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主题会展的提出,不仅仅是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还是一般营销理念的创新。因此,要准确、全面的理解主题会展这一营销理念,必须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一番质疑,在全新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建立新的营销理念的大厦。我们不能就会展谈会展,需要把视野拓展的宽一些,从商品与人类、商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上深入的考察。尽管看上去扯得远了一些,但这样做或许能够求得对主题会展的较深刻的理解,亦或能由此而加深对会展业态、会展业自身存在的价值、会展品牌特性的理解。1.换一种视角解读商品下面我们暂时抛开“会展”,从一般的意义上来重新解读一般的“商品”。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商品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经济学意义,看到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没有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普通消费者看到的是商品的功能价值。但是,在忙于计算商品的交换价值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商品本来是一种人类劳动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在解读商品的过程中,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忘记了商品在成为商品之前就具有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忽视了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可是,劳动首先创造的是产品——最初的劳动产品就是那些石刀和石斧。所以,石刀和石斧的创造,就不仅仅是人类诞生的标志,而是人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人是高级动物。这句话是有毛病的。从句法上分析,高级动物也还是动物,也就是说人和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样说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再从动物的角度来评价人,我们还能发现:人在动物当中,还算不上高级的。上树比不过猴子,力气比不过大象,耐力比不过骆驼……一个婴儿要经过十几年抚养才能“成人”,远不如其他动物的先天本能来的牢靠。实际上,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比其他动物高级,而是根本不同于动物的一种更高级存在。当然,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保留了一个动物部分,但是,自从人称之为人的那一天起,他就比其他动物多出了一些东西,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就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文化论把凡是非自然形成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属人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统称为“文化”。正是由于人类创造的文化,才把人从动物当中最终分离出来。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人”。从人类整体来看,文化不是独立于人的,而是人的组成部分。人的确切定义,应该是“动物+文化”。再从宇宙进化史的大尺度来看,宇宙从无机物进化出有机物、从有机物进化出生命体,生命体由从简单生命进化出植物、从植物进化到动物,从人的产生开始,宇宙中又多了一种高于生命体的存在,这就是文化存在。不论最初的文化存在多么简单,都是高于生命体的更高一级的存在。我们看到一把石刀石斧比任何一个生命体更简单,但这是从人的视角来看的,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这把石刀石斧比任何生命体的创造都花费了宇宙更多的进化时间。同一切进化都有一个中间环节一样,宇宙进化出文化存在,是以人为中介的,人类是从动物进化到文化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从动物到文化的一座桥梁。人的根本使命就是创造文化,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人。人的本性中,除了保留的动物本能之外,就是文化本性。这也就是人那么热衷于探索、热衷于创造的根本原因。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从这个观点看,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只有在受到文化教育(广义的文化教育)之后,也就是“被文化”之后,才能真正“成人”,没有“被文化”的狼孩就不能“成人”。教育是文化遗传的机制。人类的婴儿所以要经过十几年的培育才能成人,就是为了适应文化遗传的需要。好了,我们现在再来看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就会发现它们是人类拓展自身“生命”的一种方法,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劳动产品,就是不断丰富人的文化部分。并且这个文化部分是能够“遗传”下来的,是可以不随人的动物部分的死亡而消亡的。就人的个体来说,创造文化就是创造自己的“生命”,也就是创造他自己。我们不能设想,如果李白没有创造他的诗篇,如果瓦特没有创造蒸汽机,如果毛泽东没有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还能成其为李白、瓦特、毛泽东吗?从这个角度看,古人所谓“三不朽”之说,并非无稽之谈,而是说出了人的本质。也就是说,通过诗篇、蒸汽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李白、瓦特、毛泽东的确实现了自己的不朽,也就是说,他们的动物部分的死亡并不影响文化部分的生存。我们再看商品,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商品同样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其本质属性是文化。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在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同时产生的,在原有文化属性的基础上附加上的一些属性而已,而且只能是第二位的属性,不能取代其文化属性。从商品的文化属性来看,生产商品就是创造文化,商品的创新就是文化的创新,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扩展,而消费商品的过程,就是“被文化”过程。商品交换使商品生产者除了创造文化之外,还必须设法把公众“文化”为消费者。商品生产、交换、消费的过程,是人类促进文化进化、开拓自身生命的范畴的一项集体行动,而且是比个体行动更有效率的行动。人类在商品生产中开拓了价值,发展了文化,创造了历史,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不难理解,任何商品都从属于一定的人生范畴,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是人的生命活动展开的工具。人生追求是丰富多彩的,消费作为人生的活动方式,也是绚丽多姿的,不仅维持个体的生存,也是个体价值的显扬,追索自我的仪式,它使内心的渴望得以舒展,人生的悲喜得以倾诉。人生追求自由无碍地展开,以无限张扬和充分展示人生的意蕴,从而在改造消费对象的同时,也改造消费过程,所以消费本身就是人生无限展开的过程,每一轮消费都是一个文化的历程。商品是文化,就在于开拓人的主客体关系,开辟人类价值的新境界。在人类价值的固有边界不断被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突破的今天,文化成为经营的基本方式,企业需要由传统的使用价值的提供者,转变为人生范畴的开拓者,自觉地开创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创造完满的价值境界,把公众“文化”为其消费者,既是经营的目标,也是经营的手段,两者高度地统一起来。