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初中“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实施背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工作,其系统性较强,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更大。中学生正处于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形成期,因此初中阶段尤其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自2009年我校成立以来,学校以“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精心构建最具幸福感学校,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作为一大办学特色在日常教学中落到实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累,要改也难。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思考,我们开发了“好习惯好人生”这一校本课程。二、校本课程的界定所谓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就是指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稳定的行为,在我们的课程里主要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两方面。培养中学生良好习惯的整个涵义,不仅包括培养中学生好的行为倾向,同时也包括矫正中学生不好的行为倾向,从而真正形成良好的习惯。三、校本课程实施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2、叶圣陶的养成教育理论。“养成良好习惯”的论述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老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更是强调: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3、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德育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分离出来。同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不可能脱离其生活,来进行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的,必须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育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增强敢于进行体验的勇气,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一定的自制能力,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四、课程实施意义:1、通过对照《中学生行为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探索多种途径发挥教育的合力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全孩子的人格品质,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2、通过对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师们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丰富教育孩子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3、通过课程研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完善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制度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课程内容:如何通过多种载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努力做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中学生。1、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整理划分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并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基于此,学校在我们初一级部开设了好习惯好人生系列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十二个好习惯,这十二个好习惯分为学习、做人、阅读、安全、运动、劳动、礼貌、交际等内容。这十二个好习惯,每一个都是很具体的,是具有“可操作性”的。“12个好习惯”,每周养成一个,一学期完成。2、对照规范,如何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哪些有效的途径发挥最大的效益来培养和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出的规范。3、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手段,检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六、课程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1、调查分析,摸清情况。通过采用教师观察、师生访谈、学生观察日记、学生小报等形式摸清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习惯以及学生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进行一定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我校从2012年9月对全体学生开展“好习惯好人生”系列教育,至今分别进行了“讲诚信”、“认真书写”、“每天读书”、“学会倾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和孝敬长辈”等方面的专项训练。通过训练,锤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增强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2、对参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理论,收集资料。对前人进行的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学习他们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同时学习相关文件材料,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德育纲要》《新课程实施纲要》等,学习有关习惯养成教育的论著,如《叶圣陶论文集》,促进实验教师进行习惯教育的重视。(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1、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惯养成方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习惯养成方法,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意识得到提高。2、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教给学生规则,就要训练学生按这个规则进行,并且持之以恒。3、课堂教学的形式要活泼,丰富。可以制作一些课件,以课件形式给学生正确的感性认识,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主题队会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4、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讲诚信”演讲比赛,学生书法比赛等。5、进行学科整合,将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每一门的学科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6、努力和家长配合,家校共同训练。(三)评价体系1、由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学生的上课、下课、放学、作业、课堂等方面的日常行为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形成学生习惯养成个案。2、由家长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四)、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主要是对课程中整理出教育活动案例以及学生个案,分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各种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