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理解与学习陕西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二〇一七年十二月现行国家标准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下简称“24356”)、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简称“18316”)已经发布实施将近10年了。本次学习主要结合“24356”、“18316”相对于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个行业标准(以下简称“双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主要阐述“24356”“18316”的重点内容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24356”“18316”使用者参考。一、对“双标准”的理解分析二、“24356”的理解及应用三、“18316”的理解及应用四、“24356、18616”内容介绍五、检查报告的编写“十五”末,国家测绘局发布了一批测绘产品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主要包括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和GB/T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以及“双标准”。此外,国家测绘局还于1991年发布了“大地测量产品”、“摄影测量与遥感产品”、“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产品”等3个质量监督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稿)。上述标准基本满足了当时条件下的测绘产品质量检验与评定的需要,但存在数量少、未覆盖“房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导航电子地图”等测绘新产品的不足。“双标准”虽然应用广泛,但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采用百分比抽样判定批成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不严密;二是不能满足新成果质量检验与评定的需要;三是以测绘产品的生产工序作为质量特性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四是重缺陷和轻缺陷的缺陷值相差太大,在应用中遇到介于二者之间的质量问题时难以作出决断;五是存在一些重复扣分或不合理扣分问题,特别是多种数学精度的扣分和其他缺陷扣分同时存在时,扣分不合理的现象突出;六是各专业相关产品的质量特性权重协调不尽一致,有的没有分权,造成专业间相关产品的质量评定结果差异较大。国家测绘局从2006年组织实施修订“双标准”。2008、2009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发布实施。“24356”主体内容包括8个部分,还有前言、引言和参考文献。主要技术内容在第四、五、六、八部分:第四部分规定了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检查验收依据、数学精度检测、质量等级评定、记录及报告和质量问题处理等内容;第五部分规定了成果质量表征、质量元素与错漏分类、权的调整原则、质量评分方法和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等内容;第六部分规定了样本量确定、样本抽取、样本检验、样本质量评定、批质量判定和验收报告编制等内容;第八部分规定了10个专业42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错漏分类。相对于“双标准”,“24356”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测绘法》等法律法规中均称“测绘成果”。因此,“24356”不再称“测绘产品”,全部改称“测绘成果”。2)“24356”的重点是规定抽样检查程序、成果质量元素及权重、详查内容及错漏分类、样本质量评定方法、批成果质量判定方法和批成果质量等级评定及核定方法。测绘成果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在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系列)中予以规定。3)将“双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并以国家标准发布。4)“24356”未涉及数字测绘成果。依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国家测绘局,2009年)将测绘成果分为10大类,新增房产测绘、海洋测绘、航空摄影、地理信息系统、地籍测绘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等成果。“24356”共涉及42种测绘成果,与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一起,共同实现测绘成果的全面覆盖,满足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需要。5)在术语定义、抽样方法和质量问题处理等方面与《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协调一致,并首次定义了“高精度检测”和“同精度检测”2个术语。6)“24356”规定的抽样方法为计数抽样,根据批量大小可以直接查取样本量,直观、方便。7)增加一类“次重缺陷”,解决了重缺陷和轻缺陷之间缺陷值相差太大的问题。同时,将“缺陷”一词修改为“错漏”,并根据错漏对成果使用影响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A、B、C、D4类。错漏内容尽可能量化,并将4类错漏与质量元素或质量子元素一一对应,便于质量错漏归类。8)对图类成果数学精度的检测及质量评定作了明确规定。第4.3.1条规定,“图类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检测点(边)应分布均匀、位置明显。检测点(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第4.3.2~4.3.6条规定了数学精度的统计方法。第5.4.1条规定了数学精度的评分方法。第5.5.1条规定,“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任一项粗差比例超过5%”,判定单位成果质量不合格。9)质量评定方面修订和新增内容较多。一是成果数学精度采用分段线性内插计算质量分数,更为科学、合理;二是规定了样本质量得分的计算方法和样本质量等级的评定方法,测绘单位在批成果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评定批成果质量等级,验收单位根据评定的样本质量等级核定批成果质量等级;三是依据概查和详查的结果共同判定批成果质量,当详查或概查中发现伪造成果现象或技术路线存在重大偏差,均判为批不合格。2.2.1样本量确定方法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采用百分比抽样、3个抽检细则采用计数抽样:首先按照产品批量、检验水平确定样本大小字码,然后根据检验严格度、样本大小字码、合格质量水平检索出样本大小N、合格判定数C、不合格判定数E,组成抽样方案N(C,E)。“24356”的抽样方法为计数抽样,从批质量判定规则可以看出,抽样方案为N(0,1)。