由科特勒倡导的现代市场营销学忽视了商品的文化属性,把营销活动局限于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现一种需求,然后满足他,这是现代营销学理论的基本公式。然而,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任何创新的文化总是由少数人首先创造出来,然后传播出去,为一部分人甚至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创造一种价值,然后传播它,把公众“文化”为消费者,从而培育一个消费者群体。这是另一条营销路线。而不需要永远跟随大众需求进行“媚俗”营销。如果按照科特勒的营销理论进行营销,电视机永远不会被创造出来,因为人们在不知道电视机存在之前,不会产生对电视机的“需求”,市场调查也绝对发现不了这种“需求”。在电脑刚刚研制出来的时候,美国商业部曾预测:在20世纪末,全球拥有电脑的数量,将会高达80台。同文化的遗传方式相一致,消费行为是“学”来的。不是预先的市场调查发现了人们对电脑的需求,而是电脑这一新文化为自己创造了需求、赢得了“信众”、开拓了“市场”。我们在观念中将“商品—文化—人类”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和谐的景象。2.商品的价值是与顾客的价值观念体系相联系的就人类自身的目的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和享用价值是一种相互分离的活动。如何评价一种商品的价值,就直接关乎到消费者是否认同这种商品。但是,价值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东西,价值的本质是不能脱离人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它的要义就在人们的实际判断活动之中。评价,就成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必经之路。人们并不是创造了价值以后才去评价,而是先要确认这有没有价值,才决定是否将其创造出来。同样,人们也只有通过评价,意识到某种价值的存在,才能够实现某种价值。然而,对于价值的评判,又是受评价主体心理背景系统制约的。评价主体心理背景系统最核心的东西,则是价值观念体系。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结构是评价者关于客观世界的基本信念或者说信仰。价值观念体系中这一深层内核,是以其基本的公理为起点的。对于这一观念体系而言,这一公理是自明的,也是不可证明的。同时也是价值观念持有者不加怀疑,也不感到需要证明的信仰。这一深层结构是较为稳定和较为单一的,他决定着价值观念持有者的基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中层结构是各种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构成了评价的基本取向、基本标准。价值观念的表层,是许许多多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一方面受价值观念体系内核和中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情景的影响,带有较大的境遇性、易变性。价值观念体系的三个层次对应着市场营销的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以“境遇价值”为重心的商业投机经营,极端的说法就是“如果有人落水,就向他推销救生圈”。落水的“境遇”创造了救生圈的“价值”。这种投机经营必须面对评价的易变性,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对于一个饥饿的人,第一个馒头最有价值,第二个馒头价值降低,第三个馒头可有可无,第四个馒头可能白给都不要。价值观念体系的中层对应着以麦肯锡首先倡导的消费者“偏好”研究为代表的营销方式。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则对应着“信仰”营销。·消费者价值观念的表层→具体的、随境遇变化的评价…………投机营销理念·消费者价值观念的中层→各种规范和准则、偏好……………媚俗营销理念·消费者价值观念的深层→核心价值观念、基本生活方式………信仰营销理念从消费者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着手进行营销,就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的推广,它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前面说过,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结构是较为稳定的,触动这一深层结构,需要在消费者心中发生一场“格式塔转换”,需要改变他们基本的心理意象,需要打碎过去的历史积淀下来的生活(生产)构图,需要对生活(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理解。可以说,“信仰”营销是革命性的。在一场革命之后,在消费者眼里,世界的图景变了,新的价值凸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的信念变了,过去信以为真的、从未置疑的,开始被置疑了。它要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生活理想、新的人生追求。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消费观念的变迁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习惯于按照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等进行市场细分,但是,从消费者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这一更加稳定的特征划分消费者或者市场,更具有可行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人采访一位购买汽车的顾客,这位顾客说:“有了车,我的整个生活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想去哪里就马上去哪里,周末我们还可以去郊游。”当然,他还必须选择修车的苦恼和无处停车的烦躁。决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关键,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意象。杜拉克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举例说在美国销售百科全书的成功,就是源于大多数美国人开始把自己看成“中产阶级”。关注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关注人们的自我意象、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胜于关注人们的年龄、收入、职业……3.品牌的真正内涵与类属品牌的重要作用明代有一个以搔痒为题材的寓言,说的是:一个人身上奇痒,让儿子给搔,搔了三回,没有搔到痒处,又让夫人给搔,搔了五回,还是没有搔到痒处,他气恼之下,干脆自己来搔,于是“一搔而痒绝”。“人搔”与“自搔”,效果何以如此不同呢?道理非常简单:“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其痒,宁弗中乎?”自从商品交换诞生以来,商品生产者就没有摆脱“给别人搔痒”的那种尴尬。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搔不着痒处”,生产者千方百计寻求的就是如何知道消费者“何处有痒”。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惊险一跃”。商品生产者为了弄清消费者的“痒处”,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也发明了以市场调查为代表的一系列方法。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方法的效果还是非常有限,在不远的将来,也还看不到显著改善的希望。这就使得营销始终是一门“艺术”,远没有成为“科学”。也许,我们的努力的方向有点不对头,我们需要找到另外一条探索的路线。因为我们过去的努力,是为了准确弄清消费者的想法,且不说这本身有多么艰难(所谓“人心难测”),就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