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第二节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y=a+bx的过程。二、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掌握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变动规律,从而为应用变动成本法,开展量本利分析,进行短期决策、预测分析、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的操作和落实责任会计奠定基础。1.成本性态分析是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前提条件。2.成本性态分析,为进行成本-产量-利润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方便。3.成本性态分析,是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4.成本性态分析是正确评价企业各部门工作业绩的基础。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相关范围假设假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总是处在相关范围之中,即假定时间和业务量因素总是在不改变成本性态的范围内变动。一元线性假设假定总成本可以近似地用一元线性方程y=a+bx来描述。五、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是指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所经过的步骤。包括:分步分析程序同步分析程序分步分析程序示意图开始成本性态分析输入全部成本与业务量①成本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a1变动成本b1x混合成本②混合成本分解固定成本总额a1+a2=a变动成本总额b1x+b2x=bx输出成本模型y=a+bx结束变动部分b2x固定部分a2分步分析程序又称多步骤分析程序,属于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的程序。在该程序下,要先对全部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即按定义将其分为包括混合成本在内的三个部分;然后再进行混合成本分解,即按照一定技术方法将混合成本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并分别将它们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合并,最后建立有关成本模型。分步分析程序同步分析程序示意图开始成本性态分析输入全部成本与业务量①定性定量处理固定成本总额a变动成本总额bx输出成本模型y=a+bx结束同步分析程序同步分析程序又称单步骤分析程序,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同步进行的程序。在该程序下,不需要分别进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分解,而是按一定方法将全部成本直接一次性地区分为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两部分,并建立有关成本模型。这种程序不考虑混合成本的根据是:第一、按照一元线性假定,无论是总成本还是混合成本都是一个业务量x的函数,因此,按分步分析程序与同步分析程序的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是相同的;第二、在混合成本本身的数额较少,前后期变动幅度较小,对企业影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固定成本,以便简化分析过程。五、成本性态分析(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是指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必须采取的技术手段。为了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必须把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和变动两个组成部分,最精确的做法是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逐项逐次地进行分析,但这样做工作量太大。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以汇总的数字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解混合成本,有以下几种方法:1.技术测定法(1)定义技术测定法又称工程技术法,是指利用经济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技术方法所测定的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分析确定在实际业务量基础上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水平,并揭示其变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在企业建设投产前,必须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提供有关的工程设计说明书,规定了在一定生产量条件下应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工时及台时消耗标准,这些数据通常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条件下的投入产出规律。在企业投产初期,可以参照这些数据区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2)优缺点及其适用性:优点:在于确定理想的投入产出关系,使企业能够建立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同时,它既是在缺乏历史成本数据条件下可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用于检验历史成本分析结论的最佳方法。因此此法适用于投入产出关系比较稳定的新企业及其主要成本性态分析。缺点:采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虽比较准确,但工作量很大,因为进行技术测定,往往要耗用较多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对某些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分析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其所依赖的投入──产出关系只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部分,因此,该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投入的成本与产出的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对于不能直接把成本归属于特定的投入—产出的,或者不能单独进行观察的联合过程,如各种间接成本,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3)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铸造车间的燃料用于铸造工段的熔炉,分别在点炉和熔化铁水这两项程序中使用。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每次点炉要用木柴0.08吨,焦炭1.2吨,熔化1吨铁水要使用焦炭0.12吨;每个工作日点炉一次,全月工作日24天。木柴每吨价格250元,焦炭每吨价格400元。试确定该企业每月的燃料总成本分解模型。解题步骤:选择需要研究的成本项目——燃料成本;对整个过程进行技术测定,确定最佳操作方法,并将其作为标准方法使用;测定标准方法的每项投入成本,并按成本性态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本例中,点炉燃料(木柴、焦炭)属固定成本,熔化铁水所用燃料与产量相联系,属变动成本。