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作者:吴迪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5期[摘要]主要对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二是进行思想教育创新的具体建议。[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4-0079-0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科技化水平逐渐提高,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社会中发生的各种大事。此外,已经将新媒体应用到教学中,但是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却不显著,因此必须进行创新研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逐渐削弱新媒体时代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我国高校中主流的思想政治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发生的事情以及别的国家的一些主流观点和意识形态,导致学生在面临多种社会思想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逐渐被削弱。尤其是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了解到西方资产阶级国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形态的接受不利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也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二)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我国高校中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尚未将新媒体技术和日常的授课结合起来。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大学生看来是最枯燥乏味的课程,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这阻碍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此外,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无法将其与新媒体时代进行有机结合的关键因素,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的缺乏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三)教学内容滞后龙源期刊网我国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滞后,大多是在介绍之前的观念和发展进程,侧重对历史的感悟,缺乏时代感。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但是还是无法与时代接轨,就会出现课本中设定的理想目标比较高远,但是学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相差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更加枯燥乏味。此外,最大的问题是课程内容重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很多理论在高中的课本中已经进行过细致的讲解,在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后再学习这些知识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之对比,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大学生对外界更多的感知,从而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无感。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具体建议(一)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思想教育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精神,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技巧的提升,培养出乐观、坚强、向上的优秀品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更好的传播,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采用何种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不是通过呆板的、千篇一律的课本知识对中国的发展思想史进行了解。因而高校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进行变革。比如,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就可以通过放映我国阅兵仪式的视频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展现我国国家的强盛,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中,既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法治建设程度,也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无形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三)加强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很强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但是当前高校中很多教授思想政治课程的老师年龄都比较大,在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的应用上存在欠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老师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此外,高校还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招聘有思想、有创新教学方式的新式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讲授。龙源期刊网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无论任何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发展,因而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注重对新媒体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政治和道德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参考文献:侯萍,陶霞.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