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邦建国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1、夏(前2070年~前1600年)2、商(前1060年~前1046年)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⑴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⑵充满神权色彩(神权和王权相结合)⑶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二、西周的封邦建国制(分封制度)1、背景:前1046年西周建立,由周公建立2、目的:3、分封对象4、影响①同姓亲族为主体②异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注: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巩固西周统治①扩大势力范围,②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③形成王—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④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国家分裂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1、目的:2、核心:3、特点: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4、作用5、维护工具: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①保证了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③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练习1、我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2、下列君王中,每日必占卜,遇事必占卜的最有可能是A、周王B、商王C、秦王D、夏王3、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4、西周宗法制度的最大特点是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嫡长子继承制D、由原始社会的父权家长制转化而来5、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特点C、用规范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BDCB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CBD第二讲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1、春秋:宗法分封制被破坏,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2、战国:变革图强3、一统天下:商鞅变法—秦强—统一(前221年)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2、中央:3、郡县制: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5、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概念注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练习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爵位世袭制③确立中央、地方的行政机构④三公九卿直接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DAC4、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倾向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5、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三公九卿制B、国家统一C、皇位继承制D、权力高度集中6、以下叙述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A、群雄割据,战火连绵B、大夫夺权,国君称王C、社会混乱,历史倒退D、各国变法,富国强兵7、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不包括A、建立空前统一的大帝国B、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C、创建郡县制,废除分封制D、促进文化、经济发展8、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BDCCA第三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西汉王国问题和七国之乱⑴王国问题的产生:⑵七国之乱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中央:建立中朝,削弱相权(2)地方: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作用:利:巩固统一,大一统弊:东汉后期政局动荡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唐中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安史之乱割据形成生产破坏,灾祸人民2、五代十国分裂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发展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背景:960年陈桥兵变宋朝建立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⑴中央:杯酒释兵权⑵地方: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和平方式解除朝中统兵大将的兵权设“三衙”、枢密院,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部署兵力削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派文臣,设通判3、作用⑴积极: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发展。⑵消极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剧边患危机“三冗”,财政危机练习1、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使疆域得到了扩展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2、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C、藩镇割据的延续扩大D、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3、北宋三司使的权力是A、管理军事B、掌管财政C、掌管行政D、监察百官4、西汉王国问题与藩镇割据问题同属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②统一与分裂的矛盾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④封建军阀割据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②③CCBD5、宋太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主要策略是A、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以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C、以三衙分割宰相的军权D、设置转运使分割宰相的财权6、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在于A、加强对中央的控制B、控制地方C、限制宰相的权力D、巩固同姓诸侯国的需要7、“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刺史制度B、推恩令C、中外朝制度D、封国制8、关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掌握兵权入手B、分化节度使的权力C、重用文官D、军事布置上守外虚内BBBD第四讲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隋唐2、演变内容:三省、六部关系:相互牵制,互为补充作用:提高效率;分相权,强皇权设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户部、盐铁、度支)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极度削弱元——一省制(中书省)宋二、中枢机构变化和皇权加强1、丞相制度的废除⑴原因⑵结果:直接:胡惟庸案1380年根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形成)仁宗始:权力渐重,地位上升(票拟,批红)2、明朝内阁制的形成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二、中枢机构变化和皇权加强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⑴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⑵军机处设置及职权雍正⑶作用及影响练习1、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2、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3、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DBD4、君主专制空前发展的标志是A、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B、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C、康熙时,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军机处5、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拥有对草拟的诏令封驳审议权的是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吏部6、自秦以后,中国出现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A、三公九卿B、皇权C、内外朝D、三省六部7、对军机处这一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军机大臣级别不高B、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C、提高了行政效率D、军机大臣只参与处理军务DBBD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一讲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一、爱琴文明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400)⑴特征:出现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⑵毁灭:前14002、迈锡尼文明(前16世纪上半叶~前12世纪)⑴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泥版文书⑵毁灭:前12世纪→黑暗时代(贫穷封闭300年)二、城邦制度㈠古希腊城邦1、城邦兴起:前8世纪~前6世纪概念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二、城邦制度㈠古希腊城邦2、古希腊城邦殖民运动⑴条件:自然条件,发达航运及商业,强大海军⑵原因⑶结果:促进了希腊城邦的发展,形成多中心的希腊世界早期:本邦条件无法满足生存需要而被迫移民后期:为掠夺财富及奴隶二、城邦制度㈡古希腊城邦政体1、形式及特点君主制君主个人专制,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很小,基本没有贵族掌握政权,公民在公民大会中权利有所上升少数贵族掌权,公民在公民大会中没有权利非法取得的个人独裁统治,公民在公民大会中有一定权利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贵族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2、意义练习1、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政体是A、贵族制和君主制B、贵族制和民主制C、君主制和寡头制D、君主制和僭主制2、地理环境决定了哪一活动对希腊人有重要意义A、航海业和海军B、海外殖民扩张C、商品生产D、海外贸易3、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BBD4、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的是A、适宜于农耕的土地B、众多的岛屿C、航海业和海军D、地域的扩大5、以下属于古希腊城邦特点的是A、由氏族制度发展而来B、具有鲜明的专制色彩C、是最高统治者把土地、人民分授而建立的诸侯国D、虽有多种政体类型,但必须服从最高统治者,以确保隶属关系6、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发展有突出影响,直接表现在注:希腊城邦是独立的奴隶制城市国家,其体现的更多的是民主政治特色①古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