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教育理论综台(小学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8分)1.()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t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活动。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9.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l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6.()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1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19.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A.后脑B.中脑C.前脑D.延脑2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21.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生理需要D.认识和理解需要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l2,实际年龄为l0,这位同学属于()。A.智力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品德良好儿童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替代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27.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A.加涅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托尔曼28.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29.教育目的30.教育31.品德32.先行组织者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13分)3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36.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________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_______归因。37.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8.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美育的任务。40.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41.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2.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43.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7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44.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l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六、论述题(11分)45.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17世纪的夸美纽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2.B[解析]“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的理性诉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C[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4.A[解析]学校是教学之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5.B[解析]中小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6.c[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效果的。7.C[解析]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郎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首次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他倡导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使教育从纵向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方面连接人和社会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8.D[解析]广义上的教育包含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一切教育。9.C[解析]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但是二者常常并不平衡,教育有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有时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10.D[解析]略11.A[解析]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12.c[解析]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13.B[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14.C[解析]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内容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15.C[解析]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16.A[解析]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17.A[解析]儿童在某一时期发展某种能力最为迅速有效,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达到那种效果或者能力,这就是关键期.即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8.D[解析]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19.B[解析]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20.C[解析]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21.A[解析]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22.B[解析]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23.C[解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最基本的需要。24.A[解析]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l20。智商在80一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25.C[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一…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26.A[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27.C[解析]奥苏贝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28.A[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二、名词解释29.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30.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3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