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协同效应与溢价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并购协同效应与溢价研究作者:董权宇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18条)1.弗兰克·C·埃文斯.大卫·M·毕晓普.郭瑛英并购价值评估20032.邱闽泉.胡光晓.刘琳兼并收购财务实务20053.唐纳德·德帕姆菲利斯.黄瑞蓉.罗雨泽兼并、收购和重组20044.J·弗雷德·威斯顿.唐旭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19985.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20036.斯坦利·福斯特·里德.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并购的艺术:兼并/收购/买断指南20017.马克·L·赛罗沃.杨炯协同效应的陷阱20018.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J·弗雷德·威斯顿.崔永梅并购的艺术:融资和再融资20019.坎贝尔·卢克斯.任海通战略协同199910.ChatterjeeSTypesofSynergyandEconomicsValue:TheImpactofAcquisitionsonMergingandRivalFirms198611.FisherABHowtoMakeaMergerWork199412.LohrSSynergy,Redefined,BackinStyle198913.DailyJEDoMergersReallyWork?198514.DavidsonKMLookingattheStrategicImpactofMergers198115.NikhilPVaraiyaDeterminantsofPremiumsinAcquisitionTransactions198716.LatestResultsofControlPremiumStudyIndicateActivityI,CorporateGrowth198817.AzizAbdul.MortazaviSaeedMergerpremium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boardofdirectors1993(01)18.FeldmanRoger.WholeyDouglas.ChristiansonJonEffectofmergerson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premiums1996(03)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何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财务分析—基于第一百货并购华联商厦和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分析2008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企业越来越依靠并购这一手段来拓展经营,增强实力,实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企业的外部增长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将会越来越活跃。目前,国内外大量的并购案例表明,并购的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如何认识协同效应、识别协同效应、追求协同效应和实现协同效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搞好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主要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把一系列的财务分析指标引入到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体系中来,构建出一个评价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框架。使以后的企业在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时候能够有所借鉴。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就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第二章对并购的相关理论和并购的协同效应理论进行了阐述,提出本文研究所针对的并购类型为横向并购和战略并购,所采用的协同效应分类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这部分内容为后面的协同效应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案例的选择做好了铺垫;第三章则主要从指标分析和定性评价两个层次,分管理、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三方面,来构建评价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章则用第一百货并购华联商厦和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来检验第三章中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指出其获得或失去了具体哪方面的协同效应。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不足,首先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指出构建框架的合理性和需要修正的地方,并给出综合的评价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方法。然后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本文的一些创新点主要在于三点:第一,从微观层面入手,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具体单个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评价问题。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更加的直观易懂,而且由于企业在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时候,都是针对自身而言。这种单个企业背景的相似性,使其他企业在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时候更加容易进行借鉴,运用于实践。第二,是用定性评价加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出衡量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框架,来具体评价单个的企业是否获得了并购的协同效应。第三,不是笼统的评价企业是否获得了并购的协同效应,而是详细的分为管理的协同效应、经营的协同效应、财务的协同效应具体的三个方面来评价企业哪方面获得了协同效应、哪方面没有获得协同效应,使企业更有针对性的为获取某方面的协同效应而采取相应措施,有的放矢。2.期刊论文岳金桂.周隆斌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商业研究2002,(4)在金融经济学的框架内,企业并购表现为并购参与方在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的实现过程,其本质是对资源配置的再配置以及对失灵的市场机制的纠正.在社会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企业并购所致的财务协同效应和税收效应并不是全社会范围的一个零和博弈.但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市场机制的企业并购在纠正失灵的市场机制的同时,体现出的却是企业并购自身的一个悖论.经济学界也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理论来对企业并购做出更合理的解释.3.学位论文张琼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2005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企业越来越依靠兼并收购这一手段拓展经营,实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企业的外部增长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将会越来越活跃。大量并购案例表明,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如何认识协同效应、识别协同效应、追求协同效应、实现协同效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搞好我国企业并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对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并购双方协同效应的识别、计算、评价与管理的方法,为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协同效应提供了理论指导。