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第六课选美比赛1你曾经去哪些地方玩过?思考2你觉得谁的推荐说得最好?3你最想去哪个地方看一看?为什么呢?游戏规则1.给每个学生发一面小旗子,让学生在小旗子上面写上自己要推荐的地方,并写上简单的推荐理由。例如说:漓江是我去过的最美的地方,因为漓江的水又清又静,坐着小船在江上看两岸的美景,让人仿佛在画中游一样。2.请几位同学上台具体说说自己推荐的地方,时间为每人1分钟。3.最后由全班同学做评委,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美旅游地”!小结外出旅游不仅能让我们放松身心,饱览美景,还可以让我们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开拓视野。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多出去走走,在愉快的旅途中放松和充实自己。长城、颐和园、兵马俑……这些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你可以介绍景点风光,也可以介绍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此外还可以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我理解题目要求:1.要求写的是一篇导游词,介绍的对象是“世界遗产”。2.写前要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地方。3.介绍这个“世界遗产”的时候重点是要介绍出它最有特色的地方。除了上面说到的,你觉得这个题目还有哪些写作要求呢?我要介绍的重点:1.介绍布达拉宫的历史,然后介绍它雄伟的地方在哪里。2.我要把乐山大佛的各种数据都介绍出来,还要说明这个大佛是怎么雕刻好的,我觉得游客一定很想知道这些。选好一个对象,你也来谈谈介绍重点吧。我想介绍的地方:四川的九寨沟、西藏的布达拉宫、丽江古城、杭州西湖、乐山大佛……你还想介绍哪些有趣的地方呢?注:需要把握好“世界遗产”的概念问题。在选材的时候一定不要随便介绍家乡的某条小溪、大桥之类的。写导游词的注意点导游词,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时的讲解词,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是宣传旅游景点。写导游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知识性。当你选定要写的对象后,首先要收集资料。可以搜集旅游景点的门票或查阅旅游手册,看看上面的简介,也可以上网查询。只有掌握了你所要“讲解”的对象的相关资料,才能考虑“导游词”写什么。2.增强趣味性。许多景观都有一些传说故事或诗文佳句,写导游词时,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资料,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不过,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自然,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胡编乱造。3.讲究口语化。写导游词的时候应该使用生动形象的口语,这样就会显得亲切很多,显得更加有人情味。如果使用书面语,那也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多用短一点的句子,避免使用那些有点拗口的词语。这样,不仅讲着顺口,听着也轻松。补充:写导游词的常规步骤:首先要注意介绍自己是哪位导游,将会带大家去哪个景点;其次要有对景区或景点的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再次需要介绍景区中一两处重要的景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每个具体的景点前要有一两句过渡语,告诉游客他们来到的是什么地方。同学们,现在由你来做小评委,让我们一起来评评下面的文段:大家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这边这个兵俑是低着头的,那边那个眼神很专注,而旁边那一位是紧握双手的……看这边的这一位,他双眼凝视前方,和别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大家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瞧这位,低着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眼神专注,分明在暗下决心;再看那位,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前方,像不像在思念亲人?来,走近一点,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的呼吸声?修改后的段落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把静态景观变成了动态,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同时,“瞧这位”“快来看看”“走近一点”等亲切的引导语也激发了游客的关注热情,增强了互动性。小结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可不假!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去西湖游一回,让大家体会一次美妙的“天堂之旅”。(《西湖导游词》)——用耳熟能详的俗语开头,同时进行了巧妙比喻,让介绍有底蕴。游客朋友们,我们的客车即将驶入桂林,热情的桂林人正欢迎我们的到来,秀美的桂林山水正等待我们去欣赏,请大家爱护这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希望我们能在这里度过快乐的一天!(《桂林导游词》)——开头自然引入,并点出游览愿景和希冀,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谢谢大家!(《天坛之旅导游词》)——祝愿式结尾,虽然简单,但是却又很温馨,能够让游客心情愉悦。这趟旅程终于要接近尾声了,很高兴能和大家度过这美好的一天!大家检查好自己随身的行李物品,千万不要落了东西哦!十分钟后我们车上见,踏上快乐的返程之旅(《庐山导游词》)——提示性结尾,提醒游客必要的注意事项,充满人文关怀。导游讲解用的好词形容山水:蜿蜒曲折碧波荡漾山清水秀绵延不绝形容楼阁:气魄雄伟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重檐翘角形容心情:神清气爽心花怒放春光满面笑意融融巧妙过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走过这一条狭窄的险道,现在出现在大家眼前的这片广阔的地方就是我们这趟旅游的第二个重要景点了。(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引出下一个需要介绍的景点,过渡得自然巧妙。)导游讲解用的好句巧妙引用: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确实神奇,所以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引用法国总统的话来赞美兵马俑,显得很权威。)导游讲解用的好句介绍景物: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它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镇压着三江的水流,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对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的介绍很专业,用语准确,介绍简单明了。)导游讲解用的好句颐和园导游词点评: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主要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来介绍颐和园。从图画缤纷的长廊,到仁寿殿后的假山,再到昆明湖、万寿山,随着游览脚步的变换,这些景物也逐一呈现在读者眼前。有了明确的游览线索,有序串联起各景点,再加上自然的过渡,整篇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清晰。这是一篇导游词,小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该文体的特征,在介绍景点时,能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如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长廊,显示出小作者一定的专业性;而在介绍昆明湖时,又恰到好处地引用了相关的历史典故,饶有趣味。兵马俑导游词点评:文章对兵马俑的介绍顺序十分清晰,首先整体介绍兵马俑的地理位置及其受欢迎程度,然后对兵马俑的各个坑展开具体描写。在介绍兵马俑各个坑时,小作者详略把握十分得当。如兵马俑一号坑是最早发掘的坑,于是小作者就紧紧抓住兵马俑的发现过程详细道来。而描写二号坑时,则以寥寥几笔,概括性地点到即止。再到介绍三号坑时,为了突显“指挥部”的指挥性,又对兵马俑的神态动作形象描绘一番。详略处理如此得当,可见小作者对兵马俑的了解之全面,对重点把握之精确。另外,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也十分值得肯定。小作者把握住了导游词的特征,在语言上十分注重口语化,无论是开篇的自我介绍,还是篇末的收束语,不仅说话得体,符合导游的身份,还令人倍感亲切。预购更多精彩图书请登录开心图书专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