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音乐教学实践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观念,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是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内核;以人为本、以民为贵,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是陶行知教育民主思想的精神实质;人民性、科学性、创造性、革命性、实践性、针对性是陶行知教育民主思想的基本特质;他创立了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大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新篇章。关键词:生活化教育音乐教学教学创新教育实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为中国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综合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倡“创造的教育”,主张“教学做合一”,身体力行于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改革。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超前意识和现实意义,至今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仍有着积极的作用。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其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同社会实际密切相连,为广大劳苦大众的教育和解放服务。生活教育理论是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生活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目标具体体现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的本体论。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生活即教育”的含义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生活决定教育。(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属时空论、场所论或范围论,是实现生活教育理论的途径。”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连,它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学习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对于课程资源方面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是紧随着“生活即教育”而来的;因为学校里所学习的知识很有限,实行了“社会即学校”这条原则,则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都将增加,教育环境范围也将扩大。显然,这对我们改革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论,体现了教学的实践和创造。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教育中的“教学做合一”,并将此作为晓庄学校的校训。他认为,学生学习,要动脑动手,手做了工,脑筋就变化了。一经变化之后,手与脑筋互相长进,才可以产生力量。他用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来教育广大师生:“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段顺口溜充分反映了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他把他的教学方法论建立在辩证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倡“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和“学用一致”。陶行知说:“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的做,真正之做,须在劳力上劳心。”并说:“活的书只可活用,不可死读。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建立一个比现在更可敬可爱的社会。”二、生活教育理论指引下的音乐课改教学(1)正确处理好音乐鉴赏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这表明了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教学基本上不能依靠讲授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教师的感受不能替代学生的感受,施教者的体验也不能替代学习者的体验。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中,特别是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聆听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地参与体验理解作品,教师应少讲、精讲。充分体现音乐教学做的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多听、多思、多唱。音乐教学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混淆,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习变成注入式。目前有的音乐教学中就出现了一种片面的、极端的倾向,认为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和情况,都让学生自己听音乐后完全自由地发挥,学生无论有何感受都是对的,并认为这是对学生个人感受和学习主动性的尊重,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对音乐作品做出分析描述就有灌输之嫌,如果指出学生的感受有误那更是一种“伤害”。放任学生审美个性无限制的任意发挥,事实上是片面地强调了其多义性的一面,而否定了作品对鉴赏者审美再创作的前提和制约作用。音乐作品的含义并不是产生于欣赏者任意的自由联想,作品本身有一个基本的意义范围。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独特体验感受,另一方面学生如果偏离了作品的基本意义范围,说明他对作品的鉴赏还处于茫然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引导,帮助他们掌握作品的基本意义,并获得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以提高鉴赏能力,否则我们的音乐鉴赏课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听是主要的,讲也是必要的,当然,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并且要把握好讲与听的尺度。(2)正确处理好音乐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音乐教学中,教师感到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是组织教学,课上学生爱说话、做小动作,甚至出现纪律混乱等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任务完成的难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表情丰富和易外露的情绪特点,反映在课堂上表现为活跃、好动、爱说话等行为,教师了解这一特点,对以上现象便不足为奇了。而另一种因素就是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学生虽然喜爱音乐,但不喜欢上枯燥乏味陈旧的音乐课。其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因势利导,利用音乐学科以听觉为先导,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特点,发挥学生“动”的本能,采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到音乐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多唱,唱他们喜欢的想唱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手和口,使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活起来”.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学习,从自由的学习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手击拍、口读节奏或使用打击乐器击节奏。用体态来表现音乐的情绪,表达各自对音乐的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感和艺术形象中的意义。在“动”与“静”的辩证统一中,体验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表达的情感。这种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使课堂“活”起来,如何把握“活”而不“乱”的“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基本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范性的演唱和弹奏给学生以感染力,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魅力和威望。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音乐教学中要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灵活多样、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手段,吸引和启发全体学生积极投入音乐情境中来。感受音乐、聆听音乐。总之,课堂的“活”,学生的“动”是在无形的音乐意境中进行的,必须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能充分挖掘校园内外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阵地,给他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成长。只有凭借创新的教学,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参考文献:[1]《陶行知全集》卷3[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王随爱.《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闪亮》[J].教育艺术,2004,2.[3]韩保来.《教育是一门止于至爱的艺术》[J].中国音乐教育,2005,11.[4]尹书芹.《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变化》[J].教育艺术,2003,6.[5]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编.《人民教育家陶行知》[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