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生活》原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2、货币和纸币发行规律是什么?货币发行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度;货币和纸币不是发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发得越少越好。3、货币发行的几个典型计算公式:(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2)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实发货币量-应发货币量)/应发货币量*100%=(商品现价格-商品原价格)/商品原价格*100%(3)货币贬值率=(实发货币量-应发货币量)/实发货币量*100%=(商品现价格-商品原价格)/商品现价格*100%4、人民币升值过大对我国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影响?(1)不利影响: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不利于我国引进外资;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2)有利影响: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步划;有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消费等;有利于我国进口商品。5、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决定因素:商品本身的价值。(2)影响因素:供求关系、竞争、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质量)、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纸币)的发行量、消费者心理、国家的物价政策、国际形势等6、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7、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什么实际意义?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要求)是什么?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9、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有什么影响?(1)对人们的生活(消费)的影响: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量,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对非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2)对生产的影响:促使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0、制约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起决定作用)(2)收入高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3)物价水平。(4)家庭人口多少、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11、有哪些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会引发人们的消费?(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2、做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与国情和家庭情况相适应,反对铺张浪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攀比,注重精神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把它作为人生的崇高境界去追求。13、对待金钱我们应持什么态度?(1)我们应认识到,金钱是财富的象征,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金钱,它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基本物质条件。(2)对于金钱,我们要取之有道,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赚取金钱,反对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3)对于金钱,我们要用之有益、用之有道。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影响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产只有最终满足人们的消费才有实际意义;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3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3)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现状决定。我国的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4)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客观必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怎样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1)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3)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主体地位。5、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居主导地位。(2)作用: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支配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6、怎样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7、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的地位是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根本原因。(2)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是直接原因。4(3)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0、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前提)。面向市场,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增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创立名牌,打造品牌。(4)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重视人才的利用和培养。11、我国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就业问题?(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2)劳动者的就业,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我国面临着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实。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12、我国应怎样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3、劳动者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方式的就业观。14、我国公民可以选择哪些投资理财的方式?各自的优点是什么?(1)储蓄存款。有一定的利息收入,比较安全,风险较低,可以随存随取或定期支取本金。(2)购买债券。国债:风险小,收入低于其他债券,高于同期储蓄存款;金融债券:风险与收益低于企业债券,高于国债;企业债券:风险与收益高于金融债券和国债。(3)商业保险:可以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4)股票投资:可能获得股息或红利收入,也可能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益,但风险很大。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有5利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2、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与人民。3、怎样实现社会收入公平?(1)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让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3)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4)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增加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5)加快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改革,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1)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否则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怎样处理二者关系: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即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够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5、国家财政的作用是什么?(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6、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怎样影响财政收入的?(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才会持续增长。6(2)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也会影响财政收入。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不利于生产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如果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