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第一学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第一学期)目录导言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第二节《诗经》主要思想内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殷商至春秋时期的散文第二节《国语》和《左传》第三节《战国策》第四节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论语》、《老子》和《墨子》第二节《孟子》和《庄子》第三节《荀子》和《韩非子》第四节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第二节屈原的生平与作品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其它作品第五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六节宋玉等其他辞赋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概说第一章秦及两汉散文第一节秦代文学第二节汉初散文第三节司马迁和《史记》第四节西汉中后期散文第五节东汉散文第二章两汉辞赋第一节汉初辞赋第二节西汉中期辞赋第三节西汉后期辞赋第四节东汉前期辞赋第五节东汉中后期辞赋第三章汉代乐府民歌第一节乐府概况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第三节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第四节汉乐府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四章汉代文人诗歌第一节楚歌、四言诗和七言诗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导言一、学习目的:首先,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次,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再次,必备的技能。二、学习要求:掌握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发展线索,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过古代汉语和本门课程之后,要求能够借助旧注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三如何学好这门课:1、要过识字关。2、课前要学习,课后要复习。3、记笔记。4、该苦读书,培养自学能力。四、主要参考书目:1、侯外庐:《中国思想史》2、郭沫若:《中国史稿》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7、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0、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广义的“先秦”,是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年代。狭义的“先秦”主要是指秦统一天下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人称先秦文学为“大文学”。其特点有:1、文史哲融为一体的综合形态;2、蓄积深远的文化内容,有纵深的历史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感。一、社会概况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骸骨化石三皇五帝尧舜禅让、天下为公夏禹传子“家天下”武王伐纣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百家争鸣秦始皇统一中国二、文学概况1、文学艺术的起源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艺术起源于劳动;它最初的内容和形式,都决定于劳动生产的实践。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是劳动早于游戏,实用的功能先于审美的感情。人类美感的根源和发展,受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制约和影响。”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今夫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吕氏春秋》)二、原始诗歌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和乐舞诗结合的形态。“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伊耆氏蜡(zha4)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河图玉版》“昔葛天氏(古帝号)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2、先秦文学发展轨迹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仰韶文化”或“采陶文化”。约公元前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为主,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巫史甲骨文卜辞周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例如礼分:吉、凶、宾、嘉、军;乐分:房中、雅、颂;舞分:大武、勺、象。《诗经》《周书》《春秋》为代表。《左传》《国语》。《论语》、《墨子》和《老子》战国:“百家争鸣”屈原《离骚》各种文学样式都可在这里找到其初生的萌芽,如,在祭祀和巫觇中,有着戏曲的最早雏形,而街谈巷议则呈现小说的端倪。先秦文学参考书目: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翦伯赞:《先秦史》,北大出版社1999年版4、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5、褚斌杰《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6、赵明《先秦大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7、章培恒《中国文学史》第1册,上海艺术出版社8、《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神话的定义: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不同于传说在于神的有无;寓言以教育为目的,神话重在描述解释;仙话是人类进入文明大门后关于不死的妄想,神话则是原始人的精神产物。二、神话的产生及其价值:1、神话的产生:神话产生在建筑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的基础上。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庖羲氏结网捕鱼2、神话的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文学价值。屈原《天问》、鲁迅的《补天》《理水》《奔月》三、主要神话故事:《山海经》十八卷,相传为夏禹、伯益所作,但不可信。鲁迅说:“盖古之巫书也”,最为精确。《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又见《楚辞》、《淮南子》《穆天子传》、《国语》、《庄子》、《左传》等。从内容分,主要有四类:(一)、创世神话:1、盘古开天地: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又《绎史》中载徐整《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生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流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髮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2、女娲的故事:闻一多《伏羲考》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中有二人人首蛇身交尾图。首见于《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造人:应劭《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又云:“女娲祷祠神祗而为女禖,因而置婚姻。”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二)、自然神话《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中,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毕沅注:“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中山经中次六经》:“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三)、英雄神话神话的出现标志着神话进入一个新阶段。它意味着人的力量的增强,同时则是神性的削弱。(1)后羿:逮及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外南经》有后羿诛凿齿的故事:“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屈原《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故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嫦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譬若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2)伏犠:华胥氏踩雷神足印结网捕鱼:《尸子·君治》:“宓犠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伏犠……结网为绳以渔。”画八卦:《易·系辞传下》:“古者包伏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草木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指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代天地万物。作十言之教:八卦加上消、息。作瑟:造《驾辩》之曲。(3)神农:教民播种五谷:《易·系辞传下》:“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褥(左偏旁为耒)之利,以教天下。”《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食,食赢(下中为虫)尨(左偏旁为虫)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百谷。”制作药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余毒。”以日中为市:《潜夫论·五德志》:“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4)黄帝:《大戴礼·五帝德》:“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尸子》中子贡问于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吕氏春》:“故黄帝主四面。”《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猿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战蚩尤》: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尢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其功绩:制作车舟,其正妻养蚕,臣子伯余制造衣裳,史官仓颉)造字,史官容成、大挠作历和甲子以干支纪日,乐官伶伦作律等。)又传说黄帝又子二十五人,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大戴礼记·帝系姓》等记载,其世系如下:|契|玄嚣-蟜极-帝喾-{尧|稷黄帝-{|穷蝉-敬康-句芒-蟜牛-瞽叟-舜|昌意-颛顼{鲧-禹|老童-{重黎|吴回(5)大禹: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山海经·海外经》:“南方神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越绝书》:“祝融……主火。”)杀鲧于羽郊。鲧復生禹,(屈原作《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归藏、启筮》:“鲧去(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初学记》卷二十二引《归藏·启筮》:“大副(剖)以吴刀,是以出禹。”《天问》:“伯禹腹鲧。”传说“禹身长九尺有余,虎鼻,河目,骈齿,鸟喙,耳三漏。”)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三十未娶,行至涂山”,娶涂山氏。“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绎史》卷十二引《隋巢子》)“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