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殊性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市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本节主要内容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内涵和实现形式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不是由那个阶级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个体私有经济赎买民族资本没收官僚资本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途径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过渡时期1956年底,完成了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任务,即“三大改造”的根本任务,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途径1956年北京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游行队伍高级农业合作社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三个有利于标准现阶段国情现阶段制度确立依据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P169)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P169)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张,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P186)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的比重99%1%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99.2%0.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97.9%2.1%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1978年56%43%1%1993年41%44%15%1996年40.8%35.2%24%2006年42%23.8%34.2%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资源的能力控制力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发射“长征”运载火箭“神州七号”火箭发射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中国武直10攻击直升机大连造船厂的“瓦良格”号长兴岛海军装备基地中国未来航母想象图中国海军的核潜艇东风21导弹长江三峡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鞍山钢铁公司中国一汽中国一汽三、公有制的内涵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平等的所有制公有制经济的类型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三、公有制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类型国有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集体经济:是指由一部分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混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势形式概念本质区别相互联系公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内容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形式一种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所谓股份制,就是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的资本筹集起来创立法人企业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职工全员入股,既是出资者又是劳动者,全部资产中的某一特定份额归个人所有,但作为总体资产归集体所有、占有和共同使用,职工拥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职工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对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鼓励积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则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所有制结构决定一、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1、多种所有制并存就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分配方式3、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1、再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是必然的。2、劳动者的收入尽管多样化,但是按劳分配的收入仍然是主体。3、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劳动收入水平的标准。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一)、含义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P173)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客观必然性(三)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新特征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2、按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货币工资形式的制约。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1、按资本分配,股利2、按资金分配:红利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4、按技术、信息、房产等要素分配。5、还存在着按照福利性分配按照风险分配等分配方式。6、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照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深化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一)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1、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2、体质、政策、管理等因素的影响3、一些非法收入的影响。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致富,先富带动后富,避免出现贫富差距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劳动者通过诚实的劳动、合法经营和生产要素投资先富起来,这是客服平均主义的必然结果。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在经济领域公平的理解1、机会公平或者起点公平2、规则公平或过程公平3、结果公平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公平效率物质前提和基础目的和保障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村华西村村容村貌南街村村容村貌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规范收入分配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1、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2、调控不合理的收入。3、扩大中等收入的人群。4、打击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四、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几部分,其核心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工伤致残职工生活的工伤保险患病职工生活的医疗保险失业者生活的失业保险退休者生活的养老保险女职工生育期间生活的生育保险天灾人祸使生活陷于拮据的人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的生活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社会救济集体福利设施生活补贴和津贴财政补贴居民住房公共卫生设施社会福利社会优抚退伍军人生活保障烈属抚恤现役军人及家属优待退伍军人就业安置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管理法制化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再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手段的长处。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市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实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不仅需要完善市场的主体,而且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一、企业的含义和分类(一)含义企业是生产商品或服务与获取利润的基本经济组织。按照所有制结构分,我国现阶段企业分为国企、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按照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划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等。一、企业的含义和分类二、现代企业制度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三、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重要机制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供求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主要的市场机制1、价格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供求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作用====价格的高低影响着供求,引导着生产与消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价格的高低还可以调节市场消费需求的规模方向结构。=====价格的变化还可以调节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分配。三、市场机制2、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为发生作用的机制。三、市场机制3、竞争机制竞争与商品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三、市场机制四、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作用的发挥职能体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类市场之中,如果没有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