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主讲教师:张顺军第三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的过程性与系统性是理解人类传播活动的运动性质、相互作用性质的两个核心概念。一、传播过程的组成要素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W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据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或五个内容: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效果)。小结: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得到加强的反馈负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得到减弱的反馈前四者为传播的四要素,五者为传播的五环节。正反馈好还是负反馈好?小猪的成长•猪妈妈逢人就夸自己的宝宝漂亮。一天,猪妈妈不能去接自己的宝宝,请孔雀妈妈代接一下。孔雀妈妈说不认识猪宝宝怎么办。猪妈妈自豪地说,你只要找到学校里面最漂亮的那个就好了。•在学校里面,猪宝宝原以为自己最漂亮。可学校每回选漂亮宝宝却轮不上她。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二、传播模式什么是模式?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水果糖是糖。所以,水果糖是可以吃的。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石头不是糖。所以,石头不是可以吃的。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烤鸭不是糖。所以,烤鸭不是可以吃的。所有的M都是P。S是M。所以,S是P。所有的M都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逻辑为真逻辑为假模式非常重要。有了它,很多复杂的规律就可以变得清晰。模式,就是对规律的直观而简洁的论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模式可以表示:(1)要素(2)关系和结构(3)过程(4)功能模式包括:(1)文字模式(2)图表模式(3)数学模式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论》,麦奎尔等著,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一、基本模式二、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之模式三、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的影响之模式四、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五、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的模式一、基本模式(1)线性传播模式I、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谁传播者控制分析说什么讯息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媒介分析对谁接收者(受众)受众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效果分析II、申农—韦弗数学模式讯息信号所接收信号讯息信源噪音源信宿接收器信道发射器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a、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的过程b、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n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克服噪音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2)控制论的传播模式III、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人际传播)编码解释者解码解码解释者编码讯息讯息IV、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组织来自新闻信源、艺术信源等的输入推测性反馈大量相同的讯息“大众受众”——许多授受者,各自进行译码、释码和编码各个接收者从属于某一群体。在此群体内对讯息进行再解释,并经常据此行动。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德循环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3、德弗勒互动模式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特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4、F.丹斯提出螺旋模式,纠正了前者的缺陷。传播往往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或下降的过程。(3)系统论的传播模式V、赖利夫妇模式更大的社会结构C基本群体基本群体更大的社会结构R基本群体基本群体讯息讯息社会总系统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系统模式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研究过程(树木)与系统(森林)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深入了解社会传播的原理和规律。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4、大众传播。•(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为能量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大众传播过程是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是具有阶级性的。(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隶属于上层建筑,它受经济规律制约的同时,更受上层建筑制约。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精神生产关系包括: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即所有制关系;人在精神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精神产品的分配及消费关系。•4、精神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全过程。二、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之模式VII、两级传播模式大众媒介许多相同的讯息注:大圈代表舆论领袖;小圈代表追随者三、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的影响之模式VIII、议程设置模式X1X2X3X4X5X1X2X3X4X5各种问题不同的媒介注意随之产生的公众对问题的感知四、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IX、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式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它们引起对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源的期望,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以及其他(往往是非有意的)结果五、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的模式X、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美国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条件消费者中趣味不同的受众媒介的制作者和发布者财政支持人、广告机构、市场研究等立法、管理机构、民间社团投票等政治程序保护提供商品、服务、广告等市场调查消费XI、怀特的守门人模式NN1N2N3N4N1N4N2`N3`MN=新闻的信源;N1234=新闻;N2`3`=选择的新闻M=受众;N1N4=舍弃的新闻一、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拉斯韦尔五W模式申农韦弗数学模式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系统论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二、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影响之模式两级传播模式三、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影响之模式议程设置模式四、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五、大众传播媒介的体系与行为模式德弗勒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怀特守门人模式第三讲结束▲熟练掌握六个传播基本模式。▲线性、控制论、系统论传播模式有何不同?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