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救恩论这个「基本神学」的最后一门神学,就是与我们永生有关的「救恩论」。以这门神学作为这「基本神学」的结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它涉及人类的救赎,人如何脱离罪的捆绑及权势;也因着罪的缘故,基督教的其他神学观,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影响。查尔斯.来利对这门神学作了一个结论:「救恩论----有关基督救赎的神学,应是圣经中最伟大的神学观。它内容广泛,包括了过去和将来的时间、空间;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全人类的历史,没有一个人例外。而且更论及灵界,如天使,它是新、旧两约的总主题,关连到个人、国家、全宇宙。而最要紧的是成就救恩者,就是这位最伟大的人物----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阿们!「救赎」是从希伯来文的字根YaSa引伸出来,意思是指「空间、宽度、不受捆绑、得着拯救」,与这字根相关的字意,是指「危险、患难、仇敌、被掳、被逐中得着拯救」。在新约圣经,「救赎」的原文按其文法用意是指「解救、从危险中被保护、承受祝福」。薛弗尔和华富尔德将「救恩」形容为「一种神的工作,它将人从永远于罪中被摧毁的境况挽回过来,得到神恩典的庇护,并赐予永生和天上永恒的荣耀」。这种拯救方法,只有神本着他对人完全的恩典,才得以成就,人绝不能靠行为得到。本书前几章曾论述有关「人类学(人论)」的神学概念,清楚指出人之所以需要救恩,是因着普世性的罪根和罪所带给人的问题。罪被定义为:人靠着行为、身分或处境,与神的属性相对抗。•让我们简略重温人类学所提及各种的罪:(1)遗传性的罪----从父母的先祖一直传到我们这一代(诗五十一5;弗二3);(2)原罪----因着亚当犯罪带来人人都犯罪(罗五12);个人犯罪--每个人都要对自己侵犯神的圣洁负责。罗马书三章23节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由于我们都是罪人,因此需要一位拯救者。在我们被罪捆绑的境况中,神为何愿意插手拯救?神的爱子愿意献上作为代赎祭,动机何在?根据圣经,可看到三点:(1)救恩是神对世人之爱的一个最大明证(约三16);(2)救恩彰显神永恒的恩典;(3)神故意在世人面前显示,伟大的神竟然愿意在污秽的罪人身上作工(弗二10)。或许你曾听过救恩的三个时间进程:第一个是从过往的罪中被拯救出来,信徒在信主后那一刻,昔日受刑罚和控诉的情况已成过去(弗二5-8;多三5);第二个是指信徒可以籍着成圣生活的能力;每天战胜罪对信徒的威胁(罗六14,八2;加二19-20;帖后二13);第三个的救恩时间是指将来发生之事,信徒将会完全脱离罪,被塑造成为基督的样式,在天上与基督永远同在(彼前一5;约壹三2)。▲恩典是什么?例证:两个杀人死囚犯……在旧约时期,除去罪污、成为圣洁的一个方法是「代赎」,根据圣经,「代赎」可解为「被替代」。旧约使用「代赎」时,表明「成为过去」、「不再回头」、「被所献的祭物→牛羊→替代」。这些献祭之物代替罪人承受死的刑罚;而神的代赎救恩,是以耶稣所流出的宝血作为代赎和洁净。希伯来书十章4至7节说:「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旧约的代赎观显示出这种赎罪祭「替罪」的功能(参看徒十七30);但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并不只是替罪,他本身已足以挽回和代赎人类所有的罪。施洗约翰将这信息清楚说明出来:「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这位救赎主必须是一位神人→道成肉身,籍童贞女所生(太一21)→才能够将人所有的罪除去。救赎主是一个人,才可以代表全人类上十字架,我们必须知道:神是不死的!另一方面,这位救赎主必定是神,才能满足这种有功效的救赎(罗一1-4)。一个罪人因着自己的罪而死,但一位完全无罪的神,却为罪人的罪而死。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完全满足了圣洁的神对世人之罪的审判。