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发展崛起的内蒙古体育现代体育是融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特性为一体的综合性事业,事关人民身体健康、民族昌盛和国家荣誉,体育水平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拉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回顾内蒙古体育的发展历程,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创新,最显著的成绩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内蒙古体育沐浴着自治区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巨大推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的体育事业发展格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全区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在推进体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促进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绩斐然的竞技体育,在优秀运动队伍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提高整体竞争抗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生机盎然体育产业,在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监督、培育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市场、突破体育彩票销售十亿大关等方面表现出强劲2的发展势头;日趋完备的体育法制,在提供基础保障、完善配套立法、建立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走进了全国先进行列;行之有效的体育工作目标化管理,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规范、推进基础建设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抓手”。目前,内蒙古体育已成为一项领导关心、群众关爱、社会关注的亲民、便民与惠民事业;已成为一种与社会各个方面和广大群众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为彰显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区特点的活动载体,融入了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为自治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区的体育事业伴随着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自治区体育局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富民强区”这一主题,以“发展体育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为切入点,正确对待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对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经费投入和设施建设等情况做出了基本估价;对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能力及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状况进行了正确把握;对体育需求形势、体育服务能力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等进行了审慎分析。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阻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构建3有利于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赢得了发展先机,奏响了内蒙古体育事业锐意改革、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一、夯实体育基础,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推进群众体育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和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和权利、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体现。内蒙古的群众体育,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重创后逐步走向了健康发展之路,特别是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立足于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三个关键环节,紧紧围绕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健身组织、健身指导、健身设施、宣传教育、竞赛活动和体质测试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立了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和覆盖面广、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的群众体育工作机制。(一)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突飞猛进。1995年末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我区拥有各类体育设施20172个,场地面积为3999.8万平米,历年间累计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56665万元,人均体育设施建设资金24.64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4平米。尽管我区的4人均场地面积不低,但突出存在设备简陋、种类短缺、数量不足和建筑标准不高等发展性问题,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也限制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上述情况引起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长远规划、侵占与挪用现象严重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情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颁布施行了首部地方性法规《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对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和保护做出了全面规范,从此我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步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治化轨道。目前,我区拥有体育设施21094个,比1995年前增长了21%,符合标准的体育场馆有15476个,占体育设施总数的73.49%;拥有体育场地面积6162.9万平米,比1995年前增长了35.1%;累计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173390万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米,人均体育设施建设资金74元,比1995年前分别增长了67.3%、33%和66.7%。其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赛马场等大型体育场所达到142个,室内综合馆、篮球馆等场地设施896个。全区仅网球场馆就有738个,场馆数量和参加该项目锻炼的人数均居于全国之首,网球休闲运动已成为草原儿女“马背民族”的一种生活时尚。近年来,自治区体育局把用好体彩公益金,作为推动我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先后建设了1000多条健身路经、篮球长廊和乒乓球长廊,扶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0多个,支持体育民族传统项目学校34所。在贫困地区建设“雪炭工程”16个,在全区130多个农村牧区实施了“草5原万里健身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体彩公益金的资助下,我区一座座现代化、多功能和实用型的体育场所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区各地,突飞猛进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交相辉映,全民健身热潮此起彼伏。(二)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同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确立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领导和具体措施。同时,成立了以自治区分管主席为主任委员的自治区全民健身领导委员会,随之全区12个盟市和101个旗县(区)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相继成立。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及企事业、行业的全民健身工作机构也陆续建立。目前,全区单项协会法人组织已发展到33个,单项体育工作委员会8个;行业体协11个,各级产业职工体协1206个;有6个盟市建有体育总会专职办事机构,盟市级单项体育协会140个,苏木乡镇均建有农牧民体协;全区各盟市均建立了健身气功活动管理站点,站点总数发展到316个;建起了40多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11个旗县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体育组织网络遍及全区各地,惠及各类人群。各级政府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各级体育部门制定了发展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长远目标和工作计划,为群众体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多年来,6社会各界兴办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群众体育的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苏木乡镇体育有了明显改观,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多年来,“体育三下乡”、“体育进社区”、“五百万人健身活动”等已成为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枢纽,较好地发挥了承上启下的贯通作用。自1995年开始,每年举办的全区性全民健身周(月)活动的参加人数均达到数百万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左右,国民体质健康指数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不仅让喜闻乐见的广播操、门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棋类、爬山、自行车、跳绳、踢毽子等健身锻炼的场面更为壮观,而且健美操、街舞、跆拳道、呼拉圈引领着不同时期的健身潮流。同时,轮滑、高尔夫、保龄球、汽车越野等也让人们体验到了休闲体育的丰富与精彩。近两年,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草原奥运风”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区各民族群众的健身活动亮点,已成为我区群众体育的标志性口号。尤其是纳入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计划的《草原万里健身工程》的实施,为我区农村牧区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我区自1985年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过六届,参赛人数和比赛项目逐届增多,宏大的开幕式7规模和热情的观众场面令人难以忘怀,已成为广大农牧民期盼的盛大节日。那达慕作为蒙古族体育盛会在草原上已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来,以那达慕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多种形式举办那达慕的势头方兴未艾。1991和1997年,自治区政府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两次那达慕盛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盟市举办的规模不等的那达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民族体育的发展;那达慕盛会中众多的女选手跃上博克赛场,开创了古老民族体育盛会的新风;勤劳致富后的农牧民个人出资举办的家庭那达慕和运动会,开创了个人兴办体育赛事活动的新局面。目前,那达慕体育盛会已发展为集文化、娱乐、旅游、观光、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为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搏克、曲棍球、那达慕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在1953年第一届至2007年第八届的全国民运会上,我区体育健儿共获得65枚金牌和153枚奖牌,多次获得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第一或并列第一的好成绩;在1988年第一届至2008年第六届的全国农运会上,我区体育健儿共获得18枚金牌和64枚奖牌;残疾人体育是促进残疾人功能恢复、改善其自我信念和生活质量、提升其社会地位、促进其早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体育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我区运动员在第七届、第八届远南残运会和第五届全国残运会8及第三、第四届全国特奥会上,共获得44枚金牌,8次打破世界记录;在2000年第11届、2004年第12届和2008年北京第13届残奥会上,共获得8枚金牌,并多次打破残疾人体育世界记录。(四)民族体育发展异彩纷呈。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和丰富内涵。我区自古是北方多民族生息繁衍的重要舞台,独特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孕育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形成了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逐渐萎缩,有的已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险。内蒙古体育在坚持民族特点和地区特色的同时,始终积极地朝着国际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倡导的崇高目标迈进,逐步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形成有机结合。我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和弘扬中逐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赛马、赛驼、搏克、布鲁、蒙古象棋、安代健身舞、沙力布尔摔跤、抢枢、驼球等一大批具有民族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得到了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蒙古式摔跤经过改革完善后正式更名为“博克”,已成为全国民运会和全国农运会的比赛项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马王”争霸赛中,我区哲里木盟科尔沁草原的民间马术队2次获得冠军并赢得“中国马王”称号,享誉国内外。二、提升竞技水平,加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进竞技体育的集约化发展进程9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竞技体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难得机遇,得益于体育系统的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内蒙古的竞技体育,大体经历了全面提升与快速发展和战略转移与重点突破两大历史阶段。(一)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优势发挥明显。在全面提升与快速发展阶段,较好地实施了缩短战线、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优势。在摔跤、马术、田径、射击、曲棍球、射箭等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仅摔跤、马术项目就获得历届全运会金牌55枚(中国式13枚,国际式24枚,马术18枚),占我区全运会金牌总数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