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填空题1、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1000万的民族:壮族和满族。3、55个少数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有80中,大体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4、邓小平否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关系。5、民族识别第一阶段(1950-1954)共识别38个;第二阶段(1954-1965)共识别16个;第三阶段(1978-1986),识别1个(基诺族)。6、从自然属性,民族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从社会属性,民族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7、三个过渡:物质劳动和诚实劳动的最大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8、民族发展的总趋势:不断的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9、两个历史趋势理论: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切经济活动、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形成。10、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消亡。11、民族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12、民族关系表现形式:民族群体相互交往中表现的关系;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中表现的关系,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关系。13、民族问题的特性;(5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14、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4交织):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1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8、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善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20、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部落发展为民族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规律。22、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的途径23、次生形态民族:通过民族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同源异流(分化),异源同流(同化、组合)。2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5、民族发展模式:常态发展、异态发展和跳跃式发展。异态发展包括:极度缓慢发展、停滞发展、暂时倒退发展。名词解释: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3、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4、强迫同化就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民族同类化的社会现象;5、自然同化是指不同的民族在社会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6、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7、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8、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将往联系状态。9、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资源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社会民族关系的另一特征。10、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11、民族和谐是指在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各民族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各民族现出和睦关系融洽。12、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13、民族自治地方是少数聚居的地区建立起来一级国家行政单位,其行政地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4、自治机关的自治区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15、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它通过民族的衣食住行、婚礼丧葬、节庆娱乐、文学艺术、生产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等内容表现出来。16、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是指民族正当的、合法的、应该得到的利益。17、民族权利指的是法律赋予的、各民族应有的各方面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18、民族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有着很强的稳定性,是维护该民族的重要因素。19、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①张一切民族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②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③张通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④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⑤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2、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家能提供有利于民族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②国家为民族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③家为民族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机制。总之国家为民族发展所提供的的各种条件、政策、措施等,对民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3、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在实践中,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在一起。4、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交往中因民族差异引发民族问题;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因素之一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5、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①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是民族不平等、民族冲突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社会原因;②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③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实行无民族压迫、剥削的社会制度。总之,国家政治权利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6、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①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②产生民族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种;自然原因: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交往中因民族差异引发民族问题;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因素之一。社会原因: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还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表明它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着制度规范和法律规范。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名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力;有利于建立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论述题: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①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②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③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④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⑤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原因①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强的政治因素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核动力。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③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①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自身发展规律,民族的发展也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自身发展的规律,民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民族的发展是受发展规律制约的,社会的发展决定和制约民族发展。②这是由民族发展规律决定的。民族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自身规律。民族只有充分发展繁荣后才会走向消亡。社会主义初期,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小时,各民族人民住在自己的命运,主导自身的发展。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真正实现了平等,奠定了各民族繁荣共发展的基础。5、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意义: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米之怒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根本前提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⑤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①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含“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因素,既不是单纯地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地方自治,而是二者的统一体。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治正确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保证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②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状况等;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平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呢过保障撒后蜀民族的平等权利,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发展团结合作的民族关系,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③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民族自治与地方的历史状况,有考虑其现实的状况及其发展的需要。对历史和现实充分的把握之中,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规划民族之子地方的未来,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呢过团结和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