他当日被钉时,全地漆黑三小时。这位圣洁的主又是代赎的羔羊,担当了全人类的罪,来到祭坛前献上自己作挽回祭。耶稣在十字架上曾这样说:「成了!」(约十九30)这话是指他成全了十字架的救赎,而不是指他行完了人生的路。无疑,基督的死本身是成全了代罪挽回之救赎;但在罪人本身,是需要亲自相信和接受这救赎,才能得着这救恩。救赎本身已完成,要享有这救赎带来的祝福,人便要相信!在新约圣经,有115处经文,清楚解释人得着救恩是要靠相信耶稣基督在十字架的代赎;有35处经文说及罪人要靠信心,才能接受这救恩的福祉。「相信」是一种意志、理智和情感结合的行动,「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救恩不是人为神做了什么,而是神为人付出。这完全是神的恩典,与人的行为功德毫无关系(约十28;罗六23)。有关基督的死,可以归纳为四个论点:l.基督的死是一种代赎的祭,因为罪人无法为自己的罪代赎。2.基督的死是一种对罪的救赎。基督的血使我们得救,并脱离罪得自由。从罪的奴仆转而成为基督的奴仆。3.基督的死代表一种「和好」的条件,使一种敌对的关系转为友好和谐的关系。我们需要与神和好,因为我们的罪使我们成为神的敌人(罗五10),而和好关系的桥梁,就是靠基督的死。4.基督的死是一种挽回祭,换句话说,这祭满足了神对罪的愤怒。一、圣徒之恒忍的含意这项教义的重点,不是在于「圣徒」,而是在于「恒忍」。它不是要解释圣徒如何忍受和应付各种磨炼和试探,如何抓住救恩,信心坚定不移,至终不渝;而是要说明神如何保守那得救的新生命,以至他虽或经过各种试探,却不会完全堕落到救恩之外。圣徒之恒忍不是论到圣徒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夺斗成功,而是论到神对他的子女之保护和安慰,凡重生得救的人,救恩必不会完全离开他们。所以,「圣徒之恒忍」是指神的信实及他恩典之能力,而不是赞扬圣徒的坚忍和毅力。二、圣经的明证①神的保证。基督对他的听众强调,凡是属他的羊,即凡是信他的人,永不会灭亡,也不会失落(约十:28~29,39)。这项保证绝不落空,因为神是比万有更大,也是信实的神。他既宣布,凡信基督的人,必得永生,若永生只是暂时并靠不住的生命,福音的信息岂不成为欺骗不实了么?但是圣经确言,神是信实的,他绝不说谎言,他所应许的,必会成就(帖后三:3;提后二:l3;来十:23;民廿三:l9;多一:2;赛五十五:7,11)。②救恩的目标。救恩的目标也证明,得救的境况是永久性的。神在创世以前已经拣选了他的百姓,要叫他们「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显明他荣耀的旨意(弗一:4~14)。基督流血舍身,为要建立一个无瑕疵的教会(弗五:26~27)。神拣选的旨意是不改变的。他不但拯救我们,也必拯救到底(罗十一:29;来七:25)。所以保罗能在表白他内心的挣扎后,确信地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就不被定罪了。」在世上暂时的挣扎,不过是过渡时期中的经历,但最后必将得着儿子的名分,与基督同得荣耀(罗八:1,17-23)。③神的行动。神不单是口头应许救恩的保障,他也积极作成此事。圣父─保罗说「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神),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6)。又说:「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八:31)。圣子─保罗安慰教会说:「主是信实的,他要坚固你们,保护你们脱离那恶者」(帖后三:3)。基督在天上,继续为信徒代求;他的祈求是满有果效的(来七:25)。彼得图靠自己的力量跟随主而失败,但他没有落入魔鬼的手中,因为基督已为他祈求,使他不至于失去信心(路廿二:31-34;参可十四:29-31;罗八:34)。耶稣并「护卫」他所有的门徒,免得他们灭亡(约十七:12,15-20)。圣灵──圣灵被称为「保惠师」,他永远与信徒同在,指示他们基督之道,并带领他们(约十四:16,18,26)。他也帮助我们代求(罗八:26-27)。