设每日燃料总成本为y,产量为x吨铸件,每日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则:每月固定成本=(0.08250+1.2400)24=12000元每吨铸件变动成本=0.12400=48元因此,y=12,000+48x练习1:已知:假设某企业铸造车间的燃料用于铸造工段的熔炉,分别在点炉和熔化铁水这两项程序中使用。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每次点炉要用木柴0.05吨,焦炭1.0吨,熔化1吨铁水要使用焦炭0.1吨,每个工作日点炉一次,全月工作日25天。木柴每吨价格为200元,焦炭每吨价格450元。要求:确定该企业每月的燃料总成本分解模型解题步骤:(1)选择需要研究的成本项目──燃料成本;(2)对整个过程进行技术测定,确定最佳操作方法,并将其作为标准方法使用;(3)测定标准方法的每项投入成本,并按成本性态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本例中,点炉燃料(木柴、焦炭)属固定成本,熔化铁水所用燃料与产量相联系,属变动成本。设每月燃料总成本为y,产量为x吨铸件,每日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则:每月固定成本=(0.05×200+1.0×450)×25=11500(元)每吨铸件变动成本=0.10×450=45(元)因此,y=11500+45x练习2:某厂新购入一套热处理设备,电费属于混合成本,没有历史资料。技术测定显示,该设备每天使用前需预热,耗电10度;每使用一小时耗电30度。设电费为0.5元/度。对这项成本进行习性分析。根据上述测定资料,以设备工作工时为业务量(x),则固定成本部分为10×0.5×30=150(元/月)变动成本部分为0.5×30x=15x(元)该设备每月的电费分解模型为y=150+15x2.账户分类法1)基本原理:账户分类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包括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2)优缺点:该方法虽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但它在确定账户的成本性态时,由于依赖的是无法反映成本随产量变动的特定产量水平的观测值,所以需要分析人员做出一定的主观判断,容易产生误差。3.合同认定法1)基本原理:它是根据企业与供应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契约,以及企业内部既定的各种管理和核算制度中所明确规定的计费方法,分别确认哪些费用属于固定成本,哪些费用属于变动成本。2)适用性:特别适用于有明确计算方法的各种初始量变动成本,如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等各项公用事业费。其账单上的基数即为固定成本,而按耗用量多少计价部分则属于变动成本。该方法也是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下可应用的一种。4.历史资料分析法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企业资料齐全,成本数据与业务量的资料要同期配套,具备相关性,因而计算结果较为精确。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成本性态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也可用于成本预测)。其主要适用于生产条件较为稳定,成本水平波动不大以及有关历史资料比较完备的企业。该法的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资料和调整分析结果。此法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开始搜集历史资料筛选资料数据处理调整分析结果输出分析结果结束注意数据的相关性和代表性分组排序,排除偶然因素定性定量分析根据未来因素变动趋势进行适当调整作为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的参数历史资料分析法的程序及注意事项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此法的基本原理是:各期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都可以用成本性态模型y=a+bx来表示。从相关资料中找出高低点业务量及相应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运用解析几何中的两点法公式,即可求出a、b两个常数,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高低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选择高低两点坐标。即在已知的一定时期内的有关历史资料中,找出最高点业务量及对应的成本,从而确定高点坐标;同理确定低点坐标。2、计算b值。即根据高低点坐标计算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3、计算a值。即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固定部分。a=最高点成本—bX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成本—bX最低点业务量4、将a、b值代入下式,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高低点法的公式高低高低低高低高或高低点业务量之差高低点成本之差xxyyxxyyb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y高-bx高=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y低-bx低a0x业务量(件)y成本(元)xhyhy=a+bxxlylΔy=yh-ylΔx=xh-xlβb=tgβ=ΔyΔxβ高低点法的数学原理高低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注意的问题优点:在于简便易行,易于理解。缺点:是由于它只选择了历史资料中诸多数据中的两组作为计算依据,使得建立起来的成本性态模型很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计算结果不够准确。适用范围:所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本变化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注意:1.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2.采用高低点法选用的历史成本数据应能代表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不得含有任何不正常状态下的成本。3)通过高低点法分解而求得的成本公式,只能是用于相关范围内的情况。(即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例1:已知某企业1998年7—12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月份产量(件)成本(元)750350855410960410107550011755101285530要求:利用高低点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解: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530—350b===5.14(元/件)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85--50a=530--5.14X85=93元或a=350—5.14X50=93元成本模型为y=93+5.14x月份123456业务量(机器小时)320280360400480600维修费168016001880208028402800例2:某企业1—6月份设备维修费发生情况见下表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找同学做)问题解答:首先,根据1—6月份维修费历史数据找出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成本发生额:业务量(机器小时)维修成本(元)最高点6002800最低点2801600其次,分别确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