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是土生土比的雅典人,他的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一个接生婆。苏格拉底赖以成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是精神上的助产术―即他的辩证法。他在年轻时代,曾亲历了雅典的辉煌,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民主制衰落了,在斯巴达人的扶植下,三十簪主主政雅典,其后,虽有民主制的复辟,而此时的民主制早已不复以往的生气。历经了多次政治风波的苏格拉底本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尊重的是城邦的法律而不是制订和执行法律的个人。因此,无论是对民主派还是三十簪主,苏格拉底都勇于坚持真理,丝毫不在乎是否会招致牢狱之灾。他的正直与勇敢为他赢得了朋友,也树立了为数不少的敌人,他在七十高龄时仍被送上法庭并最终被处以极刑。苏格拉底忠于自己的母邦及其法律,宁肯选择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罪,他的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后世哲学家乃至全体人民的楷模。苏格拉底的思想是由他的两个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载下来的。“认识你自己”,最初并非由苏格拉底提出,据说它是镌刻在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的一句神谕。苏格拉底由于常年在市场上同各色人等探讨哲学问题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一个相当莽撞的朋友突发奇想,想知道苏格拉底是不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于是,他就贸然跑到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去求神问卜,出人意料的是,阿波罗神的女祭司竟然以神的口吻肯定苏格拉底是世上最聪明的人。这一惊人的消息传到苏格拉底这里之后,苏格拉底本人也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很多力面都是非常无知的,然而神又是不会骗人的,苦思冥想之下,苏格拉底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去找一个比他本人更聪明的人,这样他就可以带着这个人到神的面前去质询她为什么要这样说。于是,苏格拉底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他首先找到了人们公认的最聪明的人,一个政治家。然而,一番谈话下来之后,苏格拉底发现,这个政治家远不像他本人和其他人想象的那么聪明,他只不过是假装的聪明,强不知以为知而已。于是,苏格拉底转而到诗人们中间去寻找聪明人,可是当他请诗人们解释了他们的诗歌中的那些睿智的言辞时,他们竟然不知所措。这使苏格拉底意识到,诗人们也没有真正的智慧,他们凭借的,恐怕只是灵感而已。最后,苏格拉底又找到了工匠,毫无疑问,工匠在他的专业领域内是有智慧的,但遗憾的是,他们因此而觉得自己在所有的方面都聪明过人,假装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也有智慧。总而言之,在经历了一番苏格拉底自诩为赫拉克勒斯式的艰苦的寻找历程之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神之所以说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并不是因为他真有多少钾慧,而是因为他知其无知,并坦率地公开承认这一点,而其他的人却不仅不知自己的无知,还假装有知。因此,仅仅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比别人都聪明。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这次探究的旅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事情却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许多人,尤其是许多有权有势的人,对苏格拉底一直怀恨在心,因为他常常当众戳穿他们的伪装,揭露他们的无知。随着这种怨恨越积越深、愈演愈烈,终于,他们找到借口将苏格拉底告上了法庭。在今天看来,苏格拉底自认的无知是一种真诚的无知,他真正想做的是通过无知的起点进一步达到有知,这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的一个起点,标志着哲学发展史上由早期的关注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转向了人本身。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年轻时曾游学于自然哲学家的门下,一度以研究天上的事情为己任。然而不久他就意识到,研究自然哲学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无法解决,是自然哲学的问题因太过宏大而无法最终解决,二是即使是解决了自然哲学的问题也并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直接的好处。因此,与其研究这些无法解决、也无实际利益的问题,不如把目光转向人自身,关注更为切近的问题。对此,苏格拉底是有着亲身的经历的。但是,雅典的一般公民可不这么看,他们更多的是受到了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的影响,而把苏格拉底看成一个像阿那克萨哥拉那样的自然哲学家。在这出喜剧中,苏格拉底被描绘为一个研究天上和地下的事物的怪人,他教出来的弟子个个古怪无比,毫无道德。虽说这仅仅是一出喜剧,但它对一般不明事理的市民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苏格拉底被指控的罪名就是研究这些事物而不敬神,同时颠倒黑白、败坏青年。在法庭上,苏格拉底首先强调指出,他不仅不关心自然哲学的问题,也从来不曾把这些事情教授给任何人。其次,单就人的认识问题而言,智者们也予以了相当的关注,但苏格拉底认为,智者们所拥有的智慧同那些所谓的聪明人的智慧是一样的强不知一以为知,他们最多拥有―用柏拉图的术语来说―某种程度的意见,而绝不是知识。第三,研究自然哲学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加想象,智者们虽然在论辩时采用了逻辑的方法,但论据多半仍然来自观察,而苏格拉底认为,观察的方法本身并不可靠,因此由其得来的知识本身也不可靠,单靠观察只能导致人的无知。第四,苏格拉底或许是无知的,但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否认过有真正的知识,也从未否认过人通过种种努力最终可以达到―至少是某种程度上的―真正知识。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跟智者们截然划清了界限。因为在后者看来,由干感官的局限性、个体的相对性等等原因,人类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知识。那么,苏格拉底所谓的认识你自己,究竟是要认识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苏格拉底的无知是相对于某种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智慧的无知。这种无知不同于所谓的聪明人的那种假装有知的无知,也不同于智者们陷入相对主义和怀疑土义的无知,它毕竟有着比较确定的内容。首先,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自然哲学的内容械然不是苏格拉底关心的对象,依此类推的话,认识你自己所要认识的肯定不会是自己的身体,而应该是自己的灵魂。事实上,在苏格拉底看来,身体不过是条件,灵魂才是真正的原因。按照希腊的传统,只有认识了原因,才算是真正的认识。因此,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认识自我就是认识自己的灵魂,灵魂的原则是其他一切的原则。此外,苏格拉底说过,神说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而苏格拉底又是无知的,这说明神是借苏格拉底之名来暗示整个人类,暗示整个人类的最聪明者相对于神来说也不过是无知的,因此可以说,真正的知识是属于神的,而对于人来说,由于他惟一具有神性的东西即是共灵魂,所以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探究人类的灵魂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对于苏格拉底来说,真正的知识是关于灵魂的,但是,这种知识并非是关于灵魂的本质、结构等等的认识,而是对于灵魂应该追求什么的认识。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是在追求德性,而德性的最高境界是养。在希腊文中,德性本来并不是一个伦理名称,它指的是事物的本性,事物完全实现或发挥出了自己的本性,它就是善(好)的,比方说,一匹马的德性在于跑得快,一个医生的德性在于能治病救人等等。在这里,苏格拉底就是把事物所朝向的这种目的加以抽象,并赋予了它双重的含义:既是一个伦理的概念,同时也是事物最终的目的。在明确了灵魂所追求的对象之后,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德性即知识的另一重含义是:无人有意作恶。这个极为不合事实的命题必须同德性即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德性即知识意味着人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道德知识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个人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善,才会去行善,而不知道什么是善的话,即使是做出了某种善行,也不能说他是善的。但是,知道了什么是善就一定能行善吗?对此,大致可以做如下论证:无论做什么事情,每个人都愿意把事情做好(dogood),因此,除非不知道什么是好,否则就一定会行善(dogood)。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强调的是清醒的认识对道德的决定性作用,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也是这个道理。苏格拉底本人正是这种思想的忠实的实践者。当陪审团以比判他有罪时多很多的票数判他死刑时,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判决。原因正像他本人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真的知道死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我们没有道理害怕死亡。苏格拉底决定以自己的生命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