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新:群文阅读的教学化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的教学化思考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何立新一、阅读·群文阅读(一)阅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方式书香是生命永恒的味道,读书是一种走向智慧的行为。好书博采古今百家之灵气,荟萃中外文化的精髓。读书可以使人自内而外形成卓尔之气质、翩然之风度,读书完善着人的灵魂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就世界人才培养趋势而言,阅读素养业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也将阅读素养作为学生三个核心素养(阅读、数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维度进行测评。(二)群文阅读及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单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和群文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也应包含这三种方式的阅读内容及教学。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和方式。群文阅读及教学具有单篇阅读和整本书的阅读不具备的意义和价值。1.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实际需求;2.对语文学习阅读量严重不足的有效弥补;3.阅读教与学内容的结构化重构;4.阅读教与学方式的重要变革。群文阅读及教学对推进“全民阅读”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群文阅读及教学是对现行语文课程形态和教学形态的丰富和完善。(三)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1.议题引领围绕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特征。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资展开议论的充满吸引力、内涵丰富的话题,议题具有可议性、开放性、集中性等特征。R版九年级下册议题示例2.多文阅读群文阅读依据阅读需求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围绕议题展开多文本比对读议,借助多文本所提供的丰富内涵和形式,感受多元信息,促进多维思考。3.意义建构群文阅读要求阅读者围绕着一个核心议题展开阅读、思考,获得与议题相关的丰富、多元阅读感受和体验,最终形成对文本内涵或艺术形式的深度认识。二、群文阅读的教学化思考当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的努力方向: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系列化;课程化、教材化、教学化。7-9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1.以《语文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所规定的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7-9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阶段目标所提出的文学作品、科技作品、议论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要求。2.以议题为抓手,积极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建构各种体式文章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及体系,努力使学生学会发现并主动探究多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质及其蕴含的读写规律,学会围绕议题理解多文本的异和同,尝试自主组合文本、建构议题,开展更为深广的群文阅读。3.学段内群文阅读教学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七年级侧重于文学教育,努力使学生积累诗歌、散文等体式文章的读写知识,丰厚其文学积累和体验,培养其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八年级侧重于文章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建构各种实用类文章体式的读写知识体系,并自觉运用于自身的阅读和写作中,提升其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九年级侧重于文化教育,强化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多元视角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引导学生了解并领会文章深厚的文化内蕴得以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丰富其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素、主体及行为(一)议题的确定议题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一个或多个话题。议题是群文阅读的重要标志,是群文阅读的出发点、归宿和内在逻辑支撑。议题可以是文本内容主旨,也可以是文体形式、言语表达。它必须指向文本核心内容和核心形式的问题,具有可议论性和学科教学价值。议题的提出务必集中、明确,符合学段语文学习目标要求。群文阅读议题举隅(二)文本选择1.多元异质所选文本紧扣议题,能从不同角度典型体现议题内涵。2.可读性强选文文质兼美,适合相应学段学生阅读,阅读量适中。3.文本重构教师能根据议题内涵、学习需求适当加工,为学生学习提供精当的阅读文本,便于教学。(三)文本使用1.大胆整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找到多个文本间的异同点,有效整合所选文本,努力做到课内外结合、篇段结合,围绕议题,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文本组合方式可以是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也可以是课内多篇带课外多篇;还可以是课内篇段带课外篇段……2.深度解读群文文本地教学过程应充分融注教师的对文本核心内容和形式的深度解读、有效指导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例.R版读本七年级上册《动物漫记——动物的人格化描写》:绘声绘色地描写——拟人化笔法——人格化描写(四)议题落实1.集体建构围绕议题,师生共同开展对群文文本的意义建构。2.思维提升有效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思维方法,学会深入理解和具体运用议题所包含的语文内涵。3.读议相生议题的推演或析出与对群文的阅读结合密切,循序渐进。4.导引点化教师须进行及时、精准的引导、点拨。(五)教学内容与阅读方法的选择1.合理有序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中,教学程序清晰,板块衔接有序,重点难点突出。努力探究群文阅读教学的常规范式。2.方法得当根据教学目标和选文特质,恰当选择并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寻读、猜读,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六)学习效果1.学生个体阅读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展;2.能够熟练运用多种阅读方法;3.阅读感受力有效增强,信息整合力、思辨判断力、言语表达能力显著提升;4.在此基础上,形成选定议题的群文学习共识。三、《新群文读本》的主要特点(一)群文议题的学科理路构想与尝试1.对“议题”的重新审视“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议题。”——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我们的尝试——《新群文读本》的议题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向度规划和实现学生对选文的多元理解。2.对“议题”建构路径的崭新尝试我们的探索——以“教材中引发,选文中演绎”的方式产生议题,每个议题的由正题和副题两部分构成。正题显现议题的内容范围,与人教版或语文版教科书相应年级对应单元的选文在内容上有着若即若离的关联,规划时尽量选择有着不同题材、主旨、形象、情感、内容结构的文章和选段,以期形成各类文章内容的群像。副题则为语文能力、素养落实点,规划时尽量避免与教科书单元教学要点重复,选择文章体式、构思特色、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中最为精要的一个或几个最为精要的感受点作为群文阅读切入口,着力从形象塑造、情感表达的多样途径给予学生读写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包含五个层次:1.语音语调层——文学作品的最外层,它包含了文学作品所特有的音韵、格律、曲牌、词调、节奏等要素,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抑扬顿挫的音律美;2.意义建构层——文学作品的次外层。文学作品语义往往通过各意义单位的连接(上下文关系)呈现出来,其中语词的单独意义与其语境义常常是不一致的,甚至是背谬、相反的,这样的偏离与背谬导致文学作品模糊性和多义性,从而使其语义建构与重构显得格外重要;3.修辞格层——文学作品意义的构建和重构主要依赖于此,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格的运用能建立起与语言单位(字、词、句、段)本义不同的新的意义,并能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读者的阅读感受连接起来。4.意象意境层……5.思想情感层……这五个层次组成了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每一层次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连接,不可分割。各层独立功能的有机综合则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和特征。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为代表的新课程语文教科书十分重视“意象意境层”,特别是“思想情感层”,选文十分注重文本的人文价值,但是对于最能体现汉语文学科属性的语音语调、意义建构和修辞格三个基础层次重视不够,不仅降低了教科书的文学性,而且使教科书中包含的学科教学内容趋于虚空,思想性取代了文学性,致使语文教学异化或泛化成了架空文本、脱离语言的空洞抽象的、贴标签式的道德说教。正副题叠加,则足以形成群文内容和形式多个向度、多种组合方式的立体印象。(二)选文内容的多元价值考量与探索1.加强传统文化传承2.观照学生阶段特征3.注重社会生活实际四、《新群文读本》使用建议(一)编写原则读本从七至九年级三年一贯的角度,整体规划群文序列,努力使年级之间、册与册之间有着明晰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能力层级递进关系,综合考量使用该册读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实际需求,力图体现学段、学期差异。(二)编写体例1.议题读本的基本构成单位为“议题”,每册分为六个议题,每个议题体现“主题集群展示”和“能力集中训练”的理念,每个议题与教科书单元主题或语文能力训练点相关联。2.导语每个议题下以“导语”开篇,意在以文学化的笔调概括说明该议题选文的内容范畴、阅读的意义和价值;陈述选文在文章体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对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简要说明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和视角阅读该议题下的群文。3.选文(“例文赏鉴”和“样本品析”)每个议题下的群文分为“例文赏鉴”和“样本品析”两类。“例文赏鉴”之“例文”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不同体式或表现手法的文章在艺术形式、语言风格、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样本品析”之“样本”即用于让学生获取怎样读、怎样写的知识(方法)的文章,其目的在与引导学生抽象出、领悟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知识(方法)。4.阅读思考“例文赏鉴”和“样本品析”后均设有“阅读思考”,意在以思考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赏鉴”和“品析”,使其深切体会“例文”所体现的典型文章体式、表现手法特点,感悟“样本”外显或内隐的阅读切入点、思路结构线索和阅读整合路径,以及可资借鉴的手法运用等。5.综合讨论每个议题后设“综合讨论”,用于梳理同一议题下“类文本”的共通特质及读写规律,比较鉴赏不同主题、体式或手法的具体表现途径、手段及艺术效果。6.经典阅读每册下设两个“经典阅读”,下设“经典再现”,着重选择中外古今文学、文化经典作品,以加强文学教育(七年级)、文章影响(八年级)和文化渐染(九年级);设“走进经典”,引领学生针对所选经典篇目的文本内涵或形式展开深入思考。7.群文链接每个议题后设“群文链接”,“经典阅读”后设“经典链接”,向学生推荐与该议题或“经典阅读”相关的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形成继续阅读的期待。(三)《读本》总体使用建议读本可单独作为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有计划地阅读,也可以选择适当篇段配合单元阅读教学的开展。教师应充分体会读本的编写理念和体例,结合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创造性地使用好本读本。谢谢老师们!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