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园新村主讲:潘拂柳2011.4.18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正确的重大决策•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10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地委、行署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结合毕节试验区的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毕节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党的十七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围绕“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在开发扶贫上取得的新突破,在生态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人口控制上取得新成效,把毕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毕节试验区实际•农业人口占相当比重的典型岩溶山区,虽然21年坚苦卓绝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辉煌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发展方式粗放、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客观困难和挑战。•地委、行署在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站在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基本概念•一、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基本内涵着力打造“六大生态”:着力构建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着力美化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健康平衡的人口生态着力培育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态•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内容“四个五”,即:1、培育发展“五型”产业(生态循环型农业、特色经果业、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2、实施建设“五建”工程(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体活动场所、一个计生卫生综合服务站(室)、一个生态小公园、一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实施“五改”工程(改房、改路、改厕、改水、改电)4、实施“五化”工程(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三、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五园新村”(一)“五园新村”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灵魂•1、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1)实施“开发扶贫和小康村寨”工程,着力打造和培育优势明显的农业生态。继续把党建扶贫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实施好“整村推进”开发扶贫战略,切实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按照“什么赚钱抓什么”的发展思路,结合“五型”产业规划中的生态循环型农业、生态畜牧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和农业增收致富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户、专业合作社创建“万元田”示范基地,引导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到农村创办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适用技术示范基地,发展特色、生态、循环、高效等优势农业生态经济,按照小康村建设标准,不断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2)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市场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专业合作社或现代合作农业、现代烟草合作农业等股份制合作组织,走“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加农户、农户联基地”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解决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等问题。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3)围绕“五个依托”,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公路边,依托城镇边,依托特色产业,依托优美风光,依托民族风情,重点实施“五建”规划中的一个生态小公园建设;着力开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文化资源、人文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每年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搞好农家乐和农家旅馆示范户建设,发挥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观光农业等特色优势,为农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场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2、推动农村生态循环发展的“生态庭园”(1)实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着力构建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进一步实施林业、水保等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强化石漠化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搞好生态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重点实施“五化”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经济建设的理念推进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路子,把毕节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农村林业“绿色银行”。(2)实施“三荒”综合利用工程,着力打造经果药茶经济产业示范区。按照坐山靠山、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发展模式,综合利用“三荒”(荒山、荒坡、荒地)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培育发展特色经果药茶产业。积极扶持农民个体户、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承包“三荒”发展山体绿色生态经济,逐渐形成“山上有果树、树下种药材”的果药综合配套种植模式和“山上有树林、林中养家禽”的林下养殖模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由单一型的农业生产向复合型的农业生产转变。(3)大力发展立体生态种养殖,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按照产品无公害化要求,结合“一池三改”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支持和鼓励种养殖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种养殖体探索多种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延伸循环经济生态种养殖链。•3、农村布局规范彰显特色的“特色庄园”(1)进一步提高“黔西北民居”建设与改造水平,规范民居住房管理。按照巩固、整改、提高、完善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已建成的“黔西北民居”整体水平。按照《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家园民居建筑通用图集》(一、二),实施好“黔西北民居”建设与改造工程。进一步落实一村一名技术服务人员和大的村民组有一名技术人员的要求,结合“黔西北民居百千万培训工程”,不断提高技术指导员队伍素质。扶持发展地方建筑工程队建设,提高“黔西北民居”建设质量和水平。切实抓好“黔西北民居”住房建设管理,引导全区行政区域内农民建房按照“黔西北民居”图集修建。按照“一村一风格”、“一寨一景观”的规划要求,推进农村学校、农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文化站室、涉农单位办公楼等按照“黔西北民居”图集建设和改造进程。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要免费为行政区域内“黔西北民居”建设与改造的农户办理相关建房和房屋产权登记等手续,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2)加强村庄整治规划建设,美化居住环境。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文明卫生公路、文明卫生集镇创建活动,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做到“六有四化五不乱”(有果皮箱,有排污沟或污水处理设施,有垃圾中转池或垃圾填埋、处理场地,有公共厕所、农贸市场或超市,有车站或停车场,有专门保洁队伍、经费、制度和垃圾运输车辆;推动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垃圾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便溺乱拉、畜禽乱放等问题)。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教会农民折被子、布置客厅、规范农具摆放,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环境整治竞赛活动,推动清洁优美的农村环境建设。(3)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设施现代化。重点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改”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率先实现创建点所在行政村通互联网的目标。重点结合“一池三改”工程建设,推进农民室内卫生间带洗澡间建设、圈舍集中规划建设。落实好各项“三农”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实施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工程,提高群众生活水平。4、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时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统筹使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重点实施“五建”规划中的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继续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家园、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广播电视向20户以上自然村推进的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农民体育健身等惠民工程建设,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创造基本条件。(2)建设农村文艺宣传队,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实施农村文艺宣传队“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计划,在生态文明家园百支文艺宣传队示范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创建村有一支文艺宣传队的目标。搞好文艺人才培训和文艺节目编排指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结合“多彩贵州”、“祖国好、家乡美”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新农村文艺调演、农民运动会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加强以“三农”为主题、面向农民群众的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村寨”、“文明学校”、“文明单位”、“星级文明户”、“和谐村寨”、“信用村镇”、“道德评议”、“诗词之乡(校园)”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群众敬老爱幼、诚实守信、移风易俗、助人为乐、昂扬向上、自强不息,推动文明新风进万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工程——满意在毕节”活动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行动,形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广泛深入开展“做毕节试验区人、为试验区添光彩”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全区营造“我爱毕节试验区、我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的良好氛围。•5、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1)巩固和提升“平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各类矛盾调处机制,拓宽信访渠道,切实抓好综治和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继续巩固和提升“平安县市”、“平安乡镇”、“平安村寨”、“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等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社会责任感,着力打造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2)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救助机制,着力营造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进一步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民政救助制度,让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生病有钱医、受灾有救助。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加快集生活、娱乐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建设,使农村鳏寡孤独人员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3)实施“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形成健康平衡的人口生态。继续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能人带动工程,组织农民工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增强持续发展后劲。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特别是“黔西北民居”建设技术培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转业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五园新村”:致富田园生态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二)“五园新村”的建设内容•致富田园1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