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概况课件提纲地理与气候文化艺术区划与人口民俗风情特产与美食旅游资源民族与宗教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课件提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边疆它与我国哪几个省级行政区相邻?它与哪些国家相邻?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地理与气候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跨“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被称为”中国北大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国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毗邻八个省区,东、南、西依次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横跨三北,靠近北京、天津两大都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返回1101201005040内蒙古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地形是:高原53.4%山地20.9%丘陵16.4%平原与滩川8.5%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东高西低,西部是茫茫戈壁和沙漠,东部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横贯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地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内蒙古的五大高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三大山地1400洮儿河黄岗梁2029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西部的茫茫戈壁和沙漠。东部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五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库布齐巴音温都尔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春=气温骤升、风大•夏=短而炎热、降水集中•秋=气温剧降、出现霜冻•冬=漫长寒冷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地理与气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设9个市: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3个盟;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2个计划单列市:满洲里、二连浩特;区划人口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稀土储量占全国97%,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产地交通与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内蒙古植被景观分布从东向西植被变化森林--草原—荒漠降水逐渐减少造成的交通与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自然资源阴山“塞上米粮川”“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大型煤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亚欧第一大陆桥上最重要、最快捷的交通枢纽满洲里二连浩特二连浩特是中国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陆路口岸。是连接欧亚大陆最捷近的大陆桥,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口岸城市为开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远古•匈奴、东胡•鲜卑、乌桓•突厥•契丹•蒙古历史沿革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远古: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元朝: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匈奴:前3世纪,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东胡:分为鲜卑、乌桓、契丹、室韦等几个民族。鲜卑:386年,拓跋氏建立北魏,定都今山西大同。突厥:552年,统一北方,建立突厥汗国,后被隋朝瓦解。契丹:7世纪末崛起,916年,建立辽国,定都开封。蒙古: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建立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类型作品地位民族典籍《蒙古秘史》汉文本编入《永乐大典》《格斯尔传》新中国成立后发现于北京神话传说《化铁熔山》早于蒙古文字出现前文化艺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49个民族,•汉族、蒙古族100万人口以上•7种宗教民族与宗教宗教民族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飞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内蒙古旅游拥有八大特色产品:秀美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浩瀚的沙漠戈壁童话般的森林冰雪特殊地貌景观别样的边城风情发人畅想的“神舟”系列飞船项目。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类型数量景点国家5A级景区4个鄂尔多斯响沙湾**成吉思汗陵呼伦贝尔市满洲里中俄边境兴安盟阿尔山*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扎兰屯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呼和浩特国家地质公园6个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一是:丝绸之路、万里茶道、黄河、长城等旅游线路三级精品线路:二是基本贯穿自治区全境或大部分盟市:万里北疆风景线(东西大通道),草原马道、黄河“几”字湾大漠风情线、蒙古源流黄金线三是从万里草原天路各节点引出,如:阿海满“金三角”四季游、红山文化游、科尔沁文化游、“两个文明”体验游……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特产•植物•中药•大兴安岭三大珍品•动物•其他特产与美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饮食炒米“白食”“红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白食•“白食”: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的奶食品,是纯洁的意思。蒙古族崇尚白色,招待尊贵的客人,主人首先要敬献白食待客。逢喜庆宴席或逢年过节,也要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表示良好的祝愿;如有亲人出门远行,也要用白食祝福一路平安。•“白食”分为食品、饮料两种,奶制饮料有鲜奶、酸奶、奶酒、生熟酵酸奶、混合回锅酒等;奶制食品有:奶豆腐、酸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子、黄油渣子、白奶豆腐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奶茶: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汤下饭,又可待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红食“红食”:肉食品,原料:主要是牛羊肉,其次是山羊肉和骆驼肉,马肉很少吃,白马肉绝对不吃。