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 人的心理的实质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心理的实质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程正方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有不同的观点:1、唯心主义观点: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2、二元论观点:身心平行论(冯特);3、庸俗唯物观点: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心理是大脑的分泌产物”;4、机械唯物观点:人的心理如同人照镜子一样的反映;5、科学心理学的观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或主观能动的反映)。这个科学的命题包含如下两节内容:“心脑关系”“心理与环境关系“第一节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主要内容:1.脑是心理的器官2.人的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反射活动也是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4、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人的心理的发展一、脑是心理的器官1.早期观点: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1)、从汉字中窥见:思、念、想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等心理活动和思考均看到与心脏有关;(2)、孟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3)、亚里士多德: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1)、盖伦(130-200),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他辨别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这个区分后来失传了,直到19世纪才被再次发现。(2)布洛卡,法国著名医生(1824—1880)最先发现大脑左半球前部额下回受到损害后,患者出现一种语言障碍——不能说话了,但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这个部位被称作“布洛卡区”。这个区受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就叫做“布洛卡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人们由此推测布洛卡区就是专门控制说话机能的部位。(3)、大脑额中回后部损伤——失写症;(4)、脑颞上回后部损伤——感觉失语症;(5)、大脑角回损伤——失读症;(6)、1823年,德国生理学家弗罗伦对鸽子进行研究,切除鸽子大脑后,失去适应环境的能力;(7)、1830年中国清代名医王清任提出“脑髓说”,明确指出脑髓是心理的器官,脑髓通过经络与全身相联系;(8)、1870年弗里奇和希齐格发现大脑皮层运动中枢;(9)、1874年,俄国生理学家贝兹在大脑皮层第五层发现了锥体细胞;(10)、1900年,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3.所有这些,说明脑才是心理活动的载体,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二、人的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1.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细胞)构成的复杂的机能与结构系统(人的大脑是由140—160亿个神经元组成)。2.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1000亿神经细胞构成(一)神经元和神经1.神经元的定义: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瓦尔岱耶(waldeyer,1891)提出神经元的名称。(大脑有140-160亿个)大脑是由成千上万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所组成.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有不同的联络形式,这也是大脑正常工作的基础.2.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由胞体与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树突:较短,只有几百微米,如树的分枝,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轴突:较长,从十几微米到一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作用是传导刺激到它联系的各种细胞。3.神经元的分类1)按功能和传导方向来分: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中间神经元:起联络作用。2)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三类: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①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neuron,自胞体只发出一个短突起,很快呈“T”形分叉为二支,一支至周围的感受器称周围突,另一支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脑、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属于此类。②双极神经元bipolarneuron,自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抵达感受器,称周围突;另一个进入中枢部,称中枢突。如位于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内耳的前庭神经节和蜗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③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neuron,具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中枢部内的神经元绝大部分属于此类。4.神经冲动及其传导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元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神经传递:(1)电传递(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是生物电的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靠突触,是电和化学递质的传导。5、突触的结构*突触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的存贮场所),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一个神经元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突触后部分: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的一定部位。后膜含有分子受体。神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来完成的。神经兴奋---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内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膜,---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传递方式称为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二)人体神经系统(全图表)1、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的构造与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由许多神经元聚集成的柱状构造,包括灰质和白质两种神经纤维。脊髓的两种功能:①提供躯体与脑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道路: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刺激,经过脊髓到达大脑,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脊髓到达效应器。②简单反射中枢:感觉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入脊髓后,中间神经元不把它传入大脑,而直接传给运动神经元,至反应器形成反射,例如:膝跳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2).大脑皮层下中枢①脑干:(心跳和呼吸中枢,吞咽,眨眼,消化)大脑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具体:延脑:“生命中枢”,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桥脑:是中枢和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的作用。中脑:中脑中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眼球、毛壮肌等均由它控制。②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下行系统能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脑干对维持个体的生命非常重要。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与脑干有关。中脑:中脑中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眼球、毛壮肌等均由它控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下行系统能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③间脑:非常复杂的中枢,包括: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除嗅觉外的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具有控制睡眠、觉醒的功能。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中枢,管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与饥饿、渴、性等生理性动机有密切关系。与情绪有重要的关系。④边缘系统: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等组织。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有关,如捕食行为、攻击行为等。与记忆、情绪有关。(3)小脑(协调器):小脑是一个繁忙的中转站.他接受身体大部分肌肉传来的信息,并与大脑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连,传递着身体有关运动和平衡的信息.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身体姿势与身体平衡。(4)、大脑的结构与机能①大脑的结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为脑总重量的60%左右。它可分为左右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大脑半球是由表面的灰质和深部的白质组成。表面的灰质部分叫大脑皮层(思考的器官)。灰质: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在新鲜标本上呈现灰色。白质:由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色泽亮白,所以称为白质。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褶皱。沟、回: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褶皱。沟、回: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②影响大脑结构的诸多因素基因性别社会地位权力增加多语言……③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肢体运动——额叶(中央前回)、小脑语言——阅读(枕叶)听力(颞叶)海马——储存、执行记忆、回忆、情感中枢大脑两半球左半球——言语、逻辑右半球——艺术、音乐、观察力(左右支配---右侧大脑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身,反之亦然)④英语难之谜:国人大脑语言区与老外不同据北京科技报报道,2005年04月,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最终揭开谜底。专家认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区不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区。——《自然》⑤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但两半球是否具有不同功能?1836年,Dax报告,40位出现语言障碍的病人,全部是左脑损伤。25年后,Broca发现,中风后的病人,右侧偏瘫,语言障碍。右脑损伤:39岁教师,中风;康复后,能重新讲课,但情感表达受到极大的损伤;其他的病人,不能正确地判断他人表达的情感。右脑损伤:对位于身体左侧的事物不关心。迷路,找不到熟悉的家,不能完成积木活动。·癫痫病发作、切断胼胝体。切断胼胝体后,大脑两半球信息就不能相互传递。Seprry在60年代对裂脑人进行了系列研究,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将杯子呈现在右视野,病人能够报告“杯子”。右视野-左半球。呈现在左视野,不能命名,但能够用左手找出“杯子”。说明语言功能定位于那个半球?后来大量实验均证明,这一事实。小结: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推理等。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即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三、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是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如:针扎、被人敲打、等等。人的一切行为,都具有反射性质。2.反射弧:反射活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就叫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就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就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五个部分组成的。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神经中枢产生兴奋;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生来就有、遗传所得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呕吐等。巴甫洛夫称之为无条件反射。其神经通路是固定的联系,在中枢神经的低级部位就可以完成。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其刺激物是无关刺激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学习获得的信号刺激物。如交通信号、作息信号(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2.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比较--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依赖于强化。但是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它们又有以下几点区别:1)无条件刺激明确与否的差异: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剌激不明确(比如是什么原因促使鸽子去碰动按钮?),而不像在经典条件反射中那样,无条件剌激是明确的(比如食物引起了狗的唾液的分泌)。2)动物活动与否的差异:在经典条件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剌激的,适用于被动的应答性行为。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它们是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