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36)背景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特点评价外有干涉、内有叛乱、政、经形势严峻。国内经.政危机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国有化(大中国有、小监督)部分恢复私有(大国有,中小私有)取消贸易(国家统配)自由贸易强制劳动(不劳不得)按劳分配排斥市场,用行政手段直接过渡到共’义恢复市场,部分恢复资’义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义(1)战胜敌人,巩固政权;(2)违反经济规律,导致经、政危机(1)恢复经济,巩固政权(2)适应生产力,是向社’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和物资极端缺乏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采取非常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2)该政策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但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4)战争基本结束后,措施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5)这种体制不是一种适合生产发展需要的科学的经济体制。“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1)与战时共’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2)其实质是什么?(3)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政权,逐步过渡到社’义评价(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它的实施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它为俄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向社’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1、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中)2、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如何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对本国对东欧积极消极经工业、农业化→取消新经济政策→确立(1936)①单一公有制(全民、集体所有)②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行政管理)斯大林模式和西方模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义模式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例:英)中国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私有以公有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先轻后重农、轻、重协调发展经济体制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义市场经济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资大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大多党合作政协小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政权受威胁)新经济政策(政治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权巩固但违反经济规律解决危机,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基本实现工业化,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1.下列哪项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把大中企业全部都收归国有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实行余粮征集制B2.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在困难中战胜敌人D3.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A.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B.它的制定是当时形势的需要C.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D.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A、由苏维埃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B、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C、经济建设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D、在经济建设中以计划经济为主B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5.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命脉的重要工作采取的政策是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经营D.由国家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A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结果6.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DA.高度集中B.党政不分C.比例失调D.阶级斗争扩大7.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8.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B、是遵循市场和货币关系规律的体现C、使遭到破坏的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改善D、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采取的A从十月革命至20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结论A、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要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改革势在必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课标要求(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赫鲁晓夫改革(50~60年代)类别赫鲁晓夫改革背景目的斯大林体制弊端暴露;农业问题严重措施农业工业评价成效局限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①没突破旧体制;②脱离实际;③盲目性;④个人作风①收购代替交售②允许私有生产资料③开荒增产④种植玉米运动⑤售农机给农庄①权力下放;②物质利益原则二.勃列日涅夫改革(60~80年代)类别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目的措施工业农业评价成效局限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①没突破旧体制;②与美军备竞赛,经济滑坡;③勃氏作风保守、后期改革停止纠正赫氏混乱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自主权①扩大自主权②降低产品指标,提高价格③放松副业的限制时间:改革背景:指导思想:内容:结果:影响:1985年经济全面滑坡加速战略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失败苏联解体(1991)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0~90年代)类别赫改革(50A中~60A中)勃改革(60A中~80A初)戈改革(1985)背景内农业容工业结果失败原因斯’体制弊端赫’改革混乱,斯’体制弊端部分冲破传统,取得成效.失败没突破原有体制,指导思想不科学,个人因素(侧重)(侧重)扩大自主权,收到效果,停滞经济全面滑坡斯’体制弊端根本变革体制,苏联解体经济改革不合国情,政治上放弃社会主义,外国和平演变所有制,商品经济没突破原有体制,指导思想不科学,个人因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同:①都为解决斯氏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都脱离实际;④结果都失败。异:①赫氏侧重农业,勃氏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③前两者失败是因未改原有体制,而后者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因措施不符国情而失败。(《名师》P71)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答案提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外部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名师》P71)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对我们有何启示?苏联的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1、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创新。3、但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2、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名师》P71)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十月革命确立政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B、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C、民主法制遭到破坏D、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B下列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是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当时苏联的社会实际C.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C、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政策D、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B、把重点放在工业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C.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B练习:《赢在课堂》P63第11题---材料分析练习:《赢在课堂》P64第12题---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