吃法:手把肉;炖羊肉、烤羊肉,宴席则是摆整羊席,特别高级的是蒙古八珍(醍醐、麋肉、野驼蹄、鹿唇、驼乳、麋肉、天鹅炙、元玉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烤全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草原美食:手扒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草原美食:哈达饼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草原美食:涮羊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草原美食:全鱼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草原美食:成吉思汗铁板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烤羊肉串•烤羊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蒙古包——住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莫力庙水库蒙古包古代称“穹庐”或“毡帐”,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民居,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蒙古包呈圆形尖顶,蒙古包具有阻风力小、易于拆装、便于搬迁等特点。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服饰——衣•蒙古族的生产方式是以游牧为主,其服饰习俗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服饰多以皮服为主。•“蒙古袍”:常见的袍服大同小异,多用红、黄、深蓝色的布料或绒线,在衣领、袖口、下摆等处绣上精美的花边。•蒙古皮靴:这种靴子乘马伸镫方便,离马在草上地徒步行地,阻力小,靴子的立筒既能防寒防风,又能防止小腿和蹬皮摩擦。•蒙古头饰:蒙古族妇女最有民族特色的饰物。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族男女服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帽下一张返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族头饰蒙古族头饰很美丽、华贵,一般用玛瑙银链珊瑚玉石穿缀而成。蒙古族服饰反映了蒙古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族男子还有“三不离身”:木碗、腰刀和火镰。•蒙古族喜用木制器皿,木碗是用原木制成,大部分用银包镶,其花纹很是美观。•吃饭时,即使是一家人,也是各用各碗,客人也是用自己的碗来就餐。凡是身边不带碗者,就要被人耻笑。•木碗、腰刀、火镰三不离身的习俗,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历史上屡遭战乱所形成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碗蒙古碗是用桦树根加工成的,碗面用银片包镶,碗托錾刻精细的花纹。蒙古族人民用它吃饭、喝酒、喝茶,用完就揣在怀里视为珍宝。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族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生活的好“帮手”蒙古马——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马鞍具蒙古人对马鞍具的装饰和制作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古老传统。其制作与金银工艺的装饰分不开的。北方民族用金银的历史很久,人们在工艺制作过程中,认识了金、银的物理性能展性和延性,将它锤成金箔或拉成金丝等装饰在各种器物上。在北方民族中各个时期都有着极丰富的金银器皿和装饰物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桀骜不逊的蒙古马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蒙古马放驼归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宗教祭祀概要•宗教信仰•祭祀活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是“巫”的意思,该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13世纪以前,蒙古族普遍萨满教。•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为释迦牟尼佛教的别支。16世纪后期,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佛教开始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祭天•祭地•祭火•祭敖包•那达慕祭祀活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古代的蒙古人最早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神灵,17世纪以后黄教虽然传入蒙古地区,但萨满教的遗迹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仍然保存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祭天:祭腾格里(天)是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山丘等高处立木头或石堆等标记,以此代表“腾格里”。•祭地:祭地也是蒙古人自然崇拜的一种。蒙古人有“天父地母”之说,认为大地上有名的山川和奇特的草木都有自己的主神。蒙古人把鲜奶和奶酒每天早晨酹向所在地的山巅,表示致祭。•祭敖包:这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习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成吉思汗祭祀•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四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十五日的淖尔祭,九月十二日的禁奶祭,十月初三的皮条祭,这四次大祭各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史称为四时大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伊金霍洛为蒙古语,意思是主人的陵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祭祀成吉思汗的苏勒德•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军队的战旗,蒙古民族的守护神,战无不胜的象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民俗文化•丧葬•节日体育•民族歌舞•献哈达•敬茶•敬酒•敬神•唱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丧葬•游牧时期:实行的是“野葬”和“原地葬”。•后来:受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1、实行土葬(正常死亡者)。2、实行火葬(非正常死亡者)。•葬具用木棺:分为两种1、卧棺:一般人死后用卧棺2、坐棺:活佛、葛根、喇嘛、尼姑以及对佛特别虔诚的人,死后才能用坐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节日体育•“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大年(春节)•小年:送“灶神爷”上天的日子,故又称作“祭灶”或“祭火”。•蒙古族22个传统节日:有春节、灯节(正月十五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