计数抽样检验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这一方法中有3个关键的概念:1)批产品的合格质量水平——在抽样检验中认为可以接受的批质量(用不合格品率表示)的上限值;2)接收概率——通过抽样检验判定批产品质量合格的最小可能性;3)风险——把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或把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所承担的责任。在合格质量水平为“0”的前提下,经过理论计算与分析,检验成果的批量大于200时按200划断,以控制计数抽样检验的接收概率与风险。”24356”第6.1条规定了确定样本量的“批量与样本量对照表”,第4.1条规定了测绘单位过程质量检查和最终质量检查样本量的确定方法。2.2.2质量元素的划分“24356”主要根据成果的表现形式划分质量元素,单位成果质量元素的名称、数量等均有变化。例如,原来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按生产工序划分为3个质量元素,即选、造、埋,观测和计算。“24356”中,控制测量成果的质量元素划分为数据质量、点位质量和资料质量3个质量元素,质量元素“数据质量”划分为数学精度、观测质量和计算质量3个质量子元素,质量元素“点位质量”划分为选点质量和埋石质量2个质量子元素,质量元素“资料质量“划分为资料完整性和整饰质量2个质量子元素。此外,“24356”中划分成果质量元素还考虑了成果的用途。例如,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中规定,“航测原图”的质量元素划分为数学精度、地理精度、整饰质量和附件质量4个质量元素;“24356”中,“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质量元素划分为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和附件质量5个质量元素,质量元素“数学精度”划分为数学基础、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3个质量子元素。因此,在确定成果质量检验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果的表现形式、成果的用途和检验的资料等因素。2.2.3图类成果数学精度检测点(边)的数量在相同的估计精度水平下,置信水平越高,抽样点数越多;同样,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估计精度水平越高,抽样点数越多。实际工作中,由于抽样点数的多少受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需要选择合适的置信水平和估计精度来确定必要的抽样点数。“24356”以80%的估计精度、95%的置信水平来确定抽样点的数量上限为50个。综合考虑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差异和统计理论等因素,第4.3条规定,“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检测点(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对于地物复杂或比例尺较小的图,每幅图检测点(边)数量应至少选取50个;对于地物稀少或比例尺较大,选点困难,每幅图检测点(边)数量可少于50个,但不宜少于20个。此外,“24356”第5.5.1条规定,“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任一项粗差比例超过5%”,即判定单位成果质量不合格。“粗差比例”是指认定为粗差的误差总数与检测点(边)总数的比率。因此,实际检测工作中,应尽量多采集检测点(边),以使统计的“粗差比例”更准确。2.2.4成果数学精度的评分方法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未规定成果数学精度的评分方法。“24356”第5.4.1条规定,数学精度采用分段线性内插计算质量分数;多项数学精度评分时,单项数学精度得分均大于60分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应首先分析、确定是“高精度检测”还是“同精度检测”,然后按规定分别计算允许中误差,再按检测统计的成果中误差,按规定分段线性内插计算质量分数。2.2.5成果质量评定“24356”仍然采用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样本质量评定和批成果质量判定三级质量评定,但新增了样本质量等级评定和批成果质量等级评定等内容。“24356”第五部分规定了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方法;第六部分规定了样本质量合格(不合格)评定方法和样本质量等级评定方法,以及批成果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批成果质量核定方法和批成果质量判定方法。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结合我国4D数字测绘成果的生产技术水平、质量控制水平、检查与验收的现实状况,对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进行修订。标准着重考虑满足基础测绘数字测绘成果的需求。“18316”主体内容包括5个部分。主要技术内容在第四、五部分及附录A:第四部分规定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质量评价指标等内容;第五部分规定了质量检查的方法、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批成果质量判定等内容;附录A规定了检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1)摒弃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2)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3)明确提出各检查项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方式,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4)提出与24356一致的抽样方案。1)采用“评定指标”评定质量。在质量子元素下提出检查项,是指被检查项目,也就是数字测绘成果不可再细分的质量特性[引入介绍],检查和评定成果质量就是检查其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每个质量特性都设定了质量评定值,最终成果合格与否,取决于每个质量特性的合格与否。每个质量特性如同“木桶理论”中构成木桶的每个木片,最低的那个木片即就是最终成果的质量得分。质量特性具有极重要、重要、一般之分,但不论重要或一般要素的质量特性,对其提出的质量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合格”。评定指标示例评定指标示例分值(Si)指该质量元素的得分值,取值范围为60~100。极重要要素指国界、国界界桩、界碑,以及其注记。重要要素包括境界、界桩、界碑,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居民地,县级及县级以上公路及其桥梁,测量控制点,干线铁路及其桥梁,高速公路及其桥梁,六级以上河流及相通的湖泊、水库,重要管线,一、二级山脉名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荒漠地区,村级和乡镇级地名、居民地、道路及其桥梁,铁路及其桥梁,具有方位意义、重要意义的独立地物点等应作为重要要素对待。重要要素的注记为重要要素。未标明错误个数计算方法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