耳闭鼻塞咽干病症,往往是由于清阳不升、清窍闭塞所致。在升发清阳的同时,还当佐以通窍之品,如石菖蒲、路路通、丝瓜络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脾能运化水湿,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若脾不运化,必然会产生湿痰等病理产物,故脾虚生湿,脾为生痰冞源。而耳鼻咽喉诸窍也易受湿浊之邪的蒙蔽,而致清阳被遏。干老认为,湿、浊、痰三邪证本一源,容易弥漫上焦,笼罩头面,蒙蔽清窍。临床上常见于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分泌物色白量多或秽浊,且长期不愈,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等。在这里,升清健脾虽然仍是关键,但必须化浊醒脾,以复诸窍清灵之性。若偏于湿浊者,可用升清之品加化浊之藿香正气散,犹如阳光之照,阴霾消散于无形。若偏于痰邪者,可用升清之品加健脾袪痰之二陈汤、胃苓散,使痰化而窍灵。此外,脾不统血、胃火炽盛等,也对耳鼻咽喉诸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所影响,在临床上也必须针对脾胃的特点进行治疗。在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时,也必须象治疗内科疾病一样要顾护脾胃而不致有失。总之,干祖望教授在继承东垣补土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使升清健脾、利湿化浊之法在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页数:共1页页码范围:16-16页关键词:干祖望脾胃思想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