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类社会独特的本质及其整体性,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在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揭示社会同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本章的难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阶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理论讲授:8课时,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一种高级形式,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形成了人类社会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主要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等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阶级就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社会的政治结构即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主要由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构成。国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若干社会意识形态所组成的有机系统,主要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应当协调发展。第一节社会的本质与整体性一、社会是人的共同体定义:fromsocius[companion]源自socius社(1)(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2)同本义[Godofland]社,地主也。――《说文》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春秋传》社,土也。――《论衡·顺鼓》以社以方。――《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命民社。――《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故社,祭社也。――《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社会:不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物,它是由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组成的。任何社会都离不开入,任何人也离不开社会。社会就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人的共同体。人和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的一切内容。另一方面,人也离不开社会。因为人不能孤立地存在,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协作,任何个人都不能独立战胜强大的自然而生存。个人只有生活在由一定的人群所组成的共同体即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群共同体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纽带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它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形式,包括阶级社会的政治共同体和无阶级社会的非政治共同体。政治共同体主要包括阶级、国家、政党和各种政治组织、团体等;非政治共同体主要包括氏族、部落、民族、家庭等。二、社会的实践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历史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虽然对社会的本质进行了长期的认识和探讨,但并没有真正弄清社会的本质。1社会本质的一些观点宗教神学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社会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社会的本质就是神定的一种秩序,从而否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和人的主体性。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此社会本质上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主要是由少数英雄的意志决定的;或是由某种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如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天理等决定的。因此,社会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东西。自然主义历史观则认为人和社会的本质是由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决定的,从而否认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确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又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意志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以上观点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社会的本质,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却夸大了社会具有精神性的特点或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作用,而否认了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性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或自然化了,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一种高级形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即实践才是社会的本质。第一,实践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不能科学地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把实践看成是一种主观的活动,或者是人的一切行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它既具有人类特有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又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是主体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的实践、处理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精神生产的实践。其中,物质生产的实践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因为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而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协调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为了发挥人的能动性,更好地进行物质生产和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还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等精神生产实践。因此,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基本结构。实践有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即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处理、调节和改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并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第三,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最根本的是人的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精神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而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来实现,它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马克愚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页。盾,这两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这两对矛盾的解决过程,也就是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精神生产的实践的发展过程。在阶级社会中,这个过程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生产的实践,把人类从自然的必然统治下解放出来,使人类逐步获得自然解放;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社会解放和政治解放;而自然科学实践和社会科学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发展,并使人类获得精神解放。因此,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实践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三、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1、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创立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斯宾塞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和展开的。他在C.R.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但仍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并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原则移植到社会理论中。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福利和国家计划,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一卷中,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了6项类比,得出了3个结论:①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②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③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定义:P97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中,经济结构是它的骨骼,政治结构是它的血肉,观念结构则是它的灵魂。它们按照特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社会有机体的整体。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类的相互交往中2、社会有机体具有自我意识3、社会有机体运转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精神、人员的再生产。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从而使自己不断自我更新。人类社会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基础;通过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社会关系得到更新,与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相适应,能够进一步促进物质生产;通过精神生产的实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得到更新,与物质生产和处理、调节社会关系的实践相适应,促进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和处理、调节社会关系实践的发展。人类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就是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的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统一过程。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考察社会的经济结构,首先要了解生产力的要素及其作用。一、生产力及其构成(一)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自然界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解决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二)要素:生产力包括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和技术的要素。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有形的实体性要素和无形的非实体性要素。生产力的有形的实体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1、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现代化生产中,它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系统、动力系统、运输系统、储藏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须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等。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劳动资料。因为生产工具是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直接手段,它的创造和进步,标志着人体器官的延长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因此,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和划分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2、劳动对象是指生产过程中被改造、加工、制作的一切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和人化自然物两大类。所谓天然自然物就是未经加工的各种自然资源;所谓人化自然物就是经过加工后再供生产用的物质资料。劳动对象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劳动对象,生产就不能进行。劳动对象又是制造劳动工具的材料,它的质和量对生产力的水平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利用率越来越高,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劳动对象被利用的程度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是受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状况制约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物的因素。3、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人的因素,它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并实际参加生产过程的人,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以不同方式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参与生产的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而在现代社会中,参与生产的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体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劳动者是生产力有形因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