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发展大纲标准)李靖夫ljf54@163.com一、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1、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而肖夫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个观点,这种提法几乎得到了所有与会专家的支持,从此以后,“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的说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什么是文化: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文化,例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电视文化”、“楼盘文化”……等。第二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应当具有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功能,并对人类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2、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3、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4、深刻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刻,它不是带来社会某一方面、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良与变革,而是带来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控制和通信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是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现代控制和现代通信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实现并飞跃发展的,所以说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是计算机。为此1、不掌握计算机文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2、计算机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3、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工作、生活都将离不开计算机,因此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未来的劳动者、当代的中小学生的必要任务。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的事物是不多的,“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础的文化。语言文字的诞生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日益普及,计算机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已经密不可分,日趋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不可阻挡地加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产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将有计算机伴随的生活方式称为计算机文化,现在叫“信息文化”,它又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这是一种新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它是当今信息社会每一个人从小就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文化。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后,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当时主要内容是BASIC编程),世界各国都把“计算机文化”引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成为一种必然。出席这次会议的我国代表也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向我国政府呼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教育。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文化”的说法又重新时髦起来,但是这时的“计算机文化”不论是其社会背景还是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计算机文化”的提法以外,又出现了“因特网文化(internetliteracy)”或“信息文化(infoemationliteracy)”这类与“计算机文化”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新提法,并迅速取代原来的老提法。2、我国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1982年~1990年:国家教委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和华东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始。到1982年底,共有19所中学开展了计算机教育活动。1983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规定课时数为45~60,要求保证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上机操作。为加强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验的研究和指导,国家教委还特别成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前身“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教育工作时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要求。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这一句适时、适势且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的成为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化成了推进计算机教育的直接动力,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无法估量。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教育的高潮。1986年,教育部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如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力量开发教育软件,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为充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适当扩大对初中学生进行初级的计算机教育。根据当时的国情,还不能把计算机课作为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科,只能作为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辅助性学科,文件规定:在具备计算机专、兼职教师、有十台以上微机并有专用机房和必要的活动经费等基本条件时,在高中可作为选修课,在初中可作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并初步在小学和初中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当时计算机应用市场上的专门化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在许多行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计算机应用潮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纲要虽然仍然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但适当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基于专用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如“了解一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以程序设计为内容,其内容随着计算机应用形态的变化而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对1982年到199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所做的统计1982年底1986年1990年开展计算机教育学校数(所)1933197081全国中学拥有计算机数(台)1503395076862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师数(人)2063007232累计学习计算机学生数(万)0.1353001991年~1999年: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各地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计算机教育的速度和规模,并且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要办一些实事的具体要求。1992年2月,国家教委决定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的名称改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明确将该中心作为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这次更名也说明了信息技术教育从一个以实验尝试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阶段,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规模转型的标志,甚至开启了计算机教育进入小学阶段的大门。1992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1992年8月成立了由柳斌任组长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并在制定规划、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硬件环境选配、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具体细致地规划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蓝图。1994年5月,国家教委首次对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这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同时确定了国家级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同年9月成立了国家实验区和示范校。1994年10月,根据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这种认识既符合当时的发展背景,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积累与认识的价值。纲要中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作为各地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核检查的依据。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包括联机、开机与关机、系统设置、键盘指法训练、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APPLE机及中华学习机CEC-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PC机操作系统介绍。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9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作了规划。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7年10月15日正式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并于1998年9月起在全国正式实施。“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其中规定: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个课时。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程。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一般为60个课时,建议在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如果开展LOGO语言教学,应从绘图、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程序设计可作为部分学校及部分学生的选学内容。一般不少于60个课时,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考虑到各地、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在相当长时期,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还难以彻底分开,因此,允许有交叉重复。考虑到我国经济、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弹性。在“修订稿”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仍采用“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的方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及设备等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当时的重点之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尽管这一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