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课件1大语文课件设计制作:张国生导入新课阅读课文归纳复习扩展探究大语文课件2返回上页下页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论语》lún大语文课件3《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返回上页下页《论语》:•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其语句大量化为成语渗入国人的思想和语言(全文11750字,出成语300多条)。大语文课件5返回上页下页下列成语出自《论语》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举一反三患得患失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怨天尤人杀身成仁血气方刚道听途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和为贵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语文课件6返回上页下页下列成语也出自《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听其言,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结论:你可能没有读过《论语》,但你的语言中有《论语》,你的思想中有《论语》,《论语》早已经渗入到你的血液中,不知不觉影响着你。大语文课件7朗读正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返回上页下页yuèyùn朗读录音轻读轻读大语文课件8注释1(按课本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补充注释加红色的词语。下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返回上页下页起连接作用,可译为“并且”“不亦……乎”表示轻微的反问,可译为“不……吗”指当权者篇名。《论语》往往取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篇名了解并赏识生气发怒大语文课件9译文1•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当权者不赏识,自己也不生气,不是君子吗?”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0老师提示:关于这一则的意义•《论语》的编著者把它放在开篇第一句,决非偶然。•颜元(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返回上页下页根本大语文课件11思考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一句是讲个人修养?•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和“乐”都有“高兴”、“快乐”之义,它们有什么区别吗?•说——愉快、高兴•乐——快乐•“乐”比“说”程度深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3熟读背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4第2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5朗读正音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返回上页下页xǐngzēngwèi朗读录音大语文课件16注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返回上页下页每天反省诚信自身品格和修养大语文课件17说文解字省•甲骨文、金文:箭头+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返回上页下页•小篆加了一条眼眉•本义是“看”•引申为查看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反省、省察、发人深省、三省吾身……大语文课件18译文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讲诚信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19思考“三省”是反省三次吗?•是反省多次。•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一定是确数。•这里的三件事是巧合。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0“三省”的内容哪是学习方面的?哪是修身方面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返回上页下页——修身——修身——学习大语文课件21熟读背诵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2第3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3朗读正音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返回上页下页朗读录音大语文课件24注释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返回上页下页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凭做当大语文课件25思考一则是强调“温故”,还是“知新”?•强调“知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孔子)•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温故”中有新见解,才“可以为师”。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6“温故”的主张与前面哪句相同?•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7熟读背诵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8第4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29朗读正音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返回上页下页wǎngdài朗读录音大语文课件30注释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返回上页下页表示转折,可译为“却”就迷惑有害危险大语文课件31译文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害(危险)。”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2思考举例说明“思而不学则殆”。1.不努力学习,却想通过作弊……2.冥思苦想怎样发财,却不学习知识、不学习法律……3.……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3“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更反对“思而不学”。•因为“学而不思”只是迷惑而已,而“思而不学”还有危险。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4熟读背诵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5第5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6朗读正音5huì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返回上页下页rǔzhì轻读朗读录音轻读轻读轻读轻读大语文课件37注释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返回上页下页教导吧这省略“我”是汝智大语文课件38译文5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39思考在这一则中,“知”有哪两个读音和意思?1.知之为知之2.不知为不知3.是知也返回上页下页——zhī知道——zhī知道——zhì同“智”,智慧大语文课件40熟读背诵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1第6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2朗读正音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返回上页下页xǐngyān轻读轻读朗读录音大语文课件43注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返回上页下页反省大语文课件44思考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5熟读背诵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6第7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47朗读正音7返回上页下页朗读录音yān轻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轻读轻读大语文课件48注释7返回上页下页……的学习他的好的地方优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大语文课件49译文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0思考“三人行”一定“有我师”吗?如果同行的是坏人呢?•将“善者”当正面的老师,•将“不善者”当反面教员。朱熹: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1这一则和前文哪一则内容相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2熟读背诵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3第8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4朗读正音8返回上页下页hóng朗读录音轻读轻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大语文课件55注释8返回上页下页停止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以仁为己任。把实现仁当作自己的使命。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大语文课件56译文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奋斗),不是很遥远吗?”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7思考从这一则看,曾子终生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实现“仁”的理想。小知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8熟读背诵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59第9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0朗读正音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返回上页下页diāo轻读轻读朗读录音大语文课件61注释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译文孔子说:“(到)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返回上页下页年岁月大语文课件62思考这一则仅仅是说自然现象吗?•这是以物喻人:•要在严酷环境中坚强不屈。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3熟读背诵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4第10则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5朗读正音10返回上页下页shù朗读录音轻读轻读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大语文课件66注释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返回上页下页字大概大语文课件67译文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8思考曾子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根据这一则说一说,“恕”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69小资料易中天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不但比忠更重要,也比忠更伟大。为什么呢?因为“恕道”之中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在今天,它已经不仅是孔子的主张,也是人类的共识。联合国大厦里,镌刻的就是这句话。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大会提出的“黄金规则”,也有这句话。所谓“黄金规则”,就是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的“相处之道”。它包括两条,第一条是“把人当人”,第二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259页)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0熟读背诵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1返回上页下页归纳复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语文课件72《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3孔子名什么?字什么?•名丘•字仲尼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4用一句话概括: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哪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5读准下列字音论语仲尼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是知也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学而不思则罔弘毅返回上页下页大语文课件76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由,诲女知之乎3.知之为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