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浙科发高〔2008〕339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发改委(局)、经贸委(局):为加快提升我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浙政发〔2008〕46号),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并征求了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信产厅、省外经贸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环保局、省质监局、省金融办、人行杭州支行和省保监局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现将《浙江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浙江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8~2012)根据“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提出的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任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和目标总体要求:优先发展七大领域: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应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开发区(园区)和基地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三大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强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目标:(一)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2.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4.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15000家以上。(二)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1.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6个重点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船舶修造等6个重点行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三)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1.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进入全国前6位;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5%。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大力开展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方面,重点开展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化支撑软件、移动通信专用芯片、数字电视系统芯片、数字音视频芯片、智能家电专用芯片和工业控制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研究和开发;在网络与通信方面,重点开展新一代通信系统、下一代网络设备、光纤通信系统、高速路由及软交换产品、关键功能器件及模块和宽带接入技术及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数字音视频方面,重点发展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视频监控设备、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及动漫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新材料和应用电子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省在网络技术和数字音视频等领域以及通信产品和终端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处于国内前列。(二)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工业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水平大力组织制造业企业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甩图纸”示范推广工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甩帐表”示范推广工程,重点开展创新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CAx/PDM/PLM)、知识管理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大批量定制技术、协同产品商务技术、区域产业链协作的网络化制造平台和ASP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加强嵌入式技术的研究,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平台,加快嵌入式技术在生产装备、家用电器和五金工具等产品中的推广应用;实施服务业信息化工程,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电子政务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服务业的现代化。通过五年的努力,在我省化纤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和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培育50家以上“两甩”示范企业,获得一批软、硬件和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培育一批平台运营商、技术服务机构,提高我省制造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三)积极开展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积极开展专用纳米材料及技术、纳米改性材料的工程化技术、能源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纳光电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开发,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磁性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先进纺织材料和氟硅材料等结构材料,微纳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半导体固态照明材料等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高效催化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通过五年的努力,建立25项纳米技术和材料推广应用工程,扩大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面;使我省纤维材料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以上;磁性材料向高性能化、工作温度化和高品质化发展,并逐渐占领中高端市场。(四)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不断提升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大力开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在生物制药和医药中间体方面,重点开展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和生物芯片、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和生物大分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免疫调节制剂、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等制剂药物的开发;在中药和天然药物方面,重点开展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结构修饰技术和过程质量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中药制剂产品的开发。通过五年的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生物技术和医药产品,建立10个以上生物药物、原料药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我省制剂药物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化水平。(五)大力推广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用方面,重点开展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风力设计、结构设计、集成制造和风力场建设以及岛屿中小功率风力发电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器件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展秸秆气化液化、燃烧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生产、沼气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水电高效利用和海洋能高效发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在高效节能技术方面,深入开展煤的高效燃烧技术、余压余热回收与多联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和电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开展地热源和光伏光热的综合集成和优化配制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开展LED照明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围绕从源头上减少医药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和热力发电等行业的污染排放,重点开展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高效处理和多级利用技术以及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通过五年的努力,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建成一批示范工程,争取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力争使我省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从目前不到1%达到2%以上。建设50个以上高效节能推广示范工程。新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率达到65%以上。(六)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展面向医药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和皮革、热力发电等行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源头上实现减排、少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围绕医药化工产业,重点开展化学反应方式、介质和路径的绿色化设计技术,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技术,高效分离、提取及过程强化技术,传统产生工艺改造技术,重大绿色化学品开发技术,以及临港重化工产业开发的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围绕纺织印染、造纸和皮革产业,开展高效生态化学品与功能性助剂的研发及应用、废水(汽)高效处理及回用技术、清洁化制革技术和高品质革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通过五年的努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设100个以上示范工程。(七)开展先进装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积极开展面向国家大工程、连续化大生产和我省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的关键制造装备和自动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在重大机电装备方面,重点开展特大型空分设备、石化装置用大功率汽轮机、高压泵、大型水力发电设备和余热锅炉等关键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开展五轴以上联动高速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平面磨床、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在高档数控机床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开展烟气和废气脱硫、脱氮和脱硝成套设备等环保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首台套重大机电装备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方面,重点开展整车集成开发技术、先进车用动力技术、汽车电子电器产品开发技术和先进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发符合先进排放标准的中高档经济型轿车、豪华大巴车、纯电动轿车和节能环保型摩托车。在船舶设计与制造方面,重点开展船舶总体方案与设计技术、大功率动力装置、船用齿轮箱、船用仪器仪表和航行监控系统、大型和专用船舶先进制造和集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在纺织装备方面,重点开展进口高档纺织装备的消化吸收及其与现有纺织工艺的协同适应技术改进、高速经编机、大型电子提花机、多系统横机、新型纺纱装备、织前准备成套设备染整成套设备和服装加工成套设备等先进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大型空分装备和工业汽轮机等优势装备的整体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层次位于全国前3名;提高我省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一级市场配套能力,有1-2个车型成为民族品牌汽车;使我省在大吨位和大型船舶设计和制造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开发出高性能数字化纺织装备,实现高档进口纺织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中高档纺织装备自给率提高到40%以上。(八)推进产业集聚力度,形成集群创新发展优势围绕三大产业带建设和发展,着力增强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基地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人才、资金和技术高度集中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实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强战略和管理创新,巩固提升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速度,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载体与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引导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通过五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具有明显特色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三、主要保障措施(一)营造法律政策环境制定法律法规条例。颁布并实施《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统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各项工作,提升工业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强省建设。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制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职工教育经费抵扣、加速折旧、取消计税工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关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培训与贯彻落实,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并发挥《我省必须掌握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导向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知识产权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支持企业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特别是发明专利,积极参与或主持国际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努力打造知名品牌。(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企业提高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财政投入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整个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财政科技经费用于工业技术创新的比例不低于50%。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向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