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3页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篇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二)实验对象:家兔(三)实验步骤:(略)(四)实验结果: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1.加少许棉花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第2页共13页3.放置37℃水浴4.放置冰水水浴5.加肝素10个单位6.加草酸钾2mg(表9-3文字说明:略)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试剂1、富血小板血浆2、少血小板血浆3、生理盐水4、羊肺悬液5、0.025mol/Lcacl2血液凝固时间(表9-2文字说明:略)(五)讨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第3页共13页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8’15’’2’15’’6’45’’不凝不凝试管10.2ml0.2ml0.2ml2’15’’试管20.2ml0.2ml0.2ml3’45’’试管30.2ml0.2ml0.2ml45’’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第4页共13页胞,在毛刷上见有血凝块。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搅拌后的杯内血液因纤维蛋白原全部被耗尽,无法再形成纤维蛋白,则搅拌后的杯内血液不发生凝固。由此可见,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任何一个步骤被破坏,就不会引起血液凝固。在血液凝固的两个过程中,它们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表9-3所示:表9-3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区别点启动的凝血因子X因子的激活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时间内源性凝血Ⅻ需要Ⅻ因子复合物数量多,且全部在血管中复杂慢、约数分钟外源性凝血Ⅲ需要Ⅲ因子复合物数量少,Ⅲ因子在血管外,其余在血管内简单快、约几十秒钟由上可知,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在实验结果表9-2中,第1、2试管都是由血小板、生理盐水和cacl2溶液组成的,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故其凝血过程为内源性凝血。而第3试管是由血小板、羊肺悬第5页共13页液和cacl2溶液组成。在第3试管中含有羊肺悬液,其内含有丰富的第Ⅲ凝血因子。显然第3试管发生的血液凝固过程主要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因此第3试管凝血时间最快。在第1、2试管中虽然所含成分相同,但血小板含量不一样,第1试管血小板含量高于第2试管。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①血小板的质膜上吸附有许多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V、因子xI等。②其α颗粒中也含有许多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因子。③血小板因子为血液凝固过程提供磷脂表面,其激活后能加速血凝;同时其能对一些血凝因子具有保护作用,免受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破坏。可见,第1试管内因含有丰富的血小板,故其凝血时间比第2试管快。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各种理化因素等。棉花给血液凝固提供一个粗糙表面,容易使血小板发生粘着、聚集,然后发生解体,释放许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子;另外,棉花含许多带负电荷植物纤维,也能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因此放有棉花的试管内血液凝固加快。试管内壁涂上一层石蜡油时,由于石蜡油表面光滑,不易引起血小板粘着,即不易使血小板发挥促进凝血的作用。另外石蜡油为绝缘体,其把试管表面所带的负电荷覆盖,不利于凝血因子Ⅻ的激活,因此血液凝固变慢。血液凝固实际上是一系列蛋白酶的水解过程。参与血液第6页共13页凝固的凝血因子大多数是蛋白质酶原,其水解后变成有活性的蛋白质酶,如因子II、因子xI、因子xII等(因子VII是有活性的)。这些蛋白质酶具有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加强的特性,也具有蛋白质受热变性的特点。当温度低时,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而当温度升高到42~45℃以上时,由于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功能受损,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或失活。因此,把血液放入37℃水浴时血液凝固的时间就比放入冰冻水浴时所需时间短。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等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使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活,从而达到抗凝作用。肝素则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结合,加强后者的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使血管内壁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溶作用。因此在试管内放入肝素时血液不会发生凝固。血凝过程中,ca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参与了血液凝固的许多环节,当血液中没有ca2+时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在试管内放有草酸钾时,由于草酸钾与血液中的ca2+发生化学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使血液中没有ca,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第7页共13页(六)结论:通过本实验可知:①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阶段,任何一个阶段被破坏,凝血过程就终止,而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②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可把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所消耗的时间比外源性凝血途径长。③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发挥促进作用。④血液凝固除受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影响外,还受接触面、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血液接触面粗糙、适当加温能加速血凝,而血中加肝素等抗凝剂、以及除去血中游离钙离子等可延缓血液凝固。2+篇二: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篇三: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人员:实验日期:20XX年9月21日室温:27℃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实验名称: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二)实验对象:家兔(三)实验步骤:(略)第8页共13页(四)实验结果: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静置烧杯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的血液不发生凝固,但毛刷上可见红色的血凝块,将毛刷冲洗干净后可见毛刷上缠有白色丝状物。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表9-1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凝血时间1.2.3.4.5.6.棉花少许2’00’’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表面30’16’’37摄氏度水浴中3’30’’浸在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20’加肝素10个单位(加血后摇匀)20’加草酸钾2mg20’从表9-1可以看出:棉花和石蜡油是观察血液接触粗糙程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血液中加有棉花时血液凝固速度比石蜡油明显快很多;水浴是观察温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放于冰水低温环境中的血液凝固速度比置于37摄氏度温水环境中的明显要慢;当血液中加了肝素、草酸钾等抗凝剂,在20分钟内均不发生凝血,往该两管各加0.025mol/Lcacl2溶液2~3滴后,肝素管仍旧没有发生血液第9页共13页凝固,草酸钾管整体没有发生血液凝固,但出现血凝块悬浮于试管中。3.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试剂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1、富血小板血浆0.2ml2、少血小板血浆0.2ml0.2ml3、生理盐水0.2ml0.2ml4、羊肺悬液0.2ml5、0.025mol/Lcacl20.2ml0.2ml0.2ml血浆凝固时间2’9’’4’42’’15’’从表9-2可以看出:第三号试管凝血速度最快,第一号试管凝血速度次之,第二号试管凝血速度最慢。(五)讨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在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Ⅶ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Ⅶ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所激活,如血管内膜破损后暴露的第10页共13页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原文来自:博旭范文网: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组织因子)所启动的,其余参与血凝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等组织含量很丰富。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它们最后都是由于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的。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激活成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得所有血细胞网罗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的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的血液,虽也发生了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激活后,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纤维蛋白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所以在毛刷上见有血块。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搅拌后的杯内的纤维蛋白原全部被耗尽,无法再形成纤维蛋白,则搅拌后的杯内血液不发生第11页共13页2+凝固。人体内已知的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Ⅳ是ca外,其余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对温度敏感,过低温度会使之失活但不变性,过高温度会使之变性而失活。人体内本质为蛋白质的凝血因子、凝血酶等在37摄氏度(即人体正常体温)时活性最高,凝血因子的作用是将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凝血酶进而将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最终发生凝血;在冰水浴中血液的凝血因子失活或活性很低,不能有效形成纤维蛋白,故不发生凝血或凝血速度很慢,因此放于冰水低温环境中的血液凝固速度比置于37摄氏度温水环境中的明显要慢。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在抗凝血酶存在的条件下,肝素具有强的抗凝作用,故表9-1中第5号试管血液不凝固,而且此中血液里的ca2+未受影响,所以即使后来加入0.025mol/Lcacl2溶液2~3滴后也不发生凝血。血液凝固的2+2+多个环节中都需要ca参加,草酸钾是一种体外抗凝剂,它可与ca结合而去除血浆中得2+ca,从而起抗凝作用,故表9-1中第6号管血液不凝结。此后加入了0.025mol/Lcacl2溶液2~3滴,如果加入的量不足,则仍然不发生凝血或只出现几个小的血凝块,若足量,则可发生凝血。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