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课前预习导学-3-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本课内容后,你应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掌握以下要点:(1)新文化运动。(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探究以下问题:(1)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预习导引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方面: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实行独裁统治。(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3)思想方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3.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6-预习交流请根据所学交流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为何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孔教。提示:儒家思想深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思想工具。近代以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依然十分顽固。因此,在尊孔复古的逆流的背景下,要反对封建主义,在思想领域就要把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7-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表现(1)五四运动前①理论: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②意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8-(2)五四运动后①理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组织: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③实践: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3.影响(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9-课堂合作探究-10-问题导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活动与探究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1-(1)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德先生——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赛先生——科学,自然科学、科学精神。(2)材料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提示:进步性: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局限性: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3)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12-1.新文化运动的“新”体现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传播。-13-当堂检测-14-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A.求同与存异B.人文与博爱C.浪漫与现实D.科学与民主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民主与科学。答案:D-15-2.(2013·上海单科)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在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D项。答案:D-16-3.(2013·江苏单科)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材料的基本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不仅没有全盘反传统,还使传统文化重现光芒,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知选D项。答案:D-17-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表现不包括()A.出现了系统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B.出现了众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C.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D.发动工农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创办刊物和社团,开展论战及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等种种方式在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答案:D-18-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19-材料二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20-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21-解析:第(1)问,从材料“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可提炼出要点渐进改革等。第(2)问,从“思想差迟……不作改进之图”可知要从思想上进行变革,“理由”在材料中有所体现: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旧思想的落后等。第(3)问,综合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可判断都体现了进化论的观点;其影响主要从其在中国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方面分析。参考答案:(1)发展方式:主张循序渐进的发展;进行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体制。(2)改进: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3)理论基础:进化论思想。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