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次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你认为这一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答:这一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推动学生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4.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实践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性,它要求学科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学校要与社会、家庭相结合,要把获得知识的过程放在第一位。要重视实践,强调实践过程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体验。5.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改革的重点有哪些?答: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2.转变学习方式;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6.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要发生哪些变化?答: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7.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那么,“动”和“活”的实质是什么?答:“动”的实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活”的实质是学生思维的活跃。8.课程结构的调整具有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特点。9.本次课程改革的改革目标有哪些?答: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10.教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分配、授课类型、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11.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有哪些?答:1.教学任务;2.学科性质;3.教学原则;4.教学目标;5.教学内容;6.学生特征;7.教师自身的特点;8.学校的实际情况。12.板书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哪些?答:1.板书应条理清晰,准确简明,富有启发性;2.板书应布局合理、书写规范、富有艺术性;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4.简述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首先,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它能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再次,它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测验。15.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16.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2.熟悉学生;3.组织教材,选用教法;4.制定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17.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1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答: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19.什么是教学计划?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工作的依据。教学计划是由4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教学科目;学科开设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0.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答:设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对于教师有效选择教学方法、调控教学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1.指导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2.引导教师调控教学过程;3.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21.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22.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答: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职业发展;4.行动研究23.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1.设计者;2.信息源;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平等中的首席;6.反思考者与研究者;7.终身学习者。24.在教学中怎样科学地安排学习?答:在教学中科学地安排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地用脑;2.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睡眠;3.避免连续过长时间的学习;4.合理地安排课表;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5.实施德育的原则有哪些?答: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26.常用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27.贯彻8条教学原则各有哪些要求:(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坚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教学的科学性;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各方面,渗透思想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教材中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发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注意讲和练的结合;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有关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发挥敎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重视言语的直观;(4)启发性原则: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应善于组织全班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5)循序渐进原则:抓好教学内容的序;抓好教学的序;组织好学生学习的序。(6)巩固性原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组织好复习工作,同遗忘作斗争;加强平时以巩固教学为目的的教学训练。(7)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既要照顾学生个别特点又面向学生大多数,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8)整体优化原则:选择教学方法,为教学效果整体优化服务;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效果整体优化服务;创设优良的教学条件;综合考虑教学原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