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含知识点总结和练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你们知道这位是谁吗?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同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2、畅读课文,并且背诵各则语录。3、翻译并理解各则语录。4、整理积累语言材料。5、学以致用。学习目标: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今山东曲阜[fù])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作者简介《史记·孔子世家》中摘录:(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间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贫且(并且)贱,及(等到)长,尝(曾经)为季氏史(仓库管理员),料量平。”(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恕——仁者,慈悲也、爱人也;恕者,宽容也、宽恕也。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其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先秦儒家典籍,四书之一。——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五经是《易》、《尚书》、《诗》、《礼》、《春秋》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放声朗读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体味五千年前圣哲的教诲。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常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我)生气,发怒有道德修养的人,表转折,却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复习论语中特指孔子《学而》表承接,然后代词,代所学知识省略句,省略之,代我自己也[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学习再学习,学习之乐;与朋友切磋,人生之乐;要自求长进,提高修养.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我每天虚词,多次检查,反省替办事尽心竭力交往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固定句式:“不……乎?”译作“是不是……呢?”曾参[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讲述:个人修养和学习方法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尽力)信(诚实)习(温习)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3、子曰: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得到可以凭借(这一点)当,做了[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然后得到现新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表承接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之)省略句,省略之,代(这一点)(《为政》)理解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温故知新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则殆。”(《为政》)迷惑有害表转折却就学习辨正统一有害迷惘思考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6、子曰:”贤哉,回也!“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要改正它。”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虚数,几个走必定一定兼词,兼“于之,”在其中选择代词,他们指“三人”优点,长处跟从,学习表承接改正自身同样的毛病《述而》表承接代词,代善者,译为“它”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到自己有)以上两则讲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记:诗、书、礼、易、春秋)二、重点词语(一)重要实词[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习,温习、复习。[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亦]也。[自]从。[(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君子]指高尚的人。[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wèi)]替,给。[谋]谋划,指办事。[忠]尽心竭力。[交]结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指学过的知识。[罔(wǎng)]迷惑。[殆(dài)]有害。[诲(huì)]教,教导。[知(之)]知道(它)。[是]此,这。[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内]指内心。[善者]指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hóng)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毅。[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重]重大。[已]停止。[岁寒]寒冷的冬天。岁,年。[凋(diāo)]凋谢。[行]奉行。[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文言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名、动、形、数、量、代)文言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语气词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仁以为己任。为替。做就是。作为。被。(wèi)(wéi)因为。因为。作为。(二)文言虚词学而时习之。诲女知之乎。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之,代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无意,不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而表承接。不译,或译为“然后”表转折。可译为“却”或“可是”、“但是”表并列。“而且”、“并且”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人谋而不忠乎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恕乎其其:他们的。它的其:大概,也许。以仁以为己任(介词,把)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给)知之为知之(是,就是)仁以为己任(当作,作为)可以为师矣(成为)为:三、重要句子(本文已要求全文翻译,且每一句都很重要,故此版块本课可以省略)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难翻译的句子单独翻译,强化基础。四、通假字、古今字1.通假字:女同“汝”,你。是通“智”,聪明、智慧。2.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拓展: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如:“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本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另一个字。第二种原因是本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注释中说明“#”通“#”。五、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诲女知之乎是知也了解。知道。得到知道。知道,明白通“智”,聪明,智慧。(拓展:有一些词,有它本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如:“时”本义是“时间”,后来从本义发展引申“时机”(相时而动)。又引申为“按时”、“及时”(学而时习之)。又引申为“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然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怡然自得(……的样子)时学而时习之()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间)另:季节,指春夏秋冬吾日三省乎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能张目对日(太阳)日自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自己)有朋自远方来(从)六、词类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领悟、体会)(2)见贤思齐焉(贤人)3、名词作状语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拓展: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如“智子疑邻”的“智”原来是形容词,“聪明”的意思。但这里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聪明”。)七、古今异义有朋自远方来古义:指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八、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知也(二)省略句可以(之)为师矣(三)倒装句仁以为己任(四)被动句以仁为己任九、重要停顿十、成语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4、[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5、[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7、[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8、[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形容献出一切。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意思是不要不懂装懂。10、[岁寒知松柏](也作松柏后凋,岁寒松柏)经过严冬,才知道松柏耐寒。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才能够看出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十一、文意理解1、文章内容分类:第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