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科三病区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术前检查:①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肝炎全套、输血前检查、风湿全套、结核全套、血沉、心电图、胸片、骨盆平片、髋关节侧位片(包括股骨中段);②如患者高龄(60岁),加行心脏彩超、肺通气功能检查;③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需监测血压、血糖;④视具体情况加行CT、骨密度、腰椎正侧位片等检查。2.术前准备:①术前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吹气球,锻炼肺功能;②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运动,锻炼下肢力量;③练习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④术前带丁字鞋进手术室;⑤术前行抗生素皮试,带抗生素进手术室;如行骨水泥型置换,术前常规带万古霉素(1g/40g骨水泥)进手术室;⑥术前进行自体血预存、互助献血、核实假体材料类型、落实经费;⑦术前各种谈话签字(输血、手术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自费药物同意、特殊材料同意书),书写术前讨论。⑧术前详细测量患者的身高,患肢短缩的长度,假体的型号。3.术后用药:①抗生素:如无特殊,术后常规使用一代类头孢(允许使用头孢曲松)、不超过48小时;如患者有肺部感染,伤口红肿等情况,可请示上级医师后,酌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升级抗生素规格。②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停用镇痛泵后,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静脉使用3天左右,可口服西乐葆、莫比可2-4周。③质子泵抑制剂:术后常规使用3天,预防应激性溃疡,进食正常后停用,有溃疡病史可酌情延长。④抗凝药物:视患者凝血状况(D-二聚体、PT、APTT等)、引流量、伤口渗血情况、年龄等综合考虑,一般拔除引流管后常规使用依诺肝素7-10天,后视情况口服拜瑞妥2-5周不等;使用抗凝药物需谨慎,使用与否、使用时间、改用药物均需请示上级医师。⑤补钙:高龄或骨质疏松患者,常规口服钙片、阿法迪三补钙(4周左右复查血钙,视情况调整),如骨质疏松严重,可给予二磷酸盐类药物。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考虑加用沐舒坦、长春西汀等辅助药物对症治疗。4.术后复查:①后或输血后2小时复查血常规、白蛋白、电解质;如培补白蛋白、输血,纠正电解质等处理后,隔日再次复查;2②无其他异常,术后第4天复查血常规;③后第7天复查血常规、CRP、ESR,一周后复查骨盆平片,患侧髋关节侧位片(包括假体全长)。④术后第10天,再次复查血常规、CRP、ESR。5.术后处理和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早晨更换引流袋,下午查房根据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连续8h少于50ml可拔除)。功能锻炼的总体原则,根据术中主刀指示进行个体化功能锻炼,牢记术中教授规定下床、扶双拐、单拐时间,另:①术后使用气枕、丁字鞋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术后第1-3天,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②4-7天:行直腿抬高、屈髋屈膝锻炼。③7-14天:逐渐升高座位角度,直至约90°,视具体情况逐步床边站立、扶双拐、单拐行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6.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①坠积性肺炎:术前行肺部功能锻炼,术后瞩多咳痰、拍背,如有咳嗽咳痰,可辅助使用沐舒坦、雾化等对症治疗,并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②褥疮:瞩患者多翻身、勤护理。③腹胀:术前即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大便,术后瞩患者进食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视腹部情况给予果导片、开塞露对症治疗。④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一天起即鼓励患者功能锻炼,根据情况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早期可使用气压治疗,预防血栓,减轻肿胀。如患者突发肿胀、胀痛,考虑血栓形成时,行下肢静脉彩超,并积极抗凝。⑤脱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旋转,侧卧时使用气枕或软垫,使患肢保持外展;逐步下床活动,避免突然摔跤等。⑥感染:术后24小时内拔除伤口引流管,不超过48小时,拔除引流管后隔日换药,观察伤口是否渗湿,3天换药一次。7.出院后指导:①屈曲髋关节不要超过九十度,使用座便器,避免深蹲,避免翘二郎腿,尽量保持患肢于外展位。②应避患肢行重体力劳动、大强度体育锻炼,避免车祸、暴力损伤。③功能锻炼,加强患肢肌力的锻炼。④扶拐需4-6周左右逐渐从双拐向单拐转换,患肢适当地增加负重直至完全弃拐。⑤抗骨质疏松治疗;⑥侧卧位时双腿间夹枕头。⑦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时先迈患腿。⑧手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时至门诊复查,以后视情况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不适随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