紧接着这句安慰之言,保罗列述神实施救恩之程序,并断言「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既然如此,他岂会让我们落入对我们无益而有害的境遇呢?(林前十:13)。④内心的印证。神的应许和保护,也嵌印在信徒的心内,叫他们确知,所得的救恩和生命是永远的。圣灵在信徒心中同作见证,他们确实是神的儿女(罗八:16-17;参林后一:20-22;弗一:13-14;四:30)。旧约的信徒,也握有这个保护的印记。因此,当约伯在受魔鬼的磨练,并受他朋友的责备时,能对他的朋友见证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是活着,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伯十九:25-27)。大卫也见证说,神是他的磐石,他「必不动摇」(诗六十二:2-6;十六:8-11;十八:2;参其他诗人之见证如诗四十六:1,5,7;六十六:9-12;一:9;一一八:13-14,18-19)。三、恒忍与信德①持守信心。真实的信心,不只限于初次的皈依归主,而是活泼并继续生长的。撒种的比喻指出,一时情感冲动的信心,只是暂时的,不久就会显出原形。约翰指着那些暂时信主而不久就脱离教会之人说,他们原来并非是真的信徒(约壹二:15,17-19)。神的应许,是在信心的范围之内运行的。圣徒必须藉着信心,才能站立得住。保罗劝勉教会要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并要常常省察,有无真信心(西一:23;林后十三:5;一:24)。希伯来书著者劝勉信徒,应当「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三:14)。②远避罪恶。自称为基督门徒的人,不能因神对恒忍应许之启示而继续生活在罪中,以为反正已经得救,不会再灭亡。岂不知一个具有真实信心的人,不再喜悦犯罪。旧人已死,新人已生(罗六:1-2,12-13)。圣经再三劝戒,神的儿女应远离罪恶(书廿四:19-23;林前六:9-11;林后七:8-10上;弗四:25-30;来十二:14-17;彼前二:1-12)。劝勉和警戒,非但并不推翻圣徒恒忍之教义,反倒证实神对此事之关怀。希伯来书所说,凡已蒙光照,尝过主恩之滋味的人,若然离弃真道,就不会再悔改,是指那些只具有暂时之信心的人,因为他接下去说,他不是指真信徒说的(来六:9-12)。③与主联合。圣徒若要恒忍,必须与主联合,如同葡萄树干与树枝之关系(约十五:4-6),或如头脑与肢体之关系(弗五:23),或如夫妻之关系(弗五:31-32)。这些关系若被拆开,圣徒的恒忍当然不复存在了。与主联合可说是恒忍的一个基本要素,因为离了主,我们本身就没有能力(约十五:5)。但基督晓得我们的软弱,也体恤这软弱,他应许必会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结束(太廿八:20)。④常结果子。恒忍和信心的关系,也可从果实的产生上表明出来,因为果实证明生命之存在。一棵凋萎的树不能结出果实,而一棵蓬勃的树必会结出果实,所以耶稣及使徒常常提到多结果实之重要(约十五:5-6;加五:22-23;彼后一:5-8,10)。⑤恳求恩助。为要帮助圣徒的恒忍,神预备了一些恩助的媒介或工具,就是圣道、圣礼、和祈祷。关于圣道和圣礼,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此处只略提祈祷与恒忍之关系。保罗重复劝勉信徒要「不住祷告」,「随时多方祷告」,「恒切祷告」(帖前五:17;弗六:18;罗十二:12)。基督曾教导门徒祷告。在客西马尼园,耶稣带着近身的门徒一同祷告(「警醒」),并因见他们瞌睡而轻责他们说:「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么;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太廿六:38-41)。可见祷告乃是避免跌倒的一种工具。信心确是出乎恩典,善行也是靠圣灵的运行和推动,但信徒有责任行使这信心,考验这信心,继续在信心中生活,并时结善果。神的应许,诚然不会落空。但这应许是对信徒说的,须凭信心抓住。我们不能也不应把神的信实和人的信心拆开,只顾一方面的真理。靠着神保守之恩的力量,信主的人能仰望荣耀之主的降临,刚强壮胆。阿们!我们祷告