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哲学思想魏仕庆讲授一、老子其人与其书1、老子其人老子其人1、老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1、老子其人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1、老子其人《史记》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1、老子其人•《史记》最后曰:“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邛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争议•主张“早期说”即认为老子是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而略早于孔子的李耳的有:胡适、唐兰、郭沫若、黄方刚、马叙伦、高亨、詹剑峰、陈鼓应等。争议•老子是战国末期人即“晚期说”的有:梁启超、钱穆、罗根泽、谭戒甫等。•当然,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老子其人。持这一看法的孙次舟认为:老子并无其人,乃庄周后学所捏造。《老子》书,亦出于庄周后学之手。”是庄子学派所虚构的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寓言人物。我的理解•赞同“早期”说•A、相信司马迁的记载。•B、“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我的理解•C、既然有《老子》这本书,必然有其作者。在先秦典籍中,如《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墨子》佚文中都不曾怀疑过老子这个人及其学说。2、《老子》其书•老子》一书的名称起码有六个,即《老子》、《道德经》、《道经》、《德经》、《德道经》、《五千言》等争议•认为《老子》一书成于春秋末,确是老子所作的学者有,如胡适、唐兰、郭沫若、吕思勉、高亨、詹剑峰、陈鼓应等。•《先秦学术概论》中认为:“《老子》书辞义甚古,又全书之义,女权皆优于男权,俱足证其时代之早。”又在同页注中指出:“全书皆三四言韵语,间有散句,盖后人所加,与东周时代之散文,截然不同。一也。书中无男女字,但称牝牡,足见其时之言语,尚多与后世殊科。二也。”并认为《老子》并非南方之学,而是北方之学。争议•断言《老子》一书出自战国之末,以后,有梁启超、顾颉刚、钱穆、张寿林、张季同、罗根泽、冯友兰、熊伟、张西堂等学者撰文,认定《老子》为战国时书。他们所依据的不外乎是思想源流、时代精神、语体文风、语言方式、流播方式、学者引述、民俗习惯等,以此判断其为战国时书。争议•秦汉之间•顾颉刚认为。他认为《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一文认为“其书成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之间”。•刘节认为,《老子》作者是作《淮南子·修务训》的作者我的理解•1973年12月,从马王堆3号汉墓中发现了帛书《老子》的两种抄本,世称甲本和乙本。甲本字体处于篆隶书之间,不避“邦”字讳(汉高祖刘邦),所以,断其抄写年代当在高帝之前。乙本字体是隶书即今体,避“邦”字讳,但仍用“盈”(惠帝)和“恒”(文帝)字,可见其抄写年代应在高帝时期,当与甲本相隔不远。甲本与乙本距今都已经两千多年,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老子》一书的抄本之一。《老子》帛书的发现,证明了《老子》绝非汉代的作品,至少在秦代之前就已经流传。我的理解•相隔20年,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大批竹简,其中竹简《老子》(郭店节抄本)距今2300余年,虽然并非原始祖本,但却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抄本。不仅发现诸多不同于通行本的思想言述,值得学界认真地比较和研究,而且将《老子》的年代比帛书《老子》往前推进了一百多年,推翻了老子成书“晚出说”,证明《老子》的时代起码当在战国中期甚至更早。二、老子宇宙观1、宇宙本原道先天地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无”就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二、老子宇宙观•“道”的特点:•“道”的本义•.•(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同本义[road;way;path]道,所行道也。——《说文》一达谓之道。——《尔雅》二、老子宇宙观•A、虚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二、老子宇宙观•B、道是一种恍惚的不确定的不可感觉的最原始的“无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第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二、老子宇宙观•C、有时说“道”是“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二、老子宇宙观D、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D、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D、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二、老子宇宙观•社会根源:现实政治中的“无为而无不为”•认识论根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我的评价•A、宇宙生成理论。•B、遗留着天命论的痕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C、“道”这个哲学范畴。三、朴素的辩证法•老子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三、朴素的辩证法•1、对立的事物•《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三、朴素的辩证法•2、对立双方的转化•《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三、朴素的辩证法•3、转化的道理•《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3、转化的道理•《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3、转化的道理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3、转化的道理•《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转化的道理•《老子》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三、朴素的辩证法•终极意图《老子》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四、社会政治伦理观•1、技术、智慧的进步是万恶之源。•《老子》第五十七章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四、社会政治伦理观•2、愚民政治•《老子》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四、社会政治伦理观•3、现实政治•《老子》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反对现实政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四、社会政治伦理观•《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五、〈老子〉的认识论•1、主张“绝圣弃智”。批评现实•《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主张•《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五、〈老子〉的认识论•2、“为学”与“为道”•《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五、〈老子〉的认识论•3、与“道”一体•《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