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接受学2.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变异研究鲁迅曾举《红楼梦》为例“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第二节接受学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三、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四、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定义: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学科渊源接受学的学科渊源二战后,读者在文本的构建中的作用得到重视。随着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学者意识到了接受研究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之中,形成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接受研究。比较文学接受学诞生的标志是1979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以“文学的传播和接受”为题展开讨论,正式将接受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纳入到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之中。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接受理论简介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接受学与影响研究1、接受理论简介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五位年轻的文艺理论家和教授提出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因素与规律的理论,人称“康斯坦茨学派”。他们倡导的侧重研究读者接受过程的理论,被称为“接受理论”。其理论观点概括起来大致如下:1)提出读者中心论与文本中心相对;直接将批评焦点集中到读者身上,认为读者具有能动性,其阅读活动具有创造性;读者是作品所要面对的惟一的、最后的对象,也是文学作品是否能流行传世的决定性力量。2)没有独立、绝对的文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家的历史地位要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制而成;作者的创作意识能否实现,文学作品的最终价值如何,要依靠读者的接受意识;文学的历史实际上应该是文学的接受史和作用史,而不是文学的创作史和表现史。3)读者先在的“期待视野”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已经具有了由其历史文化传统、出生、学养、个性、兴趣等构成的独特意向,这种意向构成其“期待视野”;它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选择、阅读的重点与期待、对作品的态度与评价等;而作家进行创作时即已开始了文学接受的过程:创作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考虑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即读者固有的“期待视野”的问题;作家在接收到读者的褒贬评价之后,往往会有意识地修正自己作品的结构与内容。4)作品的意义由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作品文本的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作品在未经阅读时,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和“未定性”,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想象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阐发;这些“空白”和“未定性”使作品成为一个开放的“召唤结构”,即一种不具有既定所指的虚构,阅读的任务就是发掘文本的潜在结构,使这种开放的“召唤结构”得以充实完备;因为作品存在这种“召唤结构”于是就产生多种解释的可能性,结构中实际上潜藏着“暗含的读者”。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暗含的读者”具体显现的过程,也就是读者与作家共同创作的过程。5)文学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前者指从历史延续的纵向角度入手,历时性地考察读者接受作品的情况;后者指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横向接受作品的情况;不同时代的读者因其“期待视野”随时代的改变以及作品本身的“潜藏含意”逐渐被读者发现而表现出诸多不同的接受情况;同一时代的读者因各自传统、文化、个性、学养等差异而导致了接受的变异。6)文学效果由作品内涵与读者接受意识相结合的程度决定首先,读者运用以往的经验来理解和阐释作品;其次,读者运用想象力将作品内涵与自己的期待进行对比,作出判断;最后,读者从阅读中获得道德的、美学的认知,并将其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中。2、接受学与接受理论不同民族的读者由于主、客观条件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接受也因此产生差异;于是,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接轨了;接受理论对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中对接受者的关注,比较文学和接受理论在这里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契合点;比较文学接受学以接受理论为基础,二者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而接受学注重读者的目的是关注其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差异的原因和文化意义;另外,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接受学则首先强调读者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明/文化的要求,是在异质文化间进行的研究。3、接受学与影响研究梅雷加利:“可以把交流作为信息对接受者的影响加以研究,也可以把它作为接受者对信息的影响加以研究;……接受美学的代表理论家在论及接受时主张第二种方向,第一种方向可以称为‘影响’”;韦斯坦因:“‘影响’应该用来指已经完成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接受’则可以指明更广大的研究范围,即,它可以指明这些作品和它们的环境、氛围、作者、读者、评论者、出版者及其周围情况的种种关系。因此,文学‘接受’的研究指向了文学的社会学和文学的心理学范畴。”区别:接受学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接受学奠基于接受理论和现代阐释学,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接受学与影响研究的理论重心不同:接受学注重研究读者在阅读域外作品的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及其原因,以读者作为其理论研究的核心;而影响研究以文本为核心,研究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重视形成文本的外来影响的因素研究。三、接受学的研究内容1、通过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探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文化差异;2、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折射出不同民族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及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3、研究不同作家对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接受的选择和差异,以了解和认识不同作家独特的审美情趣、美学追求以及创作个性、风格等。四、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接受学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接受学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变异学层面的研究;通过对“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可以发现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比较文学接受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受到接受理论的影响,与接受理论又存在着区别,只有弄清楚这些区别才能更好的理解比较文学接受学;同时,比较文学接受学与影响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对原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既有突破也有创新。总结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