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明清时期的经济考纲展示复习向导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2)农业;(3)手工业;(4)商业;(5)资本主义萌芽;(6)对外贸易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理解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明朝实行一条鞭法(1)背景: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役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面临极大的困难;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概况: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①主要内容:赋役合并,征收银两: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役摊于亩,丁亩分担: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②结果:明朝财政一度好转,但触动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因贯彻不力,弊端百出而被废除。(3)评价①是我国赋役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③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2.清朝推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1)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这对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起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摊丁入亩①内容固定丁数: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②影响:人头税被废除,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但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粮食问题和人地相争问题。明清时期封建赋税制度的变化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寡纳税;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一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有:一是由实物地租发展到货币地租;二是取消了战国以来长期存在的人头税,按田亩征税,形成了“地丁合一”的形态,这是我国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态。引起赋税制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从政治方面看,封建统治者为保证和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从经济方面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促成了赋税制度由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变;同时货币地租的推行又推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反映出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例1】(2009·北京东城区质检)在农耕经济时代,赋役制度既关系到小农的经济负担又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所体现的理财思想是()A.轻徭薄赋B.勿夺农时C.平均负担D.开源节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实际上都提出了按照土地来平均分担国家赋役的思想,故答案应为C项。【答案】C1.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1)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明代引进的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商品化水平提高。(2)手工业的进步①工具革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提高。如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②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多。如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并出现了彩色印刷品。③分工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④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⑤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国内商业贸易繁荣①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两百余种。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商贸城市发展(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⑤商业资本活跃。2.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的背景:明朝中期,农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2)出现:明朝中期以后,在江南一些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如苏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这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产生。(3)继续发展:清朝时期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4)缓慢发展的原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根本原因)。(5)影响①政治上,标志着封建制度开始解体;②经济上,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③思想上,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开始冲击封建思想。3.实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1)原因内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需求不大;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外因:明朝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列强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2)内容: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影响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列强的侵略。消极方面: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如何认识资本主义萌芽①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很微弱。从全国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②在封建社会里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趋势。③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说明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但这一历史进程后来因外国侵略而中断。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因腐朽的封建统治的严重阻碍,其发展十分缓慢。【例2】(2009·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江浙地区在宋代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号称“苏湖熟,天下足”,在清代又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消费地区,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手工工场的扩大②城镇化的发展③人口增多④商品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明清时期的江南特别是江浙一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加,这些都造成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所以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消费区。【答案】D热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考点链接明清时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复习时应结合清朝初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和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经济如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样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清朝初期的“地丁银”具有的负面影响是()A.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粮食问题和人地相争问题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不利于经济发展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解析】解题时注意限制条件“负面影响”。B、D两项是清朝初期实行“地丁银”的积极影响;C项表述不正确,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有利于经济发展。【答案】A变式·预测下图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①“摊丁入亩”政策②土地开垦速度相对人口增长速度缓慢③人口迅速增长④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了我国人口迅速增长,①正确;根据示意图可判断②③正确;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并不影响土地总量,④错误。【答案】B1.(2009·重庆文综·16)读下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主要有北京和南京,而南京位于长江沿岸,故A符合题意。【答案】A2.(2009·山东文综·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材料只表明经济作物获利远远大于粮食作物,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衰退,故排除①;同时,材料中并未提及农产品加工业兴起的问题,故可排除④。【答案】B3.(2007·上海历史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材料二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问题:(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解析】考生回答第(1)问是赋役制度的名称,回答第(2)问是“影响”,回答第(3)问是比较两个“丁”的含义。【答案】(1)一条鞭法。(2)减轻农民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3)材料一的“丁”指成年男子,材料二的“丁”是赋税单位。一、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1.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规律:第一,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第二,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第三,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四,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2.战国时城市、北宋东京、明朝中后期城市发展的特色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的封建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些都城一般都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心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经济特征。北宋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城市未必再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资本主义萌芽,是由“资本主义”和“萌芽”两个概念组合而成。“资本主义”这个词,从生产关系上,限定了它的性质,即雇佣关系。“萌芽”这个词限定了事物存在的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就是“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前途和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