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材分析国培学员薛文芳一、《圆的周长》的地位、作用:《圆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四、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分别算出它们的比值,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得出圆周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因此,本节课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行总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