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积极心理学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简介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含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KennonM.Sheldon&LauraKing,2001)缘起:对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批评与反思地位:2004年初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目标: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的积极品质的转变。主要观点:l、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类最好的正向力量;2、对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个案的缺陷修补3、发挥人类正向或积极的潜能: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快乐、生命意义等。积极心理学主要特征:(1)积极的价值取向(2)研究视野兼顾个体与社会层面(3)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第二节积极人格论对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批评过分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而忽视了人格的共同性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有着消极的特性,即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到比较流行的特质人格理论,它们的最终归属点都无一例外地落实到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积极人格(positivepersonality)研究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主张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三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乐观(optimism)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尤其是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积极人格力量2004,Peterson和Seligman的《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CSV)一书正式出版,CSV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作出了最雄心的计划。CSV以人类的人格力量为核心,界定了人格力量与美德的概念。在美德的条目下,分类列出了24种人格力量积极人格特征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评价贡献:积极人格研究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积极转型以丰富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在心理学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从人类的积极力量出发来研究人格积极人格研究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积极人格研究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如,强调情感在积极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人格理论强调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理属性、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比较符合当前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总趋势问题:积极人格理论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倾向。积极人格理论对人格特质的研究还相对不够深入,其理论不如“大五”人格等理论的描述更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再次,积极人格理论在研究人格时有泛化人格概念的倾向,它把能力、潜力等都纳入人格的范畴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