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案摘要: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努力寻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案: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营造诗化和思辩的课堂氛围。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强调职业技能教育,强调职业专项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那就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够了。高等职业教育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举办以来,不仅为中国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积累了办学经验,尤为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不可否认,高职教育人文传统的淡化与人文教育的削弱亦已日益成为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它突出地表现在:以科学技术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文化教育基本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其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技能性的知识,但一大堆知识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没有成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的动力。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要求劳动者具备多种能力。如果说传统的职业教育只是着眼于个人终身从事一种固定职业的就业准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变迁,职业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一些边际岗位和岗位群不断涌现,要求劳动者不仅要具备跨岗位的能力,还要求具备跨职业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职业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时有最适度的流动性,便于他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个职业和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到另一部分”。[①]这就需要我们高职教育为学生提供牢固的技能基础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和终身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她植根于中华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②]那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的培养:一、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目前我们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选取的多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少量的现代作品。一本书教学内容繁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作讲解,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一直以来,我们把注意力和着力点过多地放在“怎么教”这一层面上,而较少去思考“教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大学语文应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应该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中,精选佳作。侧重于选用最有文化意味,并且集中体现语言活力的经典文章,着眼于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对能力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所选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所谓吸引,就是要让学生有一见如故之感,让学生觉得文中所说的东西正是自己在生活中所寻找的东西,想看、想听、想读、想这样说,使学生从课文当中看到自己所愿、所需的人格行为。教材的内容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训练的范例,更是学生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精神和思想。我们可采取以特定主题划分编排教学内容,这些主题应涉及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思维与情感发展。让学生达到先共鸣后深入的学习效果,在朗诵、背诵、模仿写作中去进行情感的渗透。我认为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在这方面就达到了非常大的高度。“本书既不以文学史知识为线索,也不以写作知识为中心,而以经反复筛选的古今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③]二、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在高职院校,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对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情也强于文化基础课。因此,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并不是一件易事。虽然说,高职生大多是由于高考分数低而被迫上高职校,但他们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人的本性。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里谈到:“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常常会成为人前进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编制不同的话题。如:“如何与人交往”,“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一,你平时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让学生们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把语文和音乐、美术结合起来;必要时还可以观看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走进来”,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唤醒他们对人文素养的内在需求。三、营造诗化和思辩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是靠说教和强加灌输就能培养的,而只能潜移默化,并且还需要学生个体的主动自觉去领会、感受和顿悟,虽说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人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却会产生深远变化,在渐渐地过程中发展。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诗化和思辩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氛围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时需要创设生活情境,让情感走进课堂,以教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陶冶。首先,语文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走进高职语文课堂,不少教师上课表情冷漠,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这样的课堂波澜不惊,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想起前人教书的情形状态,梁启超先生上课“说讲到精彩处,‘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教学其实是需要激情的,需要我们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奉献。只有教师自身充满对事业生活的热爱,才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其次,我们要营造诗化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我在讲周作人的《乌篷船》时,我让学生倾听马思聪1937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思乡曲》,乐曲的离愁别绪之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因为他们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和父母出外读书。相同的感受使他们沉浸在对自己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中,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再去理解文章就会容易得多、深刻得多。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能够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因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参与创造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作品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真正创作完毕。由于读者个性的渗入,作品的意义就会呈现出差异,而且只有读者个性的渗入,作品才是活的、有生命的。教师纯粹的讲解绝不能代替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要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他们从作品中读出自己、认识自己。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和参与”。[④]这样,在长期的阅读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都得到了提升。再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思辩的课堂氛围。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明教师思考的真实性。”[⑤]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可以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核心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口头讨论和书面讨论,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引发他们对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意义等问题的沉思和追问,即使没有答案,在对话中思想和思想交流,智慧与智慧碰撞,他们也会在精神上充实和成长起来。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笔者坚持按上述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全面实施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至于这一方案的有效发展与进一步完善,还有待专家同行的不吝指导。[注释][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版.[②]曹海明.《语文:文化的构成》语文教学通讯,2004(7-8)[③]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④]傅杰选编.《大学活页文库(第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⑤]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28作者简介:陈浩(1982—),男,河南信阳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