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实现并购双方企业资源之间的共享和互补,达到并购后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企业各自独立经营时价值的简单总和的效果,协同效应的主要来源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的协同效应四个方面,任何一种协同效应的产生均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协同效应不同,其产生的前提条件也不同。本文第一章就目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第二章对并购的相关理论作了综述,通过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得出,协同效应的识别和获得是企业并购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章重点说明了协同效应的分类及产生的原理;第四章建立了企业并购目标的选优模型,对并购目标的选择定量化,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依据;第五章主要阐述协同效应的获取途径,既并购后的多方的整合,从而实现企业成功的并购。4.学位论文林颖翀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问题研究2005西方国家至今一共经历了五次较大的并购浪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代表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影响力之深,皆非往届浪潮所能比拟。如今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并购作为热门的经济现象将会不断趋于丰富、成熟和规范,对它的相关研究也是符合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并购是现代企业资本运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则是资本运作这一外向型交易发展战略的显著体现,并极大地展示着资本运作的技巧和魅力,而证券化的市场经济也成为财务协同效应的助推剂。财务协同效应对并购重组的显著而又微妙的推动,其积极性和片面性都值得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购协同效应不仅是企业并购的动机之一,也是衡量和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它也是一项理论性较强,并对并购活动实践能够起到较好指导性的课题。但是,由于并购中涉及到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对于协同效应的全面分析,特别是对财务协同效应和财务风险规避的分析成为公司财务及其战略管理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不少的大企业由于不注重并购协同效应最终导致并购的失败。虽然当前我国的企业并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并购动机、并购主体资格、并购整体产权和资本市场的环境建设等等,但随着并购市场的逐渐完善和成熟,并购财务协同效应及财务风险规避效果也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首先介绍公司并购的概念及相关的现代并购理论,综合分析并购协同效应的定义和类型,接着集中阐述其中的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概念,进一步剖析财务协同效应原有概念的不足和缺陷,指出并购相关的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和证券交易并非是决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唯一因素,提出了应把并购财务风险规避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对财务风险中涉及到的公司估价、并购融资方式和并购支付手段的选择作了具体深入的阐述,并结合“太极集团”并购“西南药业”国有股的案例来说明财务风险的控制对财务协同效应提升的重要性。最后根据案例分析,指出我国公司并购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并购财务协同效应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5.期刊论文王静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分析-山西焦煤科技2007,(z1)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并购趋势及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6.学位论文叶蕾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2007企业并购是一种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有许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目前都面临着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从而达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并购。在对并购活动中企业并购的动机进行讨论时,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在于获得协同效应,从而从协同效应的角度来衡量企业并购的业绩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协同效应的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实践中对并购中协同效应评估的失真,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失败的并购。因此,评估协同效应对于想要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成长的企业尤为重要。本文从并购重组事件对企业现金流量业绩的影响来衡量企业是否获得了协同效应,用现金流量来衡量并购的业绩是西方学者最新的思想方法,而由于协同效应是企业业绩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企业的协同效应是可行的,此外,现金流量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不易受人操纵,因而用现金流量来衡量并购的协同效应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此外,为了与现金流量法进行比较,又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业绩进行了分析,以判断并购是否给公司带来业绩上的上升。本文首先对并购以及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协同效应的概念、分类以及来源;其次,探讨了协同效应的计量模型;接着运用并购重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效应和因子分析法来测量并购的协同效应,包括用IACF和股价效应两种方法来衡量并购是否带来了协同效应;接着,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购类公司没有获得协同效应,目标类公司获得了不明显的协同效应,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效应是在慢慢减少的;横向并购不管是给收购类公司还是目标类公司都带来了协同效应,而混合类并购的风险相对来讲是较大的。最后,结合结论,针对协同效应的获得提出建议。7.期刊论文常婵君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8,(4)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将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并购实践中,企业的并购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从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动因出发,分析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和产生机理,从微观层面对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提出自己的看法.8.学位论文郭建光中国国有钢铁企业并购整合策略研究——基于协同效应的视角2006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从而达到一体化战略目的的有效手段。纵观世界大型企业的成长史,没有一家企业不是通过并购的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的。1996-2005年的10年中,全球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通过并购重组,美国、日本、欧洲等主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