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方法与技巧专题2 推断题的深度整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二推断题的深度整合一、推断题题型的特点化学推断题由于综合性强,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推崇,是历年高考试题必考的一类题型。这是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及简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试题。在高三复习中抓住推断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还能培养分析推理、观察思维、获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二、推断题的常见类型推断题包括两种题型:一种为文字推断题,另一种为框图推断题。“无机文字推断题”属高考必考题型,其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甚至包括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命题方式灵活、形式多样。“无机框图推断题”作为一种高考的常见题型,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它是多年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高考试卷中重现率较高。三、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基本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元素、化合物的特性,挖掘解题“题眼”,并以此为突破口解题。此类试题常见的解题方法为“审→找→析(推)→验→答”五步。即:(1)审:审清题意,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3)析(推):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知识,大胆猜测,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4)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条件才算正确。(5)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即:推断题――→审析明显条件隐蔽条件――→找关键突破口结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其他特征――→推断结论――→检验作答。突破口→物质的特征颜色和状态【典例1】(海南高考)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点拨首先突破框图,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一般可预测为碘单质,可推得C物质为氯气,则A为盐酸、B为二氧化锰;E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H,则E为氯酸钾、H为氧气、F为氯化钾;于是D一定为碘化钾。所以推出A盐酸、B二氧化锰、C氯气、D碘化钾、E氯酸钾、F氯化钾、G碘、H氧气。答案(1)4HCl(浓)+MnO2=====△MnCl2+Cl2↑+2H2O(2)6I-+ClO-3+6H+===3I2+Cl-+3H2O(3)2H2O2===========二氧化锰2H2O+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4)5.6×10-4mol·L-1具有特征颜色和状态的常见物质1.(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Cl3、CuCl2;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KMnO4、I2;(紫)红色固体:Cu;绿色固体:Cu2(OH)2CO3。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体:SO2、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体:H2、N2、O2、CO2、CO、CH4、NO。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等。4.易升华的物质:I2。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6.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7.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等;②(浅)黄色沉淀:AgBr、AgI、S;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⑤黑色沉淀:CuS、FeS;⑥(砖)红色沉淀:Cu2O。【训练1】如下图,A、B、C、D、G是五种常见单质,其中A、G为气体。化合物R在常温下呈液态,F为黑色晶体,H为淡黄色粉末,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H的电子式为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与T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A、G为常见气体单质,且它们能相互化合生成R(液态),则R为H2O;A、G分别为H2和O2中的一种,再结合“G+B(单质)―→H(淡黄色粉末)”可推知A、B、G、H依次为H2、Na、O2、Na2O2,T为NaOH。由D(单质)分别能与G(O2)、R(H2O)反应都可生成F(黑色晶体)可知,D为Fe,F为Fe3O4。由C(单质)+G(O2)―→M,且M能与T(NaOH)反应可知,M必为酸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再结合F(Fe3O4)与C生成M(C的氧化物)的反应可知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故可推知C、M、N依次为Al、Al2O3、NaAlO2。答案(1)Na+[··O······O······]2-Na+(2)3Fe+4H2O(g)=====高温Fe3O4+4H2(3)2Al+2NaOH+2H2O===2NaAlO2+3H2↑突破口→特定物质的特征组成和结构【典例2】A、B、C、D、E是短周期中的五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元素A的某种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A、C同在一个主族中,元素D、E形成DE2型离子化合物。请解答下列问题:(已知:18℃时,Ksp[Fe(OH)2]=1.6×10-14Ksp[Mg(OH)2]=1.2×10-11)(1)写出元素B、C所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比较元素C、D、E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3)在DE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然后在上述体系中再滴加Fe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2D(s)+B2(g)===2DB(s)ΔH1=-1204kJ·mol-1②2A2B(g)===2A2(g)+B2(g)ΔH2=+484kJ·mol-1③D(s)+2A2B(g)===D(BA)2(s)+A2(g)ΔH3=-441kJ·mol-1试计算D(BA)2(s)===DB(s)+A2B(g)的反应热为________。点拨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是H,短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O;短周期中与H同在一个主族的有Li、Na,但原子序数比O大的是Na;根据DE2的形式可知D为金属,E为非金属,且为O元素的下个周期,故D、E分别为Mg、Cl。(1)B、C可形成Na2O、Na2O2两种化合物,前者中只有离子键,后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2)元素C、D、E分别为Na、Mg、Cl,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原子半径依次减小。(3)DE2溶液即MgCl2溶液,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Mg(OH)2沉淀,由于Ksp[Fe(OH)2]Ksp[Mg(OH)2],所以当加入FeSO4溶液时,Mg(OH)2沉淀即转化为Fe(OH)2沉淀。(4)应用盖斯定律,对已知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处理,即(①+②)/2-③即得热化学方程式:D(BA)2(s)===DB(s)+A2B(g)ΔH=(ΔH1+ΔH2)/2-ΔH3=+81kJ·mol-1。答案(1)Na2O2(2)ClMgNa(3)产生白色沉淀Mg(OH)2+FeSO4===MgSO4+Fe(OH)2(4)+81kJ·mol-1常见的具有特征结构的微粒微粒结构特征常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要求掌握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结构的特点,还要熟知一些特殊微粒的结构特点。例如CaC2中的C2-2、Na2O2中的O2-2等。1.常见的10电子微粒(1)分子:Ne、HF、H2O、NH3、CH4等。(2)阳离子:Na+、Mg2+、Al3+、NH+4、H3O+等。(3)阴离子:N3-、O2-、F-、OH-、NH-2等。2.常见的18电子微粒(1)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等。(2)阳离子:K+、Ca2+等。(3)阴离子:P3-、S2-、HS-、Cl-、O2-2等。【训练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表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该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ΔH=________(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盖斯定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位、构、性”关系的应用与推断,考查盖斯定律的计算。通过比较Q、R与T、W的关系可知,Q、R为第二周期,T、W为第三周期,故T为ⅢA族,即T为Al,因此Q、R、W分别为C、N、S。(1)Al为13号元素,有3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3。(2)Q、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H2SO4,酸性后者大,故非金属性C弱于S。(3)S与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生成中间价态的硫的化合物,题目提示该物质为气体,故其为SO2,则另外一种为水。(4)原子序数比R大1的元素是O,其氢化物有H2O、H2O2,后者可以分解为前者,同时有氧气产生。(5)氮的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O,根据NO与O2的比例关系(2∶0.5)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O2+4NaOH===4NaNO2+2H2O。(6)可以写出C、Al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ΔH1=-akJ·mol-1①4Al(s)+3O2(g)===2Al2O3(s)ΔH2=-4bkJ·mol-1②4Al(s)+3CO2(g)===2Al2O3(s)+3C(s)ΔH=?根据盖斯定律,ΔH=②-①×3=(3a-4b)kJ·mol-1答案(1)(2)弱于(3)S+2H2SO4(浓)=====△3SO2↑+2H2O(4)2H2O2=====MnO22H2O+O2↑(5)NaNO2(6)(3a-4b)kJ·mol-1突破口→典型物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