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地质工程任课教师:姓名:学号: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学完自然辩证法这门研究生必修课程后,我将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这一课题作简单的探讨,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什么是社会责任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的由来;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家和工程师有哪些责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科学家和工程师怎样承担社会责任。一.什么是社会责任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的由来关于责任的含义,由于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的不同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责任的界定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责任的思考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对责任的理解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责任就是要求,具体体现为一个人在从事与他的资格相应的活动中的法律和道德对他的要求,简言之,责任即法律和道德对一个人的要求;第二种观点认为责任就是负担。所谓责任就是“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承受的负担,是社会要求的客观负担。”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汉斯·伦克则认为责任概念是一个多关系的、结构性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责任就是负责。这种观点说明了责任概念是关于人的行为领域的范畴,也反映了责任概念本身蕴涵的人的主动性、自觉性。[1]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应负的责任。很显然本文是针对个人而言。就社会责任而言,其责任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即个人或组织有责任扩大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减少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并承担有害于社会的后果,即对社会负责。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界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一方面它从无到有,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不断否定或重新解释旧含义并且延伸出或创造出新的含义。[2]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大规模的技术设备被应用于机器化的大生产,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又为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平台,技术与经济的紧密作用成为工业时代的典型特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有了紧密的联系,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深刻认识到他们的工作并不终止于实验室,从而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思考各种影响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因素。总之,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具有历史建构性,他们的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化在本质上植基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演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不断地放大,他们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项科学技术活动也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时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的强调无疑把握好了这种历史潮流。二.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在于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服务。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成为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于是,产生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扩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增进了人类的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强化了人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改变了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了人类劳动生产的条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功能得以延伸,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突破了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系统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代人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为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成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创新出新工艺、新工具、新材料,并不断开发新资源、推出新产品,促进经济结构的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最终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改变,从而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当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随着生成科学化程度的提高,物质生产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多。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新型的知识产业大量涌现。同时,科技进步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则急剧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可见科学技术的贡献已超过资本和劳动力,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动力。科学技术作为历史发展的杠杆,社会变革的催生剂,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生态功能。军队的各种装备,都是物化的科学技术。现代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对抗,也是科学技术的对抗。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增强了改造自然的手段;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盲目使用这种手段带来有害后果的危险。科学技术的生态智能,就是在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所引起的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控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防止和消除有害后果,有效的、经济的、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坚力量。科学技术在本质上是至善的。通过科学技术活动,主体掌握了客体的规律及规律的形式、结构,再把它应用于实践之中,成为对人有利、有益、有用的社会内容,这是人化了的“真”。人的内在尺度、人的目的及其设想、理想和规划等,则通过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而获得最后的实现,成为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对象化的“善“。人类正是根据真的知识和主体的目的,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来建构主客体的应然关系,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发生合目的性的变化,从而达到人生善的境界。这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闪耀着文化作用的光芒,人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成为真正意义的人,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人的主观片面性会通过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而受到纠正、改善和提高,人的意志则因挫折给予的教育和成功给予的鼓励而调动与强化,人的本质力量便在此锤炼与激发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显现和伸张,他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因他按其意志与本性创造出来的新世界而变得更为“满意“、适宜和自由。一些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体系应该是中性的价值,无好坏之分。而且这些科学技术无论是谁发现的都是一样可靠的。但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科学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多,带来的问题让人类棘手,因此传统的观点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因此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责任问题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与讨论。今天,我们可以将科学视为一种文化,信仰。三.科学家和工程师有哪些责任科学技术无国界,但科学家和工程师有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基本职责。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决定国家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关键因素。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准确把握未来国际环境变化趋势和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科学家的神圣使命。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坚持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为己任,以满足人民大众现实需求为己任,为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不乏把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科技技术界的典范,他早年在美国反华势力的压力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铮铮铁骨,至今仍然令人敬佩。在新的时代,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更多地关心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承担以下这些责任:(1)探索自然规律,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一社会角色,决定了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即探索自然规律、创造科学知识、推动科学进步,这种责任是这一职业本身所与生俱来的,能否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是一个人成为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最重要的标志。那么当代科学家要如何履行这一社会责任呢?首先,把握科学前沿,努力做出原创性发现。要有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做出新发现和新发明;其次,促进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人类造福。如果科学成果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纵然是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也难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2)防止科技滥用,促使科学为人类造福。科学成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人类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作为熟悉科学功能的科学家来说,对科学成果的应用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科学家和工程师做到,首先,对某个课题或项目,在实际研究之前就要对其社会应用前景做出初步预测,拒绝研制那些对社会有弊无利或者弊大于利的课题;其次,一个课题研究完成后,在交付应用部门之前要进行广泛的论证,对于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效应特别是负效应,要做出尽可能全面的预见,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其三,如果一个科研项目在应用中出现了问题,应建议立即停止使用,以免造成更大损失。总之,科学家和工程师要竭尽全力防止战争,维护和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阻止现代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武器的研制,使科技真正为人类造福。(3)普及科学知识。在今天,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个人的事情,科学与社会进行着紧密的互动。在第三次帕格沃什会议上,代表们一致认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公众进行启蒙教育,使其了解科学的破坏性和创造性潜力。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认识到,科学的宗旨就是造福民众,而反过来民众也是发展科学之本,缺乏民众的支持,顺利发展科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向公众普及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更是发展科学所必须的活动。因此,当代科学家的重大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要通过科学普及,唤醒公众的科技意识,尽可能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程度,全面推进科学文化。(4)弘扬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盛的时代,但各种各样的伪科学也同样盛行。伪科学往往会利用权威效应达到传播效果。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望和权威,较易被伪科学所利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己识别真伪科学的能力,防止被形形色色的伪科学所利用。首先,对于个人不熟悉的领域或问题,科学家不要急于表态;其次,对于一些暂时无法分清真伪的所谓“科学发现”,科学家要运用各种现代实验手段进行反复验证,排除各种可疑因素,使真正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知识得以确认,使违背科学精神、专事坑蒙拐骗的现代迷信得以暴露;第三,伪科学一旦被识别出来,科学家和工程师要敢于挺身而出,对伪科学及其鼓吹者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4]四.如何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随着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也相应会越来越重。高等学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方面不仅责无旁贷,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要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综合化的或者多学科的知识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意义上的工相比,一是规模巨大,二是极为复杂。为了能够在多学科的环境中负责任地工作,科学家和工程师所要知道的东西会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例如,一个生物医药可能需要熟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组织学和药物学的一些知识,必须了解数学和计算科学,并且拥有生物学、行为科学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就像掌握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一样。生物医学的运作涉及从分子到器官系统层面的各个领域,将创新的材料过程、移植物、设备和信息学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直到健康的全面进步。基于此,传统意义上专攻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难以应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