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摘要]: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校园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渠道的。转变教育观念、和谐人文环境、提高师德水准、改革课堂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词]: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要求关心学生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怀。在校园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师生关系——这一校园里特定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师生关系是校园里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交往中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人际关系,虽然学生在校园里的人际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师生关系是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发展刺激最频繁、影响直接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是校园里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文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更加深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就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就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两种形式,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主体将环境的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顺应则是主体按环境刺激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主动趋向于与环境的平衡。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如果学生所处的师生人际环境较差,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正常发展趋势不能相容,那么这种环境刺激既不能被学生同化,也难以被学生顺应,学生与这种人际环境之间的平衡将被破坏,这必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障碍。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中建立起来的心理联系,是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心理氛围。学生从这种氛围中可以感受到是宽松安全的,还是紧张危险的,从而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应对。是同化还是顺应,是接纳还是回避,是开放还是封闭自己。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的心理体验就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作用。师生关系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基本需求,因为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在心理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这种需求若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就会促进学生心理的积极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受阻或不畅,因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心理失落或被抛弃的感觉。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学生在学校是否快乐和幸福,与师生关系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其实,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同样与师生关系的好坏有关。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喜欢和学生交往,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师生关系有障碍的老师在心理上和学生总是存在距离,感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烦恼。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生关系也密切相关,但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学生学习、认知、情感、人格和社会性发展,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也是久远的。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师生关系不像学生的伙伴关系那样完全平等,教师处在主导地位,是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而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处在被动地位,接受着来自老师的多方面信息的刺激。这种不具备完全相互性和平等的人际关系本身对学生的成长就会造成妨碍,因为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还不能以“喜欢”为前提来建立师生关系,喜欢的老师要面对,不喜欢的老师也要面对(学生在中途要求调换班级或者调换老师,一般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老师注意到师生关系的这些特点,主动与学生平等沟通和情感交流,尊重和理解学生,真正接纳学生,积极评价学生,采用适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维护学生的权益和隐私,热忱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学生自然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就会感到安全、放松、愉悦,对老师有了信任感,情感上乐意和老师接近,身心放松,心理就会处在积极状态。由于学生喜欢教师与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学生得到教师的积极地鼓励性的评价,思维将更加活跃,学习的潜能将会被激发,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得到正常发展。学生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了尊严感和幸福感,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美好和温馨,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形象形成积极而正确地认识,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度过发展中各个特殊时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相反,如果老师总是习惯于以长者或父辈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很威严地对待学生,和学生不能进行平等的沟通,态度平淡,对学生缺乏理解尊重,对学生不进行积极性评价,反而轻视、否定或歧视学生,或者总是以控制的方式管理学生,这必将使学生产生紧张感、不安全感,学生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必将启动,对老师将会疏远起来,心灵必将向老师闭锁。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无法回避,学生只能处在这种不安全的人际氛围中,只能强迫自己适应这种人文环境,心理上无疑会承受着一种压力。如果不良师生关系的负面刺激长期存在,学生也将长时期处在紧张状态,极易产生抵触情绪和焦虑心理,这必将影响学生在学习精力上的投入,降低学习热情,妨碍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有些适应性差的学生在心理或行为上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于会出现躯体不适。有的学生一看见某个老师就厌烦回避;或者是有意顶撞;或者是紧张害怕、胆战心惊;或者头疼,这些现象并不罕见。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渠道的。教师言语的,非言语的;课堂内、课堂外都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说,在校园内,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的言语所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在课堂上教学都是言语过程。教师的语言是否中肯、是否准确、是什么样的态度,带有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是能够敏感的感受到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显性也是最广泛的。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隐性和深刻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面部表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等微小的肢体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教师要特别防止言语或非言语对学生造成伤害。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渠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思维能力、民主意识、自我意识等一系列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能否在课堂上得到培养和发展,这和课堂的氛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堂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师生关系,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影响活动的效果。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策略和体会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情感相互接纳、人格相互尊重。它的重要基础是相互重视和支持,相互喜欢和接纳。重要原则是平等和民主,教师要尽力消除社会角色、信息的掌握等不对等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放下架子,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到安全、放松和尊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责任在学校。因此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能力。近几年来,我校组织老师学习了一些列教育文献和政策,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开设了多种内容的专家讲座,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交流和培训活动。这些学习和研讨活动使老师们的学生观、教育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看法改变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改善师生关系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自觉行为。(二)和谐人文环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得基础如果校园里干群关系、同事关系紧张,人心涣散、矛盾重重,校园人文环境不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普遍形成。因此和谐人文环境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土壤,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谐人文环境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人文环境和谐的成败。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必须“以人为本”,建设好以领导班子和谐为核心的、人与人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形成一个人、事、物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了基础。(三)提高师德水准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接纳学生、喜欢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我校在师德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深入学习和研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强化教师日常行为的养成。通过这些规范性的行为准则,调整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个案分析,加深老师对师德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理解。优秀教师总是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努力探求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因此,他们总是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总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学校广泛推广,作为老师学习的示范,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老师的师德水准的提高,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大变化,师生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四)改革课堂教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课堂是师生接触最集中,最频繁的场所,师生关系影响着教学效果,反过来,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于是,我校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要努力将以教师控制为主的课堂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改变为注重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努力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人文环境。于是,我校实行了“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和相互关系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们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互相合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所以较好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师生相互接纳和尊重,相互宽容和支持的局面已经开始出现,宽松、生动、和谐的人文课堂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