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甄别和反通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摘要:通货膨胀区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不仅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特征差异,还隐含着不同的政策含义。本文总结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研究成果,包括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传导渠道、甄别方法和反通货膨胀政策。研究表明需求拉动因素可能在成本冲击的传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机抉择的补偿性货币政策并非是应对成本冲击的最优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为应对成本冲击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需求拉动货币政策Abstract:Thedifferencesbetweencostpushanddemandpullinflationoriginationimplydistinctanti-inflationpolicies.Thispapermakesasurveyontheresearchaboutcostpushsince1950’s,coveringthefieldsofthenatureandtransmissionmechanismofcostpushinflation,differentiatingcostpushfromdemandpullinflationandtheanti-inflationpolicies.Wefindthatdemandpullingfactorsplaygreatrolesinthecauseofcostpushinflation;discretionarymoneyaccommodationisprovedtobeineffectiveandcostlyinthelongrun;whileinflationtargetingmaybeabetterpolicycandidate.Keywords:Inflation,costpush,demandpull,monetarypolicyJELclassification:E31,E58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以来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宏观经济和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与以往历次通货膨胀的国际背景不同,2007年通货膨胀率上升是在国际流动性过剩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出现的,此外国内工资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且在少数地区出现了劳动供给不足现象。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以及2006年下半年至整个2007年,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代表的最终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此期间也表现出类似的上涨趋势。其中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剔除季节因素之后,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73%,同期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了15.10%;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消费价格指数上涨7.50%,同期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了4.88%。2005年3季度之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并且超过产出增长率,2007年1季度工资增长率超出产出增长率5.54%,至2007年2季度平均超出3.27%。在此背景下,相关研究对于此次通货膨胀的根源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次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类观点虽然并不否认货币供给和信贷资金可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但更倾向于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农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是导致近期中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更重要的原因。例如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3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分析认为,粮食、能源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2此外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总水平。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次通货膨胀仍然是由过度需求造成的。对于通货膨胀类型的认定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治理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政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治理的手段在于采取紧缩性宏观政策。而在面对成本冲击时,紧缩的政策有可能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加剧经济收缩压力,因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难度也更大。国内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始于198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了在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绝对比重背景下,为保证企业盈利和财政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转嫁现象,例如金重仁(1987)。此后亦有经济学家结合当时经济体制现状利用上下游价格传导关系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如樊纲(1995)。然而胡小平、申晓梅和谭孝平(1994)、吕江林(1995)对成本转嫁渠道提出质疑,并且强调指出市场供需状况可能会对成本传导渠道的影响,特别是在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价格传导渠道是不畅通的。李云林(1997)专门分析了当工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的三个渠道,一是工资增长所形成的消费需求扩张;二是工资向资本转化所形成的投资需求扩张;三是工资增长所形成的供给成本上升,但作者同时也指出工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必然引发通货膨胀。就实证研究而言,Kojima、Nakamura和Ohyama(2005)发现从1978年至2004年期间中国名义单位劳动成本与通货膨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据此作者判断工资上涨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导致工资上涨的因素可能并非生产率或者劳动供需而是工资政策。范志勇(2008)通过研究进口价格、超额工资和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自2000年至2007年超额工资并非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也未发现存在工资和价格螺旋上升的有力证据。此外国内鲜见关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系统研究。针对国内目前关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研究尚不系统的现状,我们发现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深入。首先是关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问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必然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在一个包含垄断、非充分就业以及宏观政策干预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要素成本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复杂得多。其次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方法问题。目前国内对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认定的依据大多局限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以及上游产品价格上升,这并不能全面反映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区别。第三是货币政策如何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问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导致通货膨胀恶化,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有可能使经济陷入滞涨状态。面临成本冲击时最优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什么?是否存在既能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本文针对上述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总结。下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二小节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含义和传导渠道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三小节总结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方法;第四小节讨论了面临成本冲击时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最后是本文的总结。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和传导机制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于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见解。Friedman(1963,第1页)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而新剑桥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报酬率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变动(艾慧,2007,第29页)。上述观点的分歧正体现了对通货膨胀成因的不同见解。现有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区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其中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进一步被区分为由工资成本上升和利润上升推动的通货膨胀。事实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斯图亚特时代。在随后200多年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成本推动论与货币数量论之间3的争论一直不曾中断。Kibritçioğlu(2001)提供了一个简要的文献回顾,结构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学都持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观点。所不同的是,结构主义(包括斯勘的那维亚模型)强调低生产力部门通过垄断力量获得高生产力部门工资所造成的工资增长过快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后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学则注重强调成本加成和相对价格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字面含义并不足以全面反映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并给通货膨胀类型的实证检验造成了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理解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含义。Machlup(1960)认为必须对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概念进一步细分才能区分出两者的区别。作者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细分为自发型、引致型和补偿型需求通货膨胀(autonomous,induced,compensatory),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亦被细分为响应型、防御型和进攻型(responsive,defensive,aggressive)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自发型需求膨胀完全由需求因素造成,与前期或者预期未来成本上涨无关;引致型需求膨胀是成本上升导致厂商信贷需求增加或者工资收入增加导致需求增长造成的;补偿型需求膨胀是由于政府为避免成本上涨冲击导致失业所采取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结果。响应型成本推动通胀是在非竞争环境下由垄断因素(如工会)造成的;防御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生活成本上升或者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而利润上升或者个别部门工资带动总体工资水平上升导致的价格水平上升则被称为进攻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此外Machlup还特别指出有效需求增加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发生的必要条件。Holzman(1960)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仅会发生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作者将成本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解为成本推动效应、直接成本拉动效应和间接成本拉动效应三个方面。成本推动效应即成本冲击对价格和就业的影响;直接成本拉动是指在要素价格上升背景下要素所有者支出改变对价格和就业的影响;间接成本拉动是指在成本冲击下,投资、出口和公共支出改变对价格和就业的影响。Bronfenbrenner和Holzman(1963)指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本意是要强调由于垄断因素所导致的工资和价格高于均衡水平现象,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过程中并不排除货币供给、收入和支出增长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在政府试图避免产出和就业下降风险的情况下。此外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成本加成定价以及利润推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Frisch(1977)在Machlup(1960)基础之上将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分别细分为自发性(autonomous)和引致性(induced)通货膨胀,其中引致性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要素价格上升所导致有效需求增加造成的;自发性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是在总需求不变条件下,由于工资、价格或者利润提高造成的,引致性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是由总需求增长造成的成本上升。关于成本冲击传导,众多学者研究了从成本冲击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条件。Ackley(1959)特别强调在成本加成定价下,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是短期内需求对于价格变化不敏感,否则需求下降将切断成本传导渠道。在Friedman(1968)和Phelps(1970)所倡导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价格是根据经过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工资进行加成后生成的,而名义工资则是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设定,从而可能在价格和名义工资两者之间形成所谓的螺旋上升过程。除此之外,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政府公共政策在成本冲击导致通货膨胀这一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例如Hicks(1975)和Bronfenbrenner(1976)分别在一个开放经济模型和滞胀模型中强调了货币供给增加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Mishkin(1984)认为从1970年代以来的10年中,理论研究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观点渐趋一致。只要通货膨胀被定义为价格的持续上升,无论是货币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无论何时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对于成本冲击所导致的通货膨胀,作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在成本冲击发生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贝纳西(1997,第210页)认为“实际工资的一个自发增加会导致成本型通货膨胀,不过只有当政府有一个货币创造的调节政策时,它才可能无限延续下去。”4除了考察工资对最终价格的影响之外,1970年代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大量文献开始